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房地产市场的焦点无疑是住建部提出要建立的三项制度了,这三项制度分别是住房体检、住房养老金和住房保险,目的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管理机制。
虽然三项制度才刚刚开始试点,但舆论已经引爆,人们对养房成本上升的恐惧迅速蔓延,房地产市场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市场情绪再次出现剧烈波动, 有人开始斟酌是否真有必要买房。而已经买房压力又很大的人,则开始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供房。至于手里有多套房的人,更是恐慌不安,接下来要做的事肯定是抓紧卖房,亏不亏的都顾不上了。
前几天云南房网相关文章下面的一条留言就很有代表性,这位读者说:“房奴十年,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想生活过得如意,其中一条就是不要买房。”
面对持续发酵的舆情,住建部也坐不住了,周一连续发布多条信息安抚市场情绪,先是辟谣网络上流传的房屋养老金收费标准,然后澄清说房屋养老金账户分为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其中个人账户的资金是买房时已经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接下来主要试点的是公共账户如何做实,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后一条信息回答了市场质疑的已经收了房屋维修基金,继续收房屋养老金是否重复收费,是否增加居民负担的问题,但公众的疑虑并未消除,因为按照业内专家的说法,现行的房屋维修基金并不足以支持房屋生命周期的全部修缮费用,也就说说个人账户的钱并不够,必须公共账户中也有足够的钱才行,可是公共账户的钱从哪里来?财政税收还是土地出让金?众所周知,现在地方政府财力十分紧张,土地也卖不出去,哪有钱支持公共账户。
还有学者在对比了国外的类似制度后认为,从长远看,谁的房子谁承担养护修缮是大势所趋,不可能由公共资金买单,随着房屋老化程度增加,维修费用大幅上涨也是很难避免的。
总而言之,由于还有诸多疑问没有答案,关于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中,房地产市场短期内肯定很难完全消化这种负面影响,新房销售下挫难免,二手房挂牌量出现一波高峰也是可以预见的。
本来现在房子就难卖,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刺激楼市,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降利率又是降首付,各种奖励补贴,政策一轮又一轮,现在倒好,差不多又打回原点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官方已经澄清和辟谣,但前些天的网络舆论已经对房产销售造成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对现在占市场主流的高层住宅打击不小。高层住宅本来居住舒适度就差一些,公摊又高,可是偏偏维护保养成本却是最高的,因此住房养老金肯定也最贵。而且养老金肯定是按建筑面积计算,公摊大的高层住宅更加吃亏。
有开发商说,其实三项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必要,只不过如今去库存这么难,市场信心这么差,根本经不起多少风吹草动。房屋的寿命好歹有几十年,绝大多数商品房都还比较新,修缮也不是燃眉之急,原来缴存的维修基金也还够用,为什么不等经济形势好了,大家收入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恢复了,房产库存也消化差不多了,再推动房屋养老制度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