大汉天子丧失军权的始末

上善若水云帆 2023-01-13 20:51:16

东汉末年,大汉天子逐渐成了橡皮图章,昔日的天子威仪荡然无存。那么,大汉天子的军权是如何一步步失去的呢?且听小边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来盘点一下东汉的中央军。中央军包括北军、西园军、御林军、虎贲军、执金吾和城门宫卫。大将军何进在粉碎了宦官蹇硕拥立刘协的阴谋之后,能够直接掌握的军队就是这些中央军,大概一万多人。但是何进优柔寡断,没有杀掉蹇硕,反而被杀。袁绍趁机率军诛杀宫内宦官时,皇帝被宦官裹挟到宫外走失,恰巧被受命入京的董卓遇上。董卓遂反客为主,运用欺诈手段。以不到3000人的西凉军控制了东汉中央政府,群龙无首的 的中央军也被他逐渐收编。

此刻能够拯救大汉天子的就只剩下皇甫嵩了。皇甫嵩率领的另一支三万中央军因四处平叛而身经百战,其战力不在西凉军之下。此时它正驻扎在扶风郡,离得并不远。然而,皇甫嵩在政治上过于幼稚,被董卓骗到京城,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至此,大汉天子直接掌控的中央军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东汉王朝的另一个依靠——刘姓封国呢?分封刘姓藩王的目的就是为了拱卫王室啊!董卓擅权乱政时的刘姓诸王在干嘛呢?

东汉王朝虽然延续了西汉的郡国并行制,但是东汉末年的封国实力简直弱爆了,根本无法拱卫王室。东汉刘姓封国只有一个郡县大小,而且还没有军权。名为藩王,实际上还不如一个郡县长官实力大。因此,董卓之乱时的东汉没有刘姓封国前来勤王。有网友也许要反驳,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兖州刺史刘岱等不都是刘姓宗族吗?那是因为,他们都属于地方州牧长官,并不属于刘姓封国。

那么,刘姓州牧长官又为什么不肯率兵勤王呢?他们可都是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啊!比如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荆州牧刘表、幽州牧刘虞等。当时都已经时名动一时的地方实力派。可是他们都在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去救大汉天子。理由也千奇百怪,有说道路不通的,也有说江南盗贼兴盛,荆州局势混乱的,也有忙于内战,害怕自己老巢被端的。实际上都是避重就轻,无心派兵勤王。

比如益州牧刘焉,他在入主益州前就已经有了割据一方的想法,在稳定了益州之后,还有了称帝的想法。只是因为刘焉背疮发作暴毙而亡才作罢!刘表入主荆州时是单骑入荆州,朝廷的任命只是一张废纸,荆州各地早已是军阀割据的局面了,是刘表自己联合荆州世家大族拿下了荆州。中央的权威早就没了,政令已经基本没有人愿意听了。

唯一参加讨董大军的是兖州牧刘岱,他的实力偏弱。所以,也就不顾及夺皇位之嫌了。讨董大军共有十一路军阀,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这样的阵容,刘姓宗室是无法掌控全局的,盟主是实力最强的袁绍。刘璋、刘表、刘虞等刘姓宗室都为了保存实力不参战,更何况是属于外人的袁绍等人呢?小边认为,讨董联军一开始还是想兴复汉室的,最多也只不过想做个权臣。可是看到刘姓宗室如此不争气后,才渐渐有了不臣之心。

汉朝军权逐渐下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汉朝通过孝廉制选拔官员,人事任免权逐渐转移到了地方官员手里。使得被推荐的官员更忠心与自己的地方长官,而非天子。

再加上,东汉末年更多的是采用募兵制招募士兵。这样的士兵只是为挣钱而打仗,对朝廷的忠诚度不高。东汉末年,东汉政府又开始实行州牧制度。把原属于监察机构的州刺史升级为郡县的上级行政机构,刺史或州牧成为几个郡县的长官。州牧集财权、行政权、军权于一身,甚至还可以自己募兵,活脱脱就是一个土皇帝。地方州牧都趁着黄巾之乱招兵买马,实力不断壮大,为日后地方割据埋下隐患。

更重要的是汉灵帝只顾敛财,大肆卖官鬻爵。导致朝纲混乱,中央权威不断下降。再加上汉灵帝突然挂了,托孤重臣又没选择好,托孤重臣之间的权利分配也不合理。汉朝中央朝廷内乱不断,中央军被董卓趁乱收编,汉朝地方军彻底做大。大汉天子再也没有了削弱地方军的可能,沦为了没有军权的傀儡皇帝。

3 阅读:275
评论列表
  • 2023-01-16 17:21

    [点赞]

  • 2023-01-29 04:13

    汉灵帝为啥卖官粥爵?实际上早就败了

上善若水云帆

简介:文史小评论,还有日常生活的小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