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错失上大学机会,后入伍因超龄无缘提干,退伍后再度迎来转折

小清福幺幺 2024-08-12 20:46:47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一个偏远小村庄,这个名为山脚村的地方,四面环山,交通闭塞,村里的年轻人多半没有读书的机会,更别说考大学了。王海生是村里少有的读书苗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能走出这个大山,改变命运。”每次听到这些话,王海生的母亲张大娘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可是,这份希望在她患病卧床后,慢慢变成了一种沉重的压力。

“海生啊,你去学校吧,娘没事。”张大娘虚弱地躺在床上,拉着王海生的手,满眼心疼。她知道儿子心里牵挂自己,但她更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

“娘,你放心,我请了假,先照顾你,等你好了,我再回去上课。”王海生勉强笑着安慰母亲,但心里早已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一旦错过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走出这个山村了。

村里的李红梅是王海生的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红梅一直对海生心生爱慕,但从未开口表达。她看着王海生为了照顾母亲,放弃了心心念念的大学梦,心里也是替他难过。一次,红梅趁着村里的小卖铺没人,轻声对王海生说:“海生哥,我听村里的赵大爷说,最近省里又有大学招生的通知,你要不要再试试?”

“红梅,不行的,我不能丢下娘一个人在家。她就我一个人,我走了她怎么办?”王海生摇了摇头,虽然心里依然对大学梦充满渴望,但现实的沉重让他无法做出选择。

李红梅看着王海生坚定的神情,心里一阵酸楚,她低下头,不再多说。她明白,王海生做了这个决定,就再也不会改变。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1970年代,国家发出了号召,鼓励青年人参军报国。王海生内心深处的那股不甘心再次被点燃,他不想就这样平凡地在村里度过一生。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希望能通过军旅生涯,找到另一条出路。然而,当他拿着满腔热血和激动的心情走进部队时,却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打击。

“你多大了?”招兵的干部看着王海生的身份证,皱了皱眉头。

“报告,我今年25岁。”王海生挺直了腰板,语气坚定。

“25岁……有点超龄了。”干部略带犹豫地说。

“可是,我身体素质好,而且我有文化,可以帮助部队做很多事情。”王海生急切地解释着,他不想就这样被淘汰。

干部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表现好点,未来有机会我会给你争取提干。”

入伍后的日子里,王海生拼命训练,表现十分出色,成了连队的骨干力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提干的机会始终与他擦肩而过。无论他怎么努力,年龄的限制始终是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每次看到战友们一个个提干升职,王海生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

在部队里,王海生结识了刘志强,两人同岁,都是因为年龄问题未能提干。两人因为共同的经历和志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刘志强常常开玩笑地说:“海生,咱们这辈子啊,注定当不了官,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兵!”

王海生每次听到这话,总是默默点头,但心里的失落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他知道,这次参军的机会,虽然让他得到了锻炼,但依然没能带来他期待的命运转折。

2

王海生退伍那年,已是70年代末,他回到家乡山脚村,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土路。山村依旧宁静,但却没有了他记忆中的那份生气。许多村民早已外出打工,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站在村口,王海生心里五味杂陈,自己满怀希望入伍,结果却带着遗憾回到原点。更让他心痛的是,他的老母亲在他参军期间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海生哥,你回来啦!”一个略带惊讶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王海生回头一看,发现是李红梅,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的笑容,但眼神里却藏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她嫁给了邻村的一个农民,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性情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对她发火。两人没有孩子,生活得并不如意。

“红梅,你……你还好吧?”王海生看着李红梅,心里一阵疼痛。他知道她嫁得不好,但没想到她过得这么辛苦。

“还能怎么样,凑合着过吧。”李红梅叹了口气,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泪水。

回到家中,王海生面对空荡荡的屋子,感到一阵孤寂。他重新拿起锄头,回到田间劳作,但心中始终不甘心。他曾经拥有的梦想仿佛成了一个无法触及的影子,每每在夜深人静时,他都会想起自己在部队里那些未能实现的抱负。

“海生哥,听说现在政府在扶持退伍军人创业,你要不要试试?”一天,李红梅带着几分犹豫来到田间找他。

“创业?”王海生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可我没钱,也没什么经验。”

“可这是个机会啊,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李红梅鼓励道,她知道王海生心里还有那份不甘心,不愿意就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

王海生思索了片刻,最终决定试一试。于是,他开始跑政府部门,申请创业资金,了解相关政策。可事情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简单,创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和热情,还需要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而这些,王海生都不具备。

一次次的碰壁让王海生心灰意冷,资金申请迟迟得不到批复,想法却总是被现实打破。眼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他的内心开始动摇了。

“海生,别放弃!”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刘志强突然出现在村里。原来,刘志强也退伍了,他听说了王海生的困境,特地赶来帮他出谋划策。“咱们是兄弟,我帮你一把!”

在刘志强的帮助下,王海生的创业计划终于有了些起色。他们一起研究市场,制定了新的发展策略,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慢慢地,王海生的农业合作社开始有了起色,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

与此同时,李红梅的婚姻问题愈发严重,她的丈夫变本加厉,经常对她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打她。李红梅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最终决定回到娘家。

“红梅,你一个人回来了?”王海生在田间看到她,满脸关切地问。

“是啊,海生哥,我回来了,再也不想回去了。”李红梅的声音带着些许决绝,她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引来村里的议论,但她已经不在乎了。

随着两人之间的接触增多,王海生和李红梅之间的感情再次升温。李红梅的温柔和理解给了王海生很大的鼓励,而王海生的坚韧和决心也让李红梅感到安心。可是,村里人对他们的关系开始议论纷纷,认为他们这样不合适。李红梅的家人也表示反对,担心她再一次陷入不幸。

与此同时,王海生的合作社也遭遇了来自同乡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对方不仅恶意压低农产品价格,还散布谣言,企图破坏他的名誉。在双重压力下,王海生和李红梅的关系一度紧张,几次争吵后,李红梅甚至提议两人分开冷静一段时间。

“海生哥,也许……我们不该再继续下去了。”李红梅红着眼睛,低声说道。

“红梅,别这样,我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你得相信我!”王海生抓住她的手,心中充满了不安,他知道,如果李红梅真的离开了,他会失去最后的一丝温暖。

3

在刘志强和王海生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逐渐走上了正轨。他们积极引进新的农业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王海生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合作社。政府也看到了王海生的成就,给与了大力支持,甚至派出专家帮助他们进一步扩大生产。

一天,王海生收到通知,县政府决定表彰他们的农业合作社,并邀请他作为优秀代表上台发言。站在领奖台上,王海生回想起自己这一生的波折,心中充满感慨。他本以为人生的辉煌将会在大学校园或部队里展开,但却没想到,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这片他曾无奈回归的土地上。

表彰大会后,王海生和李红梅走在田间,微风拂过金黄的麦浪,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

“海生哥,你终于成功了。”李红梅微笑着说道,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疲惫,只有幸福和满足。

“红梅,这一路走来,多亏了你和志强的支持,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王海生感慨万分,握住了她的手。

“我们都一样,都是在艰难中走过来的。”李红梅感慨地说。她看向远处的田野,眼中满是温柔,“现在,我只想跟你一起好好过日子。”

“我也是,咱们一起把这片土地经营好,不负这一生。”王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回到家中,王海生坐在老屋的门槛上,看着窗外夕阳下的村庄,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情绪。那些年少时的梦想,军营中的遗憾,创业中的困顿,都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他曾经错过的机会,如今看来,似乎都有了一个更为妥帖的结局。

“红梅,人生真是难以预料。我们错过了那么多,却也得到了别样的幸福。”王海生轻声说道,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李红梅分享心中的感触。

李红梅走过来,坐在他身旁,靠着他的肩膀,柔声说道:“是啊,海生哥,错过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放弃,没有被打倒。”

“你说得对。”王海生点了点头,内心的纠结和遗憾逐渐消散。他终于明白,每一次选择,每一段路程,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些曲折与困顿,塑造了今天的他。

几个月后,王海生和李红梅站在丰收的田野里,看着那一片片金黄的稻谷,他们的心中满是成就感和满足感。村里的人们不再对他们指指点点,而是纷纷向他们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个曾经困住他们的地方,如今成了孕育希望的沃土。

“海生哥,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李红梅突然问道,目光柔和却带着一丝好奇。

王海生沉思片刻,笑着摇了摇头,“不后悔。虽然我曾错失上大学和提干的机会,但我找到了另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你一起,这一生,值得了。”

他们相视一笑,握紧了彼此的手,迎着夕阳的余晖,走向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然而,王海生心中还是有个疑问:如果当初他没有放弃上大学,或者在军队里提干成功,现在的他,又会是怎样的呢?

0 阅读:0

小清福幺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