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万元起的小米SU7,让雷军和小米汽车有了呼吸权!

梦笔生花说车 2024-04-02 04:25:01

小米SU7 3个小时的发布会,被雷军讲成了一场穿插着个人感悟与汽车科普的演讲。车友群里有朋友吐槽:“讲得太小白了,像科普一样!”马上有人反驳:“买车的人要很专业吗?是雷军讲大家才愿意听。”

整场没有专有词或高级词汇,而是直观的对比、数据和掰碎的细节。甚至将每个配置的价格分别发布,详细解释这个配置为什么值钱,让价值点格外突出,我这个发布会老鸟都有点被绕进雷总的逻辑,直呼性价比高,甚至忽略了小米SU7在座椅按摩、质保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更让人跟不上节奏的是价格。小米SU7有三个配置区间在21.59-29.99万元。你说这个价格很猛吧,也不是。但经过雷总一遍一遍的预期管理,大家已经把预期价位调到25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就显得非常香了。即使小米SU7价格发布后吉利、长安迅速跟进,也没能阻止它仅用27分钟斩获5万大定。

不得不说,雷总就算当年不卷成学神进入IT行业,去产品经理都能成为行业顶尖的水准。

但相较于小米SU7在营销和宣传上的抢眼,其本身产品爆点就没有这么强。许多东西此前已经曝光,且产品力也远没有达到行业屠夫水准。但是,一些技术细节方面,还是能看到小米打破了汽车行业传统思维模式,虽然没有像苹果那样成为范式,但技术与灵感也值得很多车企推敲。

越贵越值得买的一款车

小米SU7是一款既没有大家想的这么强,也没有大家想的这么弱的车。

大家最期待的“人车家全生态”确实功能比其他车企好,但也没有甩开很多身位。开车到家自动激活回家场景,或识别周围是什么车这样的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功能,固然比其他车企做得好,但前者你有小米手机开啥车都行,而多模态这方面目前依然没有杀手级应用,用户感知不强。

但是,雷总此前说的“做100项同级第一”确实让小米SU7在核心参数上爆表。全系超过700km续航,Max版有2.78s零百加速和265km/h极速的性能,在核心参数上实现领先。就像当年小米手机不服跑个分一样,不管用不用得上,这种在核心参数上的优势最能带给消费者直观的价值感。

还有个小细节是雷总是用小米SU7 MAX和保时捷Taycan turbo进行性能对比,又全面吊打Model3性能版,再比它便宜几万,让大家瞬间都觉得非常值。他没有说的是同价位极氪007其实也有2.84s,将消费者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小米SU7还有个很让人喜欢的地方就是打破传统思维的周边配件。比如外接仪表和实体按键,彻底解决了不同用户对AI助手和实体按键的喜好问题。又比如车上的3/4接口,可能传统车企很难接受车上有个没用上的口子,但小米却实用性优先,无论拿来接手机支架、挂钩甚至手办都行。

这些设计带着一股PC时代遗留下来的DIY精神,在如今手机、笔电等成品数码当道的时代已越来越罕见。也体现了小米作为消费电子企业,对用户使用体验细节有更深层次的把控能力。

至于在小米SU7应该怎么选这件事情上,一句话:越贵越值得买。

29.9万的SU7 Max性能上目前是同级最领先的水准,续航801km,15分钟补能510km,实用性上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即使家里没有充电条件,只要附近有快充桩也能无脑购入。至于什么电吸门、布雷博卡钳、空悬、NOA城市领航都是同级基本操作。

SU7 Pro和SU7都是400V平台,在续航、性能属于顶尖水准,配置则在同价位处于主流级别,竞争力尚可。但同级已经卷成800V平台,尽管性能差不多,但感觉800V更高级点,就像手机运存12G和16G都不卡,但后者总感觉高级点。而且之后其他车企如果要狙击的也是以这两个配置为主,可以做个等等党,说不定有惊喜。

性价比没赢,但赢了呼吸权

自从雷总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汽车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主流来看一直是负面为主。但推出了小米SU7之后,小米汽车有了呼吸权。

在行业内,大家松了一口气。小米SU7价格上保持克制,产品力也维持在大家能够得上的区间,加上目前其产能的限制,属于是赢,但没有大赢特赢。不会让小米汽车短期内成为一个大BOSS,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企集体围攻的可能性。

相比车企们对比亚迪降价集体应激式地跟进,小米SU7尽管落位竞争更为激烈的20万元级市场,但车企们反应较为温和。小鹏能打打智驾牌,蔚来的换电和服务对高净值客户吸引力大,理想继续做SUV,零跑论卷价格不虚。但接下来新势力们产品重心肯定要进行调整避其锋芒,因为客户群重叠程度还是不小的。

而在消费者中,小米SU7也获得了认可。标准版回应了大家对小米保持性价比的期待。如果上来直接到25万的价位,小米SU7难免会和小米14Ultra、小米MIX FOLD3等冲击高端的手机一样,被消费者拿着放大镜审视,再加上汽车产能爬坡初期的痛苦,延迟交付、质量问题等会被无限放大,可能对品牌产生难以挽回的伤害。

而且小米SU7 Max也展现了足够的肌肉,参数卷起来依然没输过,不会被消费者诟病没有技术、纯整合商等,也加强了小米在中立用户之中品牌的认可度。

写在最后

无论营销做得再好,对消费者心理揣摩再到位,产品终归是一个车企生存下来的根本。小米SU7固然一炮打响,但正如吉利淦家阅反复说的一句话“造车是一场马拉松”。

因为车和小米此前所涉及的数码产品、家电不同,它的生命周期更长、使用环境更为复杂,那些短周期产品能够被掩盖的问题,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中必然会爆发。即使是成熟车企在一款新车型上都会遇到很多的质量问题,小米这个汽车新兵能否避开这些大坑?

而且,相比小米此前涉足的行业,主机厂车的使用周期中有更深的参与度,如何产品长期使用和品牌服务中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这些都是比今天雷总连夜说服高管下调价格拿下5万大定更难处理的问题。

甚至可以说,从交付开始才是小米汽车最危险的时刻。

0 阅读:0

梦笔生花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