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93年8月,天津市大邱庄企业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禹作敏在接受对他犯罪事实的认定和判决后,感叹道:"没想到,自己奋斗一辈子,成了一个反面典型了!"六年后,这位曾经让大邱庄成为"中华第一村"的传奇人物因病离世,享年69岁。
禹作敏的一生跌宕起伏,从一个贫穷农村的改革先锋,到最后腐败堕落的反面教材,他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而在他去世后,他的五个子女又身在何方?为何很少再回大邱庄,任由父亲的坟墓无人打理,杂草丛生?
大邱庄的崛起:禹氏改革启示录禹作敏,1930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大邱庄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年代,禹作敏只上过"冬三月,春三月,加起来不过六个月"的学。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勤奋,很快在村里脱颖而出。
1958年,年仅28岁的禹作敏就当上了公社的工业科会计,后来又调回大队当主管会计。1964年,禹作敏升任大邱庄副支部书记。1974年当选为大邱庄的党委书记。
然而,当时的大邱庄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处于一片萧条之中。"土坯房,穷光光;盐碱地,白茫茫;喝苦水,吃菜帮。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这首民谣,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大邱庄的贫困状况。面对这样的困境,禹作敏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开始探索改变现状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禹作敏心中的梦想。他认为,单靠传统农业,大邱庄无法摆脱贫穷。于是,他大胆提出"农工商"联合发展的思路,率先在村里兴办工业。
1984年,禹作敏利用村里的集体资金,盘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冷轧带钢厂。他还高薪聘请了几名退休的老工人担任技术指导,很快就让这家濒临倒闭的小厂起死回生,成为年创利税200万元的"摇钱树"。
尝到甜头的禹作敏,进一步加大了工业投入。他又相继建起了电器开关厂、高频制管厂等一批乡镇企业,大邱庄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禹作敏并没有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他在村口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一条长400米、宽28米的繁华商业街——"香港一条街"。服装店、珠宝店、美容院、酒家……这里应有尽有,成为方圆几十里的消费中心。
在禹作敏的带领下,大邱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1992年,全村非农产值高达4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一跃成为全国首富村。
禹作敏本人也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身价上亿的"村书记",是名副其实的大邱庄"土皇帝"。他的改革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以"大邱庄的'土政策'"为题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
权力的毒药:禹氏家族式微录随着大邱庄经济的快速发展,禹作敏的权力也日益膨胀。他开始在村里实行家族式管理,将自己的儿子禹绍国、禹绍政安排在集团公司的重要岗位上。一时间,禹家父子把持了大邱庄的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禹作敏的排场也越来越大。他住进了医院的高干病房,打的是特殊针、吃的是进口药、抽的是高级烟。就连吃一只螃蟹,都要女秘书从外面买来。
禹作敏的奢靡之风,引起了一些老干部的不满。他们讽刺禹作敏是"土皇帝",可见其作风之糟糕。然而,禹作敏对此却不以为意,反而变本加厉。
1992年下半年,一起震惊全国的刑事案件,将大邱庄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的起因是大邱庄一家工厂的生产部长叶明德,要求业务员郑洪生在三天内完成"开发香港商场"的任务。
为赶时间,郑洪生派会开车的女员工商月明连夜送货,不料却途中发生车祸,造成商月明下身瘫痪。为此,郑洪生向叶明德索赔6万元,双方发生矛盾。
愤怒的郑洪生,在聚会时公开指责叶明德是大邱庄的"三害"之一。消息传到叶明德耳中,他便和工厂的两位副厂长禹绍政、李福祥商议对策。三人一合计,认为郑洪生在诽谤叶明德,损害了领导威信,必须严惩不贷。
1992年11月18日晚,禹绍政以谈判为名,将郑洪生骗到工厂,并伙同李福祥等人对其拳打脚踢。郑洪生被打得遍体鳞伤,几近昏迷。就在这时,禹绍政的父亲禹作敏出面,表示愿意出面调解此事。然而,他却变本加厉,不仅没有制止儿子的暴行,反而纵容儿子变本加厉地毒打郑洪生。
郑洪生被折磨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送往医院抢救。然而,由于伤势过重,郑洪生最终因颅脑严重损伤死亡。这起骇人听闻的故意伤害致死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禹绍政、李福祥等五名嫌疑人很快被抓获归案。
案发后,禹作敏为了包庇儿子,在大邱庄四周设置五道封锁线,企图让凶手逃脱法网。他先是声称郑洪生是酒后误伤,后又谎称是郑洪生挑衅在先。为了掩盖真相,禹作敏甚至动用私刑,将知情者囚禁起来,不准他们外出。
然而,这起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上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武警的协助下,公安机关很快突破重围,将禹绍政等嫌疑人一网打尽。
1993年8月,禹作敏因窝藏罪、妨碍公务罪、行贿罪被逮捕,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他的二儿子禹绍政,也因故意伤害致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就这样,曾经一手遮天的禹氏父子,轰然倒台。
子女的抉择:远走他乡不回头禹作敏的倒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大邱庄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作为禹作敏的子女,他们的处境更是艰难。在父亲和弟弟入狱后,长子禹绍国毅然决定离开大邱庄,去天津闯荡。他在天津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从头开始,重新打拼事业。
二儿子禹绍政在服刑期满后,没有留在大邱庄,而是选择投奔在天津的哥哥。兄弟二人在异乡相依为命,共同经营贸易生意。久而久之,他们在天津站稳了脚跟,事业渐有起色。
唯一让他们牵挂的,是远在大邱庄的母亲。于是,兄弟俩多方筹措,将母亲也接到了天津,一家人总算团聚在了一起。
禹作敏的三个女儿,命运却没有那么幸运。老大女儿本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大邱庄时就有不少人追求。然而,在父亲的威逼下,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富商,成为了联姻的牺牲品。虽然生活优渥,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苦楚和不甘。
老二和老三的遭遇也不尽如人意。在父亲倒台后,她们承受着外界异样的目光,备受排挤和冷落。无奈之下,两姐妹只能匆匆嫁作他人妇,远走他乡。虽然摆脱了阴影,但她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毕竟,父亲的过错,并不是她们应该承担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禹作敏的子女们在外地逐渐安顿下来,有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很少再提起往事,更不愿意回到大邱庄。那里有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也有太多难以承受的伤痛。对他们而言,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1999年10月,禹作敏在服刑期间因病去世。得知噩耗后,子女们赶回大邱庄奔丧。然而,出殡后,他们又匆匆离去,没有在家乡多做停留。禹作敏下葬后,他的坟墓逐渐荒芜,杂草丛生,渺无人问津。
人们只道是子女不孝,其实不然。对禹作敏的子女而言,大邱庄是一个伤心地,是他们不愿正视的过去。他们选择远走他乡,不愿回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提"大邱庄"这个名字时,除了惊叹昔日的辉煌,更多的是唏嘘和反思。禹作敏的故事,固然有他个人的过错,但也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种种乱象。在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下,一些地方官员迷失了方向,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这需要我们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而禹作敏子女的遭遇,更是对世人的一记警钟。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父亲的错误决定,但却不得不承担沉重的代价。他们的人生,因父亲的过错而蒙上了一层阴影,难以摆脱。这不啻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不公。
天高海阔,禹作敏的子女们终究在外地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远走他乡,从头再来,靠自己的双手开创事业,赢得了尊重。这或许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参考资料:
我曾见过禹作敏(人民网)难耐铁窗孤寂禹作敏自杀身亡
有人要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