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录写了不少文章了,评论区挨骂最多的人物是崇祯,主要都是说他刚愎自用、性格多疑、猜忌臣子、爱财等等。
其实我挺想替他辩解两句的,因为对比所有的大一统王朝的末代之君里,崇祯,是开局最好的一位。
他不是西汉孺子婴,不是东汉汉献帝,不是白痴司马衷,也不是K歌王子陈叔宝,更不是被藩镇架空的唐哀帝,也不是好大喜功的隋炀帝,甚至,都没法跟园林大师宋徽宗相提并论。
优点虽然不多,但亡国之君的普遍毛病和困境,他是真的没有几个。
所以,铺垫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大明朝的灭亡,有崇祯难以解决的深层次矛盾。
不卖关子,这个矛盾,就是钱。
除了类似于权臣篡位这种人为因素,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崩溃和灭亡,本质上都是钱的问题。
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西汉。
汉初没有钱,刘邦虽然也能凑出四十多万的汉军,但是仍然打不过匈奴骑兵,然后就是以攒钱为主的文景之治。
七十多年的精打细算,到汉武帝时候终于攒够了足够的资金,于是持续三十多年的对匈奴反击战开始,而且一出场即是巅峰,由此塑造了卫青霍去病等名将。
但是打仗实在是个烧钱的工作,打匈奴,拼的就是经费,到汉武帝最后二十年年,经费烧的差不多了,汉武帝不得不首开卖官鬻爵先例。
所以汉武帝时候的西汉,只能算强国,但不算盛世。
盛世出在他的曾孙汉宣帝。
随后豪强崛起,土地兼并,汉朝廷收不上来钱,篡位的王莽只好搞改制,改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搞钱。
这一搞不要紧,农民反,豪强也反,于是西汉马上就灭亡了。
西汉的兴衰可以说概括了古代王朝的一般性发展规律。
朝廷有钱,就可以供养强大的军队,清除外部威胁,组建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还可以在天灾之年给百姓赈灾,减少流民的出现,如果能有兴修水利,组织开垦荒田的行为,那就是难能可贵的加分项了。
如果没钱的话……,以上情况都得反着来理解(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要另说)。
回到本文主题,大明朝之所以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本质上都是缺钱的问题。
这个问题,朱元璋得负三分之一以上的责任。
因为,跟过去所有的王朝相比,大明朝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藩王。
估计是小时候太过于穷困潦倒的原因,朱元璋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安排了一份世代相传的铁饭碗,这个就是大家熟知的明朝特有的藩王制度。
朱元璋前后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被封为太子,其余二十四位先后都被封为亲王。
早期的亲王既有食邑,也有军权,负有守土安邦的职责,靖难之役以后,亲王的军权逐步被取消,但俸禄未动分毫。
而且大明的藩王制度跟过去历朝历代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
比如,亲王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级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其他儿子继续降爵,依次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但是,从奉国中尉开始,子孙后代不再降级,也就是说,奉国中尉的嫡长子是奉国中尉,其他儿子也是奉国中尉。
自郡王以下,六世以后均为奉国中尉。
同样的,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然后依次降爵为郡君、县君、乡君,女婿皆成为仪宾,自乡君以下,爵位不再递减。
也就是说,不考虑绝嗣的情况下,亲王的数量只会有增无减(因为会有新的皇子被封为亲王),而亲王以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只会以及各种女性宗女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那么,这些人的俸禄又是什么情况呢?参照下表:
明初一共有24为亲王,而且由于都是皇二代,子孙后代也还没那么多,但是到了明朝嘉靖末年,老朱家的子孙已经成倍增加:
由这个表格可以看出,亲王尚且还在26个数量,外加有封地的郡王16个,但是登记在册的宗室人口已经达到22089人。
到万历二年,户部给事中石应岳上奏:
迩年以来,麟趾繁衍载玉牒者四万(40000),而存者可三万(30000)有奇,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计。
万历七年,张居正上奏:
“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15000)余位,即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
为什么会出现数量下降呢?答案很简单,张居正正在推行一条鞭法,对全国的宗室人口做了一番清理,导致宗室人口下降。
但是更夸张的数字在万历四十年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的奏疏中:
万历三十三年, 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157000)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十四年,又有六十万(600000)余位矣。
后来大明朝再也未有进行过一次宗室人口普查,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后来的数据,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这个数字一定是往上走的。
而且,姑且按照万历二年的数字和换算,三万现存宗室人口,一年耗费的禄粮九百万石计算,那么后来的六十万的宗室人口,粗略估计领取的禄粮也应该递增二十倍,达到1.8亿石!
当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这里边的人口存在虚报滥报嫌疑。搞不好连看门的都给报上去了。第二,天启年间对宗室俸禄做了定额限制,也就是说不再根据人口数量支付。
第三,900万石是账面数字,实际支付是按照比例折色计算。这里的计算方式比较负责,在这里就不单独介绍。
按照万历四年重修的《大明会典》的折算办法,900万石粮食折算成白银大概是157.6万两。
这是万历二年的粗略的数据,所以如果以这个为基数,在天启末年对宗室俸禄进行定额限制之前,明朝对宗室人口的俸禄支出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看起来似乎不算离谱,但是我还要给大家分享另外两个小道消息:
崇祯七年(1634 年),庆王上疏抱怨“宗禄虚设”,提到庆城王府“于崇祯六年方给万历二十六年之禄”(国榷),同年,代府镇国中尉上疏称“宗禄八年未给”。
用大白话翻译就是,庆王在崇祯六年(1633年),才领到了原本应该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领取的俸禄。
也就是说,实际上从万历中期开始,朝廷连宗室的俸禄都开始拖欠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拖欠养老金”的问题,才导致一部分世系偏远的宗室人口沦落到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步。
这就是朱元璋的“养猪”福利对大明朝造成的恶果。
不仅如此,藩王制度对大明朝的危害,还不只体现在对财政的负担上。
逢年过节,藩王也要奉诏祭祀,受封还要修建王府,圈占庄田,儿子结婚还要举办婚礼,王府内的一切徭役以及仪仗工作,还需要地方部门配合提供。由此给地方上的秩序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修建王府最出名的就是受封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万历仅给他修王府就花了四十万两银子。
万历年间受封的桂王、瑞王、惠王,就因为凑不齐两万顷的庄田,一直推迟到天启、崇祯年间才前往封地。
这些藩王以及宗室人口,就像吸在大明帝国身上的水蛭,一点一点的榨干了帝国本就日渐瘦弱的血肉之躯。
好,除了藩王制度,大明王朝既然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史,自然也少不了面临跟过去王朝相同的困境:土地兼并。
这一点在《封建王朝为何撑不过三百年》中已经详细讲过,任何一个王朝,在王朝中后期都将面临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是没法避免的。
尤其是,在科举制度定型以后,大量的庶族通过科举取仕为官,由此造成大批新兴官僚阶层。
而一个人做了官,不仅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还能运用手中的权利积累财富,然后跑马圈地。
大家不要忘了,朱元璋在立国初期,可是给士大夫阶层划定了很苛刻的工资水平,所以单靠那点工资水平,少不了要活成一个个的海瑞。
但是,众所周知,海瑞全国只有一个,类似的也不多,但终大明一朝,占地六万亩的徐阶,可是数不胜数。
一代代官宦子弟也好,寒门子弟也好,通过科举一次次登顶权力的中心,先是成为官僚,退休以后再成为地方乡绅,数量庞大的他们,占据数量更加庞大的土地,无数的百姓只能越来越贫困。
大明王朝的国祚越长,这样的乡绅集团就越庞大。
最终的结果,就是上交到朝廷的赋税越来越少,朝廷没钱,就只能继续推出各项新举措,比如征收“三饷”,最终的结果还是底层百姓买单。
活不下去的,只能成为流民。
民户尚且如此,军户同样不堪,卫所制度的没落,大批军屯田转入军官手中,军户日益破产逃往,沦为流民。
所以大家会发现一个非常独特的问题,大明扛住了后金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最后居然亡于李自成。
而李自成不论是失败多少次,总能一次次拉起队伍,继续跟大明死磕,他之所以能在孙传庭、洪承畴手下屡次绝处逢生,并且最终长驱直入,比清军更先攻入北京城,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流民。
讽刺的是,这些流民,正是被帝国所抛弃的百姓。
所以,从上述几个角度来说,明朝的灭亡,实在不能归结于崇祯一个人的问题。大明积重难返,不分裂不割地赔款,能撑到276年,已经是史上之冠了。
最后,大家不妨来一波头脑风爆,如果是你穿越到崇祯那个位置,你是否有办法挽救大厦将倾的局面?
元朝和140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来往,第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全球化贸易!明朝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愚昧无知!重农抑商!从洪武到嘉靖,实行了200多年海禁!这是个畜生王朝!中华落后西方的根源,民族的悲哀!
世袭制皇帝,根本没法保证下一代一定靠谱。不过是大地主而已,富不过三代,有两百多年算不错了。
崇祯但凡能控制朝堂,信任边将,从熊廷弼开始,满清就成不了气候,可惜啊,他没这能力,明末不是没有能人
到了崇祯在位时是没办法救了吧,没钱没兵还被锁死在北京城,那个时代造反才是出路,指望崇祯能挽救大明还不如指望李自成有朱元璋三分的人主气象,至于吴三桂左良玉那些明廷体系内半藩镇化的军头简直是呵呵了更没戏。
明朝输就输在钱上面,明朝是穷死的
拿头挽救,一个被儒家架起来的傀儡而已。
[抠鼻]就这,这不正说明大明朝亡的不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