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省一个月不到200元,农村养老金为什么低得离谱?

李氏加宸 2023-02-01 20:15:23

2023年来了,看很多地方的新农合交费时间也延期了,山东是延期到了二月底,河南延期到了三月底,山西延长了一个月。

为什么要延期呢?找了一些报道,郑州的说法是要实现“应保尽保”,兰州晨报的解释更详细一点,全省平均参保缴费率90%以上,但是因为新冠,居民的经营和就业受到很大影响,少数人员参保缴费非常困难,为了确保因疫情影响的低收入居民能顺利参保缴费,所以才延期到了三月底。

2023年一到三月缴费,次月医保生效,所以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就是因为疫情,2022年的创伤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哪怕是年年涨价,一年350块钱的新农合。

这实际上也是现在农村的养老现状,新农合不舍得交,60岁还出去打工,养老金更是形同虚设。

前段时间看到山东专家陈锡文的一个演讲,农村的养老金水平一直低的离谱,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他提到了一组数字,第一,现在农民实际发放的养老金每个月平均只有188块钱,只有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每个月3577块钱的5.26%。

第二,22020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5962块钱,也就是每个月496.8元。但是农村基本养老金,这相当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7.84%。

六十岁以上每年只能领不到2000块钱,一家四口新农合一年就得交1400块钱,老两口就得交700块钱,这也是很多人宁可冒着看病没有保障的风险也要断交新农合的原因。

注意,就这188块钱,还是由两个部分来组成的,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另外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前者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贴,后者来自个人缴纳。

先看补贴这部分,《中国经济周刊》有个统计,31个省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上海最高1300块钱,魔都确实有钱,其次是北京基础养老金887块钱。基础养老金在200到400元之间的省份共有四个,分别是天津307块,西藏215块,宁夏210块,重庆200块。而基础养老金在100到200块之间的省份多达25个,最低的是云南,只有103块,湖南和四川也差不多,只有105块,黑龙江、辽宁是108块,安徽是110块,吉林、甘肃、河南、河北、山西、贵州是113块。

有两个点需要注意啊,第一,京沪标准高,是因为凡事怕平均。如果只看基础养老金,广东只有190块,江苏只有187块,但是看省内的城市,广州有237块钱,南京达到了535块钱。

第二,河南的参保率最高,达到了5318万人,也是2023年领取财政部经费补助最多的地方,分到了159亿。山东参保全国第二,领取人数全国第一,达到了1616万人。

这就跟老年人口的数据对上了。我看第一财经梳理的七普数据,山东和河南这两个人口大省同样也是农业、生产大省农村老年人口的总量都超过了1000万人。

在几百块新农合缴费都力不从心的年头,农村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就算有人交,大部分也都是最低的那一档。所以农村养老这件事变成了比拼各地财力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农村养老金和城镇职工退休金根本没法比。

截止到2022年,我国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长,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20年年底参保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42亿人。

可直到2022年13年时间,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经过四轮调整,从55块钱涨到了98块钱,只上涨了43块钱。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同样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城里职工退休一个月就能领几千甚至上万,农村的只能靠微薄的公共财政补贴一个月领不到百块呢?

城镇职工养老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由当代在职人员交纳养老金,用于于上一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付。一代人工作,一代人积累,一代人领取,本质上是代际之间的财富转移。

但是我们1996年才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才逐步实现了全覆盖。显然,当前正在领取养老金的人过去是没有个人账户积累的,要么他从来没有交过养老金,要么交的年份不够长。

这些退休人员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国企的员工,包括1998年下岗提前退休的人员,对这部分人实行的是“视同交费年限”的政策,也就是说,他们领取的养老金的标准是按他们从工作开始之日起就缴纳了养老金来计算的。

退休潮导致领的越来越多,少子化导致交的越来越少,当老龄化进入高原而非高峰,这就注了城工老是难以维系如今高水平的福利的。

当然,我们可说在国营工厂上班的工人为工业化打基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但农村老人们呢?

城乡二元结构在上世纪50年代形成,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区别对待工农和城乡,粮食供给、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全都不一样,禁止人员和商品的自由流通。

改开之前,农产品主要实行政府定价、统购、统销的政策,农业剩余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转移到工业。在这个“以农养工”的阶段,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很少。

发改农经斯科题组2005年有个报告,1952年到1978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1577亿元,年均54亿元,但是同期呢,农业向工业提供的资金支持高达3915亿年均达到了135亿。

总不能说工人年轻的时候炼钢做贡献更大,农民年轻时种地贡献更小吧?历史的成因造成了现在城乡养老的天差地别,城镇职工养老的问题是“收不抵支”,城乡养老的问题是收入几乎没有,全靠财政支持。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社保不够用是个老话题,延迟退休年龄是个办法,但是总不能延迟到65岁之后还继续延迟吧。

还有国企股权划转社保,人社部的数据,中央层面已经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充实社保基金。

还有就是现在挺热门的个人养老金进展神速。作为备受期待的第三支柱养老金,现在已经有23家银行能办,1000多万人开户,一年最多交12000,可以享受个税,综合所得扣除投资收益也是不交税的,领取的时候单独按3%税率交税。

相比较来说,农村养老金的问题更麻烦一些,这两年地方财政的紧张程度前所未有,很难给更大的倾斜,增加不了基数,就只能想其他办法增加养老服务。

社科院张世贤说,农村养老金比较低也跟土地制度有关,因为一直以来所有人潜意识里都认为农村有地,有了土地就相当于有了自家的菜园子,种粮种菜是从城市回农村的最后一条退路。宅基地有自建房,农地有菜。所谓的农村家庭养老,其实还是指土地养老。

所以现在全国很多地方探索的是以地养老的模式,采取自愿有偿退出的原则,允许部分地区农村把老人的宅基地以及附属的房屋和承包耕地退还给集体,以此来置换成养老服务。

比如浙江龙游孤寡贫困以及留守老人交还宅基地后,村集体给6万至8万的补偿。村里新建的老年公寓,这些老人可以终身免费居住,配置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有助餐、助节、助浴的日常服务。

山东沂源县的一个村统计需要招料的名单,宅基地、口粮田收归村集体,宅基地增减挂钩,耕地统一流转,一部分宅基地复垦,再拨出一部分宅基地建了4000多平米的养老院,剩下的土地由村里的合作社来做果蔬的经营,收益再返给养老院一部分维持经营。

用土地换免费的吃住,这也算是个办法,但这只适合高龄老人的生活扶持。现在参保的5.42亿人更需要的是钱。

新华社去年有个报道,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刘从龙说了两条,第一2017年开始实行代缴政策,已经给1.19亿困难人员交了129亿,以后要继续扩大代缴的对象,认定低保的对象,中央确定了基础养老金不计入家庭的收入。第二,多交多得,交的档次高了,领的补贴要更多。

我查了一些资料,现行的标准,比如说像河北,有年交200到年8000七个档。

交费档次200元的,补贴30元,后面每提高一个档次,补贴增加15元,最低交200,不算利息,交15年,政府每年补贴30块钱,个人账户余额至少有3450块。因为60岁以上人口平均寿命是139个月,那能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3450除以139等于25块钱。加上中央基础养老金113块钱,最终每月能领到138块钱。

如果最高年交8000那一档,政府补贴就能达到120块钱。15年后个人账户余额是121800块钱,加上基础养老金每月能领989块钱。以后,多缴多得的补贴可能会更多。还有就是加快城乡居保基金的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比如江西的城乡居保基金,在留足待遇支付资金的前提下,把2017年以及之后年度新增基金结余的80%,委托给社保基金理事会做投资。

这些办法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可能让农村养老金突然猛增。要消除几十年以来城乡二元的巨大差异,不是动动嘴的事情。

人大刘守英说,人,才是农村更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40、50和60后,这波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节很重。农活停掉了,他的存在感和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去听碟子。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呆在身边,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和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光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人的问题,钱的问题,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答案,远远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讲清楚的。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 2023-02-04 22:06

    一位城里退休者一年涨薪的差价,可能就高过一个农村老人养老金的全部

李氏加宸

简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