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4日开始,各部委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一方面以“宽货币、宽信用”的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动能,另一方面创设新工具力求为资本市场注入充沛流动性。在政策“组合拳”的基础上,市场信心得到大幅提振,A股迎来一波“信心牛”,广大市场参与者对牛市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从9.24行情发展至今正满一个月,市场各板块的表现如何?未来主线行情又将如何形成?
行情演绎:政策质变是拐点,经济修复是底色
自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新闻发布会,到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再到10月12日财政部专场新闻发布会,再到10月17日住建部新闻发布会、10月18-20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系列政策出台和定调扭转了悲观预期。市场先在国庆节前走出多日连续放量大涨行情,但极致演绎之后,市场逐渐意识到,国内基本面现实暂未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后续增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还需要时间过渡,政策效果也需时间验证,近期市场由快速普涨模式转向预期与现实博弈的震荡分化阶段。
全A成交额在10月8日创下近3.5万亿元的历史记录后,近期回落至1.5-2万亿元的高位水平震荡,指数也呈现震荡调整,反映出市场预期的分歧。但分歧并不意味着行情的结束,当前政策导向方向性的转变已经是毋庸置疑,在消除前期过于拥挤的一致性预期之后,预期的分歧反而更有助于孕育出健康的“慢牛”行情。
行业表现:科技成长涨幅居前,周期品涨幅居后
从当前视角看,国内宏观数据仍处于底部波折复苏区间,虽然本轮央行与中央政治局再度释放更为强劲的利好政策,但考虑到当下的复苏基础仍然偏弱,从政策发布到政策落地初现成效或仍需一定时间。在高频宏观数据偏弱的当下,周期性品种缺乏大幅上涨的现实证据,短期无法证伪的计算机、电子成为市场青睐的对象。
后市展望:政策/事件驱动或为交易主流
以史为鉴,复盘1999年以来A股经历的三次牛市,盈利预期改善/增长是牛市产生的重要条件,牛市当中的领涨板块虽然有所不同,但领涨板块的共性在于“短期无法证伪”。领涨板块的决定性驱动因素又可分为两类,即国内政策(事件)驱动/海外映射。一方面,在国内政策出现重大转向/海外科技股表现趋于平淡/某一行业处于密集事件驱动期时,要充分交易“以我为主的政策/事件驱动”,如2014-2015年牛市,受益于国内“互联网+”和杠杆资金入市的推动,计算机板块涨幅靠前,而同期海外纳指表现并不占优。另一方面,在国内政策较为平稳/海外科技股表现强势时,要充分交易”海外映射“,如1999-2001年,在企业盈利改善与海外科网股大涨的映射下,A股开启了一轮以计算机行业为领涨的大牛市。
此外,历史来看,在一轮大行情主升浪形成之前,往往会有一定的提前预演。比如,2003年的“五朵金花”行情,是对2006~2007年周期股牛市的预演。2013年的传媒股行情,是对2015年移动互联网牛市的预演。2023年上半年,AI引领的科技行情曾有阶段性表现,此后开始与海外火热的科技行情表现出现错位。在全球科技浪潮涌动、国产替代持续演绎以及中美货币政策共振宽松的背景下,市场对后续科技行情的表现有所期待。不过,近期成长风格已有表现,短期筹码结构或欠佳,长期看,科技成长风格的突围往往需要市场较高的情绪配合,最终还是回到了政策落地和效用显现。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