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和美国鼎足而立的超级大国,苏联自从解体后,其过往被迅速淡化。
曾经横压一世的“红色巨人”,其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至于在很多俄罗斯年轻人对它都只有一个浅浅的印象。
作为曾经短兵相接的对手,苏联在我国收获的评价反而相对客观,这让不少人啧啧称奇。
比如俄共领导人卡拉什尼科夫就不止一次感叹,为何中国朋友总对苏联的“逝去”感到遗憾。
当然在国人看来,卡拉什尼科夫的这种感叹颇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这显然不是中国的主流论调。为何俄共领导人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国人究竟在“遗憾”什么?
苏联老照片
某种程度上算“幸存者偏差”可以肯定都是,对苏联解体感到“遗憾”绝非中文互联网的主流论调。
年轻人对苏联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感,苏联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只存在于课本上的名词,压根没什么了解。
另一种则是对苏联的解体拍手叫好,毕竟中苏两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便关系不睦。
甚至苏联还多次出手针对我国,无论是珍宝岛的武力对峙还是怂恿越南与我国交恶。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多少年轻人会对苏联抱有好感,甚至觉得这个“红色帝国”的覆灭是罪有应得。
红色帝国苏联
既然主流舆论对苏联偏向于负面,那为何卡拉什尼科夫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导致卡拉什尼科夫产生误解的原因,有点类似于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即当信息获取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那收集到的资讯很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
事实上,中文互联网对“苏联”的主流舆论其实也是存在偏差的,和卡拉什尼科夫的误解颇有些异曲同工的味道。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就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苏联看法的不同。
事实上,曾经有调研机构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查,其内容就是“苏联解体20年后,中国民众对此的感受”。
苏联解体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民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分歧是非常大的。
其中,真正主流的看法是“心情复杂”,持有这个观点的人占据了受访者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除此之外,“完全无感”这个选项也有不少人支持,这两个相对中立的选项加起来达到了受访者的一半。
而剩下的另一半人,对苏联的看法就相对更极端一些,比如有少部分人选择了“高兴”和“庆幸”这两个选项。
与之相对的,选择“痛心”和“惋惜”这两个选项的也不在少数。
而这些选项的投票人群呈现了明显的年龄区分。
比如选择“无感”的大部分都是90后,这些人出生后苏联就“解体”了,自然对它的消亡没什么感觉。
苏联解体
而选择“惋惜”和“心情复杂”的则基本上是老年人,这些人经历过中苏友好时的惺惺相惜,对苏联的观感自然不是完全负面。
至于选择“庆幸”和“高兴”这两个选项的人,则是以中年人居多。
他们完整经历了中苏两国“针锋相对”的岁月,对苏联的观感很差,自然不会为其“解体”感到痛心或者是惋惜。
搞清楚了这一点,就能明白卡拉什尼科夫为什么会产生误解了。
他作为俄共的老一辈领导,接触到的中国人基本都上了年纪,这些人对苏联的观感本身就没那么负面。
而且卡拉什尼科夫也强调了一点,是他的中国朋友常常会感到“遗憾”。
能够与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成为朋友,必然对马列主义有着极深的信仰,这些人对苏联的看法自然也偏向于正面或中立。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卡拉什尼科夫为何会产生误解了。
苏联老照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需要注意的是,卡拉什尼科夫会提出这个问题,本意上其实并非好奇中国人对苏联的态度。
他真正在意的是中国人对过往的看法,作为一个俄罗斯人,卡拉什尼科夫并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总是怀念过去。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差异,毕竟全世界像我国一样重视历史,会认真分析和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国家并不多。
俄罗斯在这方面就是典型,这里的很多人对历史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漠”。
他们总觉得很多事情过去了,就不值得再追忆和反思了,完全没必要花时间去研究过去的种种。
曾经的苏联
这就是为什么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人很快就忘记了那个曾经的“世界灯塔”。
美国对他们的文化入侵颇为成功,不少俄罗斯年轻人对苏联的了解和认知几乎为零。
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记录历史的传统。
尊重历史、透过它总结经验教训已经成为刻入华夏儿女DNA里的信条,千言万语都化作了那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畅销书中,会出现大量的历史类书籍,而中国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这一点从《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书籍的长盛不衰便可见一斑。
从这个角度来看,卡拉什尼科夫其实还是误解了我们,国人并非是单纯地怀念过去。
苏联军事演习
而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洞彻兴衰更迭背后的隐秘,以此来过好当下的生活。
而国人之所以研究苏联的历史,是因为它对于我国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帮助我们避开很多陷阱。
事实上,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的很多政策都是与苏联一脉相承的。
这很容易理解,毕竟苏联是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适当地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后来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的歪路,逐渐偏离了其解放全人类、建设共产主义的初心,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家解体。
但它的失败经验同样对我们大有裨益,通过研究苏联的“解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哪些路线是错误的。
这样我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避开这些错误路径。
难怪网上有不少人称苏联为尊敬的“大体”老师,它用自己的覆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
这份宝贵的经验是极其难得的,所以透彻研究苏联是很有必要的。
苏联老照片
国人究竟在“遗憾”什么不过,研究苏联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方面认可苏联这个国家,毕竟它曾经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是实打实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苏两国从1958年起便正式交恶,之后更是因中印边境冲突而彻底决裂。
当初两国之所以会产生矛盾,是因为苏联意图在军事上控制我国。
比如要求中国承诺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还要求中国在与印度的边境冲突中选择退让,这显然触碰到了我国的底线。
中苏交恶之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迅速中断,之后更是在珍宝岛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虽然此后两国的关系有所缓和,但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的冲突。
苏联
比如中方坚决反对越南入侵中南半岛的柬埔寨和老挝,而苏联则是越南这项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正因如此,很多中年人对苏联的观感是极差的,这些人对“红色帝国”的崩殂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可以说,在苏联刚刚“解体”的那一刻,大部分国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如果在90年代进行调查,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苏联解体”的态度都是“庆幸”。
不过时间拥有最神奇的力量,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仇恨,都会在几十年后逐渐消散。
哪怕曾经让人恨到咬牙切齿的“狰狞面孔”,也会在年华的累积下,慢慢变得“慈眉善目”。
不少中老年人对苏联的观感就是如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些人对苏联也恨之欲其死。
但是当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国轰然倒塌之后,两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就重新“浮出水面”,一些早就被遗忘的温情画面不断翻涌而来。
十月革命画作
没有人会忘记,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接连失败,国人陷入一片迷茫的时候,是十月革命的炮火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让所有人看到了另一条救世之路。
当时,国人对民主革命的信心几乎已经消耗殆尽,是苏联的成立让人们看到了推翻帝制和剥削的希望。
而新中国成立后,无论苏联的目的是什么,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援助。
没有这些数不清的资源和优秀人才输入,中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完整的工业体系”最终成为我国在新世纪崛起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基建”的腾飞源头。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沉甸甸的援助代表着最深厚的善意和最温暖的关怀,也是文明之光和两国人民革命友谊的凝结。
很多时候,人们对初恋念念不忘,往往并非惦记当初那个青春靓丽的女孩,而是借此怀念懵懂岁月里青涩纯粹的自己。
同样,国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并非是对苏联抱有好感,而是怀念那段人类为了理想和建设美好未来而献身的光辉岁月,怀念那个为世界带来勃勃生机的文明。
苏联老照片
结论总的来说,卡拉什尼科夫之所以会觉得国人的情绪不可思议,是因为他不理解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
这种不理解让他错误地将国人对“苏联解体”的惋惜解读成了对这个政权的支持。
事实上,所有国人都清楚“死掉的苏联才是最好的苏联”,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怀念那段为了人类最高理想而燃烧一切的岁月。
参考:《建国初期苏联对华援助研究》
——宋微
《卡拉什尼科夫谈苏联解体25周年》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