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举报比亚迪秦Plus、宋Plus采用常压油箱涉嫌蒸发物超标、导致污染环境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已掀起轩然大波。也可以说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来汽车领域中最大的一个瓜,那么插电混动车型(PHEV)为什么要用高压油箱?与普通油箱存在哪些不同?
实际上这与汽油极易挥发的特性以及碳罐的吸附量关系紧密。如下图所示燃油车的整个油路系统,油箱加满后(跳枪)油箱顶部依然保留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实际上就是用来储存汽油蒸汽的,所以油箱的额定容积与安全容积并不是同等概念。但由于汽油太容易挥发,且随着温度提高、挥发也会变得更加剧烈。
而物质从液体转为气态时,体积会发生剧烈的膨胀(比如压力锅)。由于汽车油箱、油路设计复杂并不能做到绝对密封,所以当油箱温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汽油蒸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从油箱内被挤压出来,进入外部环境最终导致污染。面对这种问题设计师们想到了碳罐,通过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来短暂保存汽油蒸汽。
如上图所示当车辆熄火后,油箱与碳罐之间的止回阀会开启,汽油蒸汽会顺利进入碳罐并由活性碳牢牢吸附。当再次点火车辆时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吸附的汽油蒸汽会脱附,与新鲜空气一同被吸入到发动机参与燃烧。活性碳罐底部有透气孔,可以让油气与空气完成混合而避免混合气过浓。
所以对于燃油车、油电混动车型而言,因为不能抛开燃油功能。所以碳罐的对汽油蒸汽的吸附、脱附是频繁交替的,所以活性碳罐可持续吸附汽油蒸汽。燃油随着使用、油箱剩余容积越来越大,所以能很好地防止汽油蒸汽进入空气。所以对于燃油车、油电混车型而言只要不是长期停放,碳罐吸附量很难达到饱和。
插电混动为什么要用高压油箱?
插电混动车型大都配备较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包,很多都买这类车型的朋友往往都有私家充电设备。所以单纯的市内行驶,插电混动车型往往以纯电为主,因为这样更经济。至于油箱中的燃油只是一个应急能源罢了,所以插电混动车型油箱内的燃油很可能会保持很久的时间不被使用。少则几天,长则几十天甚至几个月。道理很简单,只要充电方便为什么要用成本更高的汽油呢?
这样一来活性碳罐就只能吸附油气而不能完成脱附,因为不点火发动机、蒸气就只能被长期储存在碳罐内。如此碳罐就变成了一次性产品,所以插电混动车型一般会采用高压密闭油箱(不仅是高压,密闭性更好)。当然这是执行国六标准后的要求,而在国五时代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高压密闭油箱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下图所示。
普通塑料油箱(或金属油箱)能承受多大压力范围在4kpa-7kpa,当油箱内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后,汽油蒸汽会把油箱、碳罐之间单向阀(防止油气回流)顶开进入碳罐。而插混车用的高压密闭油箱可承受正压最大35kpa(0.35Bar),而油箱与碳罐之间是由FTIV阀控制(高压油箱流量控制阀)。这个FTIV阀可根据实际需要电控开启,控制指令由发动机控制系统来决定。
这种设计实际上就是把油箱打造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与碳罐实现隔绝。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并不会让FTIV阀开启,这就是高压油箱防止汽油蒸气挥发入空气中的方式。至于FTIV阀什么时候开启?比如咱们在加油需要打开油箱盖时,如果油箱压力太大容易导致蒸汽喷溅出来。这时FTIV阀就会开启,为油箱去降压。所以大多数插混车的油箱盖都不像燃油车那样随便就能拧来的,而是需要在车内按照系统指示操作,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给油箱降压的过程。
长城举报比亚迪一旦实锤会导致哪些结果?
目前两家在博弈,也并无实质性结果,所以还请各位静观其变。如果此事一旦实锤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但不会动摇比亚迪的销量。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考虑环保问题,而更关心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品质、性能、实用性等方面。比亚迪的产品在这些方面做得都很好,所以销量上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不管日后的结果如何,比亚迪产品在未来的销量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相信长城汽车也会考虑到这一点,但不试又怎知结果?现如今造车新势力们受制于产能不足、国外燃油车企的插混产品疲软,市场中插混份额已被比亚迪牢牢掌握。如果此时通过这个方式削弱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这部分腾出来的占有率只会由自主大厂们来吸收了。这可能就是这次长城举报比亚迪的关键点?毕竟现如今咱们的私家车保有量已经接近4亿。
保有量逐渐饱和(以家庭为单位),汽车市场的竞争就愈发激烈,各种手段必然也是层出不穷。多年以来长城汽车的产品线一直是以SUV为核心,这也被外界戏称为“一条腿走路”。而这几年来比亚迪混动车型表现太过于强势,尤其是唐、宋这类SUV车型市场占有率太高。这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或许已不仅仅是眼红的问题,也许已经牵扯到了生存的问题,毕竟SUV是长城汽车的基本盘。
总而言之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是好的,如果真的是出于对环境的关心而举报问题更是值得称赞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如果是出于其它目的,那么终究是差了点意思。平心而论笔者更愿意去相信比亚迪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毕竟这个品牌从一个做电池的厂子一步步成长为国际电车巨头并不容易。遇到分歧时,各大自主车企的掌门们为何不坐下来好好聊聊,相互挤兑只会相互拖累。就让各位一起静候最终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