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4年百强县市榜单的发布,苏州昆山不出意外地蝉联冠军,成功霸榜20年。
除了综合排名外,在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以及新型城市化质量这4个分榜单的排名中,昆山也牢牢占据第一。
昆山强得很长久、很全面、很突出,但追赶者中同样人才济济:
GDP逼近5000亿的江阴,苏州“四小龙”里的其他三条龙——张家港、常熟、太仓,还有中西部地区的翘首湖南长沙县以及浙江的慈溪、义乌,福建的晋江等,都有突出的亮点,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至10~20年,这些竞争者同样都具有冲击冠军的潜力。
01.
最有力的竞争者——江阴
江阴和昆山并称为县域经济双子星,江阴的经济底蕴、活跃的民营企业以及优势的港口区位条件都是其手上的王牌。
2023年江阴GDP达4960.5亿元,逼近5000亿元大关,虽稍逊昆山的5140.6亿元,但排名第三的张家港还未突破3500亿元大关,直接与前二拉开差距。
可以这么说,在综合实力上,当下唯一具有挑战昆山资格的只有江阴一人。
接下来,我们从发展历史、GDP变化趋势、经济类型3个方面分析比较,看看江阴是否足以撼动昆山百县之首的宝座。
·历史路线:一个闯、一个稳
早期的昆山因未赶上“苏南模式”而经济发展落后,直至1984年,国家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昆山自掏腰包成立了“中国首个自费开发区”,1992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才获国务院批准,成为了“14+1”中的一员。
也是从1992年起,国家级开发区和浦东开发的双重叠加机遇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利好消息,昆山也就在那时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主导地位,一面依靠上海的拉动作用和溢出效应,一面借助外资“以商引商”,一举崛起为全国台资高地,实现经济腾飞,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36%,并逐步培育出近7000亿规模和近3000亿规模的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凭借敢为他人先的“闯劲儿”,昆山成功脱掉“小六子”的帽子,并一跃成为中国县市中最璀璨的明星。
对比之下,江阴在经济领域里相对可以用“稳”来形容。
1958年,第一次农村工业化浪潮时,催生了中国农村历史上第一批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队工业企业,也就是后来乡镇企业的前身。在此阶段,江阴就初步建立了涵盖机电、冶金、化工、船舶修造、医药、纺织、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力悄然崛起。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将中国制造业带入黄金发展期,江阴涌现出大量制造业企业,如中国500强企业中制造绳缆的法尔胜、制造溴冷机的双良集团、深耕纺织业的阳光集团等,都诞生并壮大于此时期。
199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江阴乡镇企业进入改制期,到2001年江阴全市近万家市属、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有100多家各类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覆盖制造业产业链条多个关键环节,而“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名号也就此得来。
一路走来,江阴从来没有掉过队,步子很稳、很扎实,经济底蕴是比较深厚的。
·GDP变化:一个总量反超、一个人均反超
单看GDP,其实昆山并没有20连冠,昆山GDP总量是在2009年时才第一次超越江阴。
在2009年之前,江阴的GDP都还领先昆山,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昆山敢想敢干:首创自建开发区,还有首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首创举办外商独资企业,这种大力拥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让其吃足了全球化红利,在千禧年后以超过25%的惊人增长率力压江阴,并于2009年在GDP总量上实现反超。
不过正如前文提到的,江阴的经济底蕴是深厚的,所以昆山并没能拉开差距,两市于2019年携手迈入了4000亿俱乐部。
江阴的GDP曾在2017年~2019年之间追赶到比肩昆山的程度,但近两年,还是昆山率先迈过5000亿门槛。
虽然总量上没能实现再次超越,但是人均GDP方面江阴却悄然超过了昆山。
从数据上看,在2018年之前,昆山的人均GDP都是高于江阴的,而且在2009年之前,这种优势差距是越来越明显的。
但在2009年和2020年,昆山的人均GDP两度出现明显的负增长,直接将此前积累的优势消耗殆尽,让江阴抓住机会实现人均GDP的反超以及优势的扩大。
导致趋势变化的因素大致有二:一是经济类型,二是人口变化。
·经济类型:一个外向依赖、一个民企支撑
先说经济类型,昆山的外向型经济主要依托于进出口贸易及上海的辐射,依赖性较强导致外部环境的波动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等,昆山的人均GDP数据都受到很大负面影响,再加上享受上海溢出效应的同时昆山也会受到大都市虹吸效应的影响,所以有利必有弊。
反观江阴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于民营企业,其内生因素更强、独立性更高,对海外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
江阴的民营经济呈现出“778899”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90%以上的就业人数和90%左右的企业数量。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阴鼓励企业上市,“江阴板块”在资本市场也逐渐名声鹊起,获封华夏A股第一县。截至今年,江阴拥有上61家上市公司,在全国的县级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包括中国企业500强9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2家,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4家。
虽然江阴经济的自主独立性高,但我国民企在技术积累、管理方式和盈利能力上暂时与外资大企业还有一段距离,导致两市在GDP接近的同时,财政收入方面昆山却遥遥领先江阴。
2023年,昆山的财政收入为456.59亿元,比江阴248.30亿元的财政收入多出了快一倍,所以在整体的企业税收和产业结构方面,昆山的优势地位仍极其明显。
面对差距,江阴也已积极推动优质外资项目参与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强链、延链、补链”,通过引进外资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企的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活力。
同样,昆山在利用好现有外资企业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在推动培养更多的本土民营企业,以更均衡的经济结构增强对抗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因素。
再说人口方面,昆山的人口明显多于江阴,也是导致其人均GDP少于江阴的重要因素。但更少的人口创造了接近的GDP总量,那再叠加人才吸引政策的话,江阴的GDP增长潜力或更大。
结合横向、纵向的表格数据分析,我们还能发现:
(1)昆山的常住人口多于江阴,但是户籍人口却不及江阴,说明昆山有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
(2)2011年~2022年,昆山的常住人口的增长率20.8%,约为江阴10.37%的一倍,因此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昆山所能获得的人口红利应是高于江阴的。
(3)昆山的户籍人口增长迅猛,相比之下江阴的户籍人口增长则较为平缓,说明昆山在落户方面的吸引力是要高于江阴的。
(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粗略估计流动人口的数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话,那么在2011年~2022年期间,昆山的流动人口变化量是从约102万人降至近97万人,而江阴则是从41万人增至51万人,虽然流动人口总量上江阴仍不及昆山,但变化趋势上却是一个在降、一个在升。
吸引更多年轻的有技能的劳动力,对任何一个地区的长久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为人才提供充足发展空间的同时保证配套良好的医疗、教育、交通、娱乐等资源,也将是未来两个强县市之间“抢人”的重要必争之地。
此外,从管辖面积看,昆山和江阴都以平原为主,水面较多。昆山管辖面积931平方公里,其中超过24%是水面,陆地面积则约有708平方公里;
而江阴的管辖面积为987.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83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在寸土寸金的当下,各县市都尝试以“腾笼换鸟”的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而江阴更广阔的地域面积或许也能带来更多的潜在竞争力。
02.
省内潜力股和省外黑马
除了江阴之外,其他强县也各有千秋,在分项领域里超越昆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张家港:文明的小镇、美丽的港口
张家港拥有长江在苏州段最长的岸线,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的“张家港湾”也是万里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湾。作为一个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张家港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为长江流域首批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国内首个海关税收超百亿、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县域口岸。
截至2023年底,张家港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外贸进出口运量7043.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0.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3%、9.58%、19.24%。其中,口岸外贸进出口运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创历史新高。
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十年张家港的第三产业占比大多数时间都领先昆山。
不仅如此,张家港曾定下“城市建设超昆山”的口号,在城市建设和文明建设方面,张家港确实不逊昆山。从80万把笤帚“扫出”一座全国卫生城市,到创造“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张家港经验”,再到连续多年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斩获文明奖项“大满贯”。
张家港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达18.03平方米,比昆山的15.12平方米/人要高出近20%,“口袋公园”建设颇有成效,城市内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园融合、推窗见绿。
多年来,张家港每年都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居民在优秀的居住环境中稳步提升幸福感。2022年,张家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8.05万元、4.42万元,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可以这么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2023年GDP总量达3434亿元的张家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忘关注居民的幸福指数,是非常具有人才吸引力的一座宜居城市。
·常熟:历史与现代交互融合、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常熟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有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省内唯一入选住建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经典案例的县市。
常熟也是一座“服装之城”,拥有服装服饰企业5000多家、35个专业交易市场,拥有各环节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运作模式,形成了羽绒服、秋冬夹克、针织面料等特色产业集群。但随消费形态、市场需求的变化,“转型”成了常熟纺织服装领域的高频词,从批发中心向创意中心转换、设计中心转变,数字化转型,力争成为时尚创意产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带动服装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在升级存量的同时还要找到新兴增量,常熟将目光放在了汽车产业及氢能上,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高技术含量的先进领域也同时展开布局。
在绿色转型方面,常熟在百强分榜单中排名第二,是最能挑战昆山分项第一的。
2023年,常熟的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80%、改善率苏州大市第1;河湖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苏州大市第1。2024年年1-7月,中电售电公司共交割绿证26.36万张、同比增长176%,其中常熟企业交易绿证14.84万张、同比增长147%,绿证交易量居位居江苏售电公司首位。此外,全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49.2万吨/日、投用1.7万套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集中收治率在全省县级城市中最高。
相信常熟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后,必将迸发出更多内在活力。
·太仓:拒绝内卷、现代桃源
太仓是离上海最近的县级市,与上海嘉定区相邻。市内的太仓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和沿海开放交汇处,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
太仓的最大特点是不“卷”,但同样抓得住机会。
比起昆山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向外闯,太仓则是机会主动找上门来,当然太仓也抓住了机会顺势发展。1993年,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进驻,当时该企业已经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正准备下决定时,路过太仓,发现该地各类条件都更加符合投资需求,与该市政府洽谈后,也很符合预期,这家企业就顺利入驻进来了。到2024年1月,太仓市内已有500家德企,被外界赞誉为“德企之乡”。
2001年,太仓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引入,建立起国内首个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所谓“双元制”,就是现在所说的“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作为培养学生的两大主体,一来可以保证学生的就业,二来可以给政府和企业足够的投资信心。所以这种模式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培养的难题,同时又影响了当地人教育就业的理念。
此外,在太仓所辖的809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只居住了84万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约为1038人/平方公里,只有昆山的45.6%,宜居竞争力明显优于昆山。
叠加城市整体环境好、生活节奏适宜、人与人之间的内耗少,所以居民心情好身体好,太仓也就成了“长寿之乡”。
从2023年起,太仓重点推进“1+1+9”乡村振兴片区规划建设,连片、组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到了100%。持续培育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康居(宜居)村占比达到了100%。在今年的县(市、区)的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中,太仓市以总指数85.2的优异成绩,远超全国平均总指数71.2,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一,超越昆山。
与当下“内卷”严重的大环境相比,像太仓这样的“世外桃源”,在无形中也具有了相当大的吸引力,也造就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外省黑马:福建晋江、浙江慈溪、湖南长沙县
除了江苏省内的竞争外,福建、浙江、湖南等外省地区同样涌现出许多有实力争冠的强县市。
晋江——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的主导模式,依托沿海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了纺织服装、鞋服、家电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集群效应。
晋江还是“侨乡”,素有“十户人家九户侨”之名。像菲律宾首富施至成家族,印尼首富黄惠祥、黄惠忠兄弟家族,都是晋江人,祖籍是晋江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
晋江更是把“晋江文学”中的霸总们都带到了现实,在晋江平均每4个人里就有1个是老板。国内10大运动品牌中有9家是晋江系,像安踏、七匹狼、特步、九牧王、361°、匹克、柒牌、劲霸男装、鸿星尔克、喜得龙、贵人鸟、德尔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运动鞋服品牌都在晋江。
晋江市也是全国第3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获得8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成功申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第一个设立CBA俱乐部;第一个体育产业规模突破千亿;赞助体育赛事金额位居全国第一;赞助国家运动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体育产业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晋江以5.9%的占地面积贡献泉州27.6%的GDP,全年生产总值3363.5亿元、增长率6.5%,连续30年成为福建省内的第一县。
作为昆山的省外挑战者,不容小觑。
慈溪——与昆山、江阴类似,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的模式,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优势和创新资源,打造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高效率、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经济结构。
慈溪是闻名世界的“小家电之都”,全球约60%的小家电产自慈溪。慈溪拥有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近万家配套企业,市场规模达千亿元,像公牛、方太、先锋、恒康、慈星、韩电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均来自慈溪,在电熨斗、取暖器、电源连接器等多个细分行业慈溪的产量也长期居全国甚至全球首位。比如,慈溪电熨斗年产量3000多万台,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取暖器年产量超过2500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
通过“上林英才”和“资本引才”计划,慈溪发力吸引高技能人才为其在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科技创新方面打下基础。据悉,慈溪在净水器、核密封件、农业特色水果储藏加工、智能纺织机械、移动插座、磁共振核心装备、高端汽车专用轴承、汽车气动元件关键基础件和磁性材料、光学薄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等基础材料等细分领域均全国领先,成为行业整体方案的提供者和“隐形冠军”。
2023年,慈溪GDP达2639.45亿元,同比增长6.0%,“浙江县域天花板”绝非浪得虚名。
长沙县——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的主导模式,紧密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分工,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长沙县位处华中腹地,是中部、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交汇的中心地带,也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长沙市雄厚的科技资源、优越的公共服务系统,都能有效地辐射到长沙县。所以,科技“高地”和投资“洼地”使长沙县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县,长沙县正加速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齐聚,工程机械产业入选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全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高于全省15.6个百分点。
在投资潜力和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的长沙县,2023年GDP为2129.52亿元、同比增长4.7%,蝉联中西部地区第一名,是近年来冉冉升起的县域明星。
不同地区为了适应自身的特点、模式,选择了探索创新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殊途同归,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发展成效。
03.
强县们的发展目标
在过去30年,这些强县们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腾飞期,绿色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将是各强县接下来的主要发力方向。
昆山:积极构建“2+6+X”产业布局,即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元宇宙、先进计算等为代表的先导产业或未来产业。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规模向万亿级迈进,推动新显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千亿级产出。
全力打造“4-1050”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深耕元宇宙及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10条重点优势产业链,打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载体矩阵,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实现“昆山制造”向“昆山智造”的转变升级。
江阴:完善 “345”现代产业体系,即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等5个未来产业,并正在建设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四大科创高地,把江阴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先导城市。
此外,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地共同打造的“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也将激发新的发展动能。
常熟:锚定“3+5+2+N”产业定位,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声学、生命健康五大重点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体旅产业两大服务业以及多个未来产业,构成常熟经济基本盘。
太仓:夯实“3+3”产业根基,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建成太仓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心骨”,同时加速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成为太仓未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底气和“实力担当”。
在合作方面,由于昆山 “2+6+X”新兴产业体系与太仓的“3+3”产业布局互为补充,因此两个好兄弟在2022年就已签署推进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联袂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
综上所述,大致可以得出几点结论——
1、10年之内,能对昆山构成真正挑战的还是只有江阴。
2、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仍然在未来十年中会得以凸显。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狼群模式”,以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的“雁行模式”,以贵州、 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狮王模式”,各有特色,以昆山为首,江苏领跑千亿县的格局仍将长期持续。
3、各个强县未来基本都遵循着特色化、融合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发挥比较优势、走有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如此,各强县在稳固当前优势产业群的同时,一定也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让区域内的产业可以分别处于培育、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以保证当一个产业从顶峰走向衰退时,就有一个新兴产业迅速补上。
相信将时间维度拉长到10~20年的话,在中国百强县的名单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均衡发展态势也将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1]发达的江苏县域经济: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 (baidu.com)
[2]全国最强千亿县:昆山如何做到连续19年荣膺百强县榜首?(qq.com)
[3]江阴2023年GDP达4960.51亿元,全国第二个5000亿县级市呼之欲出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jingji.com)
[4]张家港:新征程上锚定文明典范城_江苏文明网 (jschina.com.cn)
[5]苏州再次霸榜!(thepaper.cn)
[6]全国百强县太仓,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宜居性高 (baidu.com)
[7]2023年百强县高质量发展引领县域经济,有何模式、亮点?(baidu.com)
[8]拼凑出来的张家港,是怎样逆袭成功的_腾讯新闻 (qq.com)
[9]太仓,全国第一!|乡村|太仓|太仓市_手机网易网 (163.com)
[10]晋江有多强!福建第一县,1/4晋江人是老板,嫁妆2个亿_腾讯新闻 (qq.com)
[11]从百强县跻身大城市,浙江县域“一哥”慈溪有多强?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12]潜力无限!长沙县,全国第一!(thepaper.cn)
[13]苏州常熟:用绿色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凤凰网江苏_凤凰网 (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