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家是如何家道中落的?鲁迅肯定不会告诉你,因为实在太丢人了

夏有南风 2024-08-13 20:45:02

文丨喃风 编辑丨喃风

作为我国近代的文坛巨匠,鲁迅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名字。

看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都知道鲁迅的童年,完全可以用“富裕”来形容,可后来确是因为一些原因,家道中落了。

这段鲜为人知的家族兴衰史,连笔锋犀利的鲁迅本人都不愿过多提及,而说起这段往事,还得从鲁迅的亲爷爷——周福清说起。

周福清并非生来就是“老爷”,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甚至连私塾都上不起,只能偷偷摸摸地旁听。

但他学习刻苦,悟性又高,硬是凭借着这股“蹭课”的韧劲,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周福清从小就明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考取功名才是光宗耀祖的正道。

这条路漫长而艰辛,但周福清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的功名之路像是开了挂一样,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虽不至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么夸张,但也是一路顺风顺水。

最终在1871年(同治十年),年仅 33 岁的他,成功进入了翰林院,成了人人敬仰的“周大人”“周老爷”,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要知道,古代的翰林院可不是随便进的地方,那是皇帝的智囊团、秘书处,相当于清朝的“公务员培训基地”。

周福清在这里干了三年“庶吉士”,类似于现在的“储备干部”,之后就被外放到地方当官了。

他原定是被派为四川荣昌县担任知县的,但他觉得这地方太偏太远,不好于父母跟前尽孝,于是便找关系把任职地完成了江西金溪县。

虽然这官职论起来只是个七品芝麻官,但也算是一方父母官了。

周福清在职期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一心为民,是百姓口中的好官。

但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懂得官场的各种弯弯绕绕,想要在这乌烟瘴气,“潜规则”众多的晚清官场上混,难免会一些得罪人。

有一次,上级给他派了个活儿,他觉得有损朝廷利益,死活不肯干,还把手下的人也管得死死的,坚决不让碰。

这哪还得了啊,你不同流合污也就罢了,但别拦着别人的财路呀,周福清的上司被惹毛了,直接给他安了个“办事不力”的罪名,把他给弹劾了。

就这样,周福清的仕途生涯到此终止,被贬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教职。

但周福清心有不甘啊,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翰林出身,天子门生,若是一直屈居于此,郁郁不得志,岂不为昔日同僚取笑?

于是他变卖了家产,花钱给自己捐了个“内阁中书”的官职。

虽然这个官位没什么实权,但好歹也是个“铁饭碗”,而且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多少能接触到一些有权有势的人。

周福清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虽然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政绩,但也算是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

光绪19年,周福清的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丁忧守孝。

在那个年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周福清自己就是个例子,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都能做官,光耀门楣。

可惜,他的儿子周伯宜,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实在不是块读书的材料,考了四次乡试都没考中,这让周福清十分恼火。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每天督促他读书,稍有懈怠就会遭到严厉的责骂。

有一次,周福清一大早起来,发现儿子们还在睡懒觉,顿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他们是“速死豸”、“王八蛋”,还冲进房间把东西砸了个稀巴烂。

就在周福清为儿子的仕途发愁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了:慈禧太后要过 60 大寿,朝廷要举行“恩科”考试!

一般科举三年考一次,但如果皇帝遇上什么登基、大寿,或是大婚时也会加试一次,也叫“恩科”,这意味着,周伯宜又多了一次机会!

更让人兴奋的是,这次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是周福清那一年的同榜进士兼好友——殷如璋。

周福清顿时觉得机会来了,他决定铤而走险,贿赂殷如璋,为儿子“铺路”。

在那个年代,科举舞弊可是掉脑袋的大罪,但周福清已经被“满门翰林”的执念冲昏了头脑。

他找到殷如璋,说好了只要在试卷上写上“宸衷茂育”四个字,就能认出是周家的孩子,到时候自然会“多多关照”。

看在老友一场,加上当时晚清动荡,像这样的舞弊情况不胜枚举,事情很快就谈妥了。

但谁知道周福清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他不仅走漏了风声,还找了个不靠谱的仆人——陶阿顺去送信。

陶阿顺是个愣头青,也没什么见识,他带着一万两银票去苏州找殷如璋。

结果在递信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居然当着副考官的面,大声嚷嚷着要殷如璋给他打个收条,好回去给老爷个交代。

这下可好,事情败露了,殷如璋为了自保,只能把周福清给供了出来。

人赃并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就是“杀一儆百”啦,于是周福清被革职查办,判了个“斩监候”,相当于现在的死缓。

周家为了救他,四处奔走,变卖家产,最终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周伯宜因为这件事深受打击,最终郁郁而终。

周福清出狱后,得知儿子已经去世,悲痛欲绝,整个人性情大变,没过几年也去世了。

周家,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官宦之家,就这样因为周福清的一次错误选择,迅速败落。

子不言父过,目睹了这一切的鲁迅,只能选择沉默,也仿佛是在刻意回避这段不堪回首的家族往事。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鲁迅对功名利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选择了用笔杆子,而不是官场,来改变这个社会。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周福清的故事,是封建社会“兴家难,败家易”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示: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决定命运。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选择,三思而后行,否则,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

青瞳视角:《周樟寿,周豫才,周树人 鲁迅本名究竟是哪个?》

新京报:《鲁迅为何烧掉了祖父的日记?|纪念鲁迅逝世84周年》

北京日报:《清末科举废除后举办“举贡考职”,一位“状元”成传奇人物》

0 阅读:3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