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扎心:
“人到中年,不要和兄弟姐妹走得太近,否则只会给自己添堵。”
乍一听这句话似乎有些不近人情,难道人到中年就不能和兄弟姐妹频繁地来往吗?
其实我们仔细地琢磨一下,这句话还是蛮有道理的。
因为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有时候走得太近就是一场灾难。
来源:视觉中国
交往太频繁,触及利益,添堵老话常讲:“兄弟姐妹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快餐店,每次我去这个快餐店吃饭时,都能听见快餐店的老板娘咕咕叨叨吐槽自己的妹妹。
说妹妹一家人来店里吃饭,从来没有付过钱,白吃白喝好几年。
后来这话传到了她妹妹的耳朵里,自此她妹妹再也没有在快餐店里吃过一顿饭。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妹妹的做法确实有失妥当。
要知道,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家庭,万不能只为了自身的利益,总是令他们感到为难;更不能因为自己生活窘迫,就想着处处占人便宜。
有人总结,兄弟姐妹之间断绝来往,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直吃亏的,不想再吃亏了;而一直占便宜的,占不到便宜了,渐渐地,也就不再来往了。
很多时候,人性都经不起利益的考验,很多感情是很难迈过金钱的关卡的。
金钱面前,太多的感情一磕就碎,与其牵扯不清,倒不如一开始就各算各的。
所以说人到中年,兄弟姐妹走得太近,一旦涉及利益,往往会给自己添堵。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离,更要在钱财方面拎得清。
没有金钱上的纠葛,兄弟姐妹之间相处才会更加舒服,也会更加和谐长久。
来源:视觉中国
差距大,产生攀比心理“生活的烦恼一半来源于生存,一半来源于攀比嫉妒。”
小时候,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生活无忧无虑,都挺好的。
但是等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家庭之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好像会越来越远。
有时候,因为生活条件的差距和攀比心理作祟,兄弟姐妹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也不少见。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特别多,根本就不稀奇。
我曾经的邻居林老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家庭条件非常好。
每次大儿子来看望林老太的时候,都开着豪车,孝敬林老太的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
反观小儿子,不思进取,在这打打工,在那帮帮忙,一直稳定不下来,生活条件更是跟大哥家没法比。
手心手背都是肉,林老太很心疼小儿子,就经常跟大儿子说多帮帮弟弟。
可是弟弟不知足,总是嫌哥哥对自己的帮助太少,常说些风凉话来讽刺哥哥和嫂子。
虽然哥俩小时候感情特别好,一起长大,一起上学。
但是之后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导致弟弟心理不平衡,嫉妒哥哥比自己过得好。最终,两个人形同陌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
“我是真心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要比我过得好。”
“希望你过得好”代表的是善意;“不要比我好”,则是一种嫉妒,或者说是一种意难平。
这种“意难平”,有个学名叫作“同辈压力”。
简单来讲,就是如果曾经和自己在同一个圈子、背景相似的人在我们特别在意的领域里取得成就,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追赶时,就很容易产生嫉妒心或者自卑感。
所以,人到中年,与兄弟姐妹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更有亲近感,特别是当你们之间的物质条件悬殊太大的时候,尽量不要频繁来往。
来源:视觉中国
相处不自觉,没有分寸感作家周国平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电视剧《心居》里面,顾清俞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弟弟的关系,最终酿成了悲剧。
在顾清俞的认知里,自己是顾磊的亲姐姐,看管教育弟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她忘了,顾磊早已成婚,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总是插手别人的家事就是一种越界。
她时常叮嘱弟弟要提防他弟媳,甚至还不知分寸地在他人面前说弟媳的闲话。
久而久之,弟媳冯晓琴积攒了满腔怨气,和顾磊的婚姻也是一地鸡毛。
在冯晓琴又一次听到顾清俞的“里挑外撅”之后,一怒之下摔门而出,顾磊急忙追出来,却不幸意外摔倒身亡。
顾磊的离世,让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冯晓琴对着顾清俞怒吼道:
“我们夫妻之间的事用不着你在这里指指点点,顾磊的死就是因为你!”
听过这样一句话: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人生如尺,必须有度。”
要想与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笃厚,切忌仗着血缘关系一味过于亲近,更不要肆无忌惮地侵入到对方的生活中。
要知道最好的关系其实就是亲疏有度,相看不厌,久处不累,如此才能彼此牵挂。
作家宁静说:“花儿凋零忘不了春的温馨,叶儿飘落带不走同根的亲。”
来源:视觉中国
是啊,半世父母恩,一生手足情,年纪越大越明白,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无论走得多远,年岁多少,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很难抹去的,它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浓烈和深厚。
今生能做兄弟姐妹是多深的缘分,人生苦短,对于和睦的手足关系要好好把握;
对于不知珍惜、没有分寸的兄弟姐妹,就保持适当的距离。
把自己该做的做好便是万全,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便足矣,不要为难自己。
作者: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