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镜头下70年代的北京:开拖拉机的男人,戴像章的小孩.....

灯火万家城星畔 2024-08-06 12:12:47

好奇的人们

1973年8月,《卫报》赞助了21名美国人进行为期21天的中国之旅,在这期间,他们拍下了许多照片,留下了许多珍贵镜头。

面对美国人的镜头,人们都好奇地看着,既是好奇外国人的面孔,又是好奇相机。人们的着装很有时代特色,正对着镜头的小男孩还戴着伟人像章。在孩子们后面,还有一些好奇的面孔。当时人们的衣服虽然不华丽,但却散发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与质朴。

胡同

胡同

寻常巷陌,故旧胡同。北京老胡同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北京这座城市的重要象征。在今天的北京,仍能找到一些充满年代感的胡同。

王府井大街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3年夏天,在那个时代,自行车是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街道两旁有几家店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八面槽储蓄所前那排起的长龙。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办理业务。我们再次看这张照片时,仍能感受到人们的质朴。

正阳门

1973年的正阳门。远望过去,城楼上悬挂着大幅标语,它以鲜明的色彩和醒目的字体,向过往的行人传达着那个时代的激昂精神。

故宫

1973年故宫门口,一名妇女紧紧抱着小孩,仿佛在等待家人,她的背影映衬着古朴的宫墙,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在她身后有人在桌子上摆着茶点,周围有两名路人经过,镜头抓拍下了这一瞬间。

拖拉机

老式拖拉机,有多少人见过?驾驶座上,一位驾驶员全神贯注地把握着方向,三个人站在后面。露出木杆的好像是两把铁锨。在拖拉机旁边,有一辆青色轿车悄然经过,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首都的街头上轻易看不到拖拉机。

人们在清华大学里合照

这是一张珍贵的1973年清华大学留影老照片,定格了温馨而亲切的画面,成为了跨越时空的永恒记忆。在这张照片中,人们的着装不仅映射出那个时代的流行趋势,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与审美。

天安门广场

那时去这里不用预约。宽阔的广场,前来拜访的人们,好奇的美国人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右下角的“工农兵照相”颇具时代特色。

北京某处客运站

这是一张充满年代感的照片。朴素的客运站,等待乘坐汽车的人们,充满时代色彩的标语。这张随手拍下的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1973年北京客运站的一隅,让我们得以洞见那个时代的建筑特色。

0 阅读:1

灯火万家城星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