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财经调查》节目揭露了市场上一些非法小作坊的不当行为。
这些小作坊缺乏合法资质,却敢于公然收购和拆解报废车辆,私下交易这些车辆的五大核心部件:
发动机、转向系统、变速箱、前后桥和车架。
为了提高这些拆解下来的发动机的市场吸引力,一些商家甚至对发动机上的关键识别信息进行了篡改。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小作坊还尝试将报废车辆重新组装,以"翻新车"的名义对外销售。
造假过程调查
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商家们销售的货物主要是从事故车辆或报废车辆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这些被称为"拆车件"。
一位商家透露,每台发动机及其相关配件,如皮带轮、传感器和发动机电脑等,都刻有原始的出厂年份。
然而,为了提升这些从报废汽车上拆解下来的发动机的销售潜力,商家们会修改这些关键的"身份信息"。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吸引那些不太了解内情的买家,或者通过"黄牛"在网上进行销售。
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商家们还出售前后桥、水箱和车架等部件。
这些部件不是按件计价,而是以重量为单位出售。
报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迅速被整体切割下来,整个过程仅需不到半小时。
从现场切割、试机到运回产业园、打号、发货,整个流程在三小时内就能完成,一个未经授权的汽车发动机就这样诞生了。
商家向记者透露,这些报废车辆大多是已经淘汰的物流车或工程车。
对于已经注销的报废车辆,如果车况不佳,商家会自行拆解;
如果车况尚可,就会整车出售,让这些车辆继续上路行驶。
显而易见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规定,也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在对产业园进行深入调查时,访问了多家商家,发现他们所提供的经营资质文件均表明为个体工商户。
这些商家并没有达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资质和生产加工条件,却仍然在暗中进行着报废车辆的拆解工作。
面对这种市场乱象,监管机构似乎未能充分履行其职责。
当这一问题被上报至东海县商务局时,得到的回应是该局没有执法权限,应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来负责处理。
然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回应却显得含糊其辞,导致问题在两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
直到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报道东海县桃林镇部分商户违规处置报废车相关问题后第二天,东海县联合调查组才发布情况通报。
报废汽车黑产链难以根除
其实报废汽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尽管车辆整体可能已达到报废标准,但许多原厂零部件仍具有再利用的潜力。
报废车辆通常会被送往专业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这些企业会将车辆拆解,其中大部分材料会作为废钢废铁进行回收。
五大总成在拆解过程中需要被彻底破坏,以确保它们不会流入非法市场。
此外,一些零部件,如后视镜、车门、玻璃和座椅等,如果修理厂或车主有需求,也可以被拆解后出售。
因此,报废汽车的处理需要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来执行,以确保整个回收过程符合法规和环保标准。
对于那些没有合法资质的企业,它们显然没有权利进行报废汽车的回收和拆解工作。
但由于非法拆解的汽车零件或重新组装的汽车成本较低,其销售价格远低于正规汽车修理厂的报价。
这种价格优势使得非法拆解和销售的市场非常稳定,即便面临法律的禁止和打击,仍然难以完全根除。
写到最后
可若要促进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的健康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合理的政策框架和产业规划。
这包括实施国家对合法拆解企业的扶持政策,并强化对非法小作坊的打击力度。
此外,提升车主对安全的认识同样至关重要。
一些车主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将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进行正规报废,而是选择随意丢弃或私下转售;
这不仅违反了法规,也可能给自己带来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