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者张艺谋,肖华一直没看懂

围炉煮世界 2024-05-21 07:22:26

1978年,时任文化部长黄镇收到一本摄影作品集,与之一同送来的,还有封自荐信,落款:张艺谋。

28岁的张艺谋,此时还在咸阳第八棉纺厂当工人,想报考北电,卡在了年龄关。北电对报考条件明文规定,22岁。

黄镇是创建晋察冀边区的老革命,干革命前,曾在上海美专就读,主持设计了解放军军旗。看完张艺谋的作品集后,黄镇立刻交代文化部秘书长办理此事,请北电破格录取。

不过,北电并不买账,还打了份报告,强调张艺谋年龄太大,不适合学摄影。

黄镇再度批示:年龄大了,学两年也行,人才难得。

如此这般,张艺谋才有了跨入北电的资格。

能将作品交到文化部长手中,请其亲自审阅,远在咸阳又是普通工人的张艺谋,所托何人呢?

张艺谋所托者,叫王涤寰,《中国烹饪》杂志摄影记者,后来成为该杂志主编。

王涤寰,是张艺谋未婚妻肖华的姐夫。

只是,出动了文化部长,张艺谋在北电的求学路,就真的平顺了吗?

真不见得。

进入北电后,张艺谋也结束了和肖华多年的爱情长跑,两人领了证。不过,在北电读完第一学年,张艺谋就差点没法继续读书。

当时,有人质疑美术系录取某学生的合理性,连带着张艺谋也被牵连进来,等待他的,很可能是结束学业。

张艺谋给家乡的朋友写了封信,问有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做好了回陕西的准备。不过同时,他也给学校写信,申请能够继续读书。最终,张艺谋还是读完了四年。

毕业时,那位美术系学生和张艺谋一起被分配到广西。在此之前,张艺谋一直在争取,想要分到潇湘厂。

和他们一起分去广西的同学,许多人都挺愤怒,只有张艺谋表示,“去就去吧。”

一年后,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张艺谋成为那群同学中第一批直接掌镜的摄影师,成为《一个和八个》的摄影。

他仿佛什么都做好两手准备,遇事总可以进退有度,他给人的感觉,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妥协。

许多年后,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有用的东西,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

他的妥协,源于实用。许多事,争无益,吵无利,两手准备,审时度势。

这一切,也源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

张家祖上原是陕西临潼大户,祖屋面积与乔家大院相比,只大不小。张艺谋父亲三兄弟,人称“张家三杆枪”。

大伯父黄埔九期毕业,官至国民党军参谋长,后来去了台湾;二伯父黄埔汉中分校毕业,曾在胡宗南部队任职,解放前想换个老板,结果被特务暗杀;张艺谋父亲排行老三,也在黄埔当过军需官,自然,后来的整肃,没漏掉过一次。

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从小就懂得了谨小慎微,谨慎和实用,成了刻在他骨子里的记忆。他说,“我从小就是被人挤着门缝看着长大的,性格比较压抑。”

这份实用主义,也被他贯穿在整个婚恋过程,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年龄与时代。

张艺谋与肖华相识,还是读初中那会儿。肖华是北京来的姑娘,梳两大辫子,一口地道京片子,班上同学都觉得怪好听的。

起初,张艺谋还只是偷偷暗恋,后来看到肖华和别的男同学说话,心里泛起了酸,洋洋洒洒写下一封告白信,一写就是四十页。

肖华也对能写会画,出得一手绝美板报的张同学很有好感,两人就这么开始了恋爱关系。

1968年,张艺谋被安排下乡,肖华父母给女儿在城里安排了工作。

张艺谋希望肖华能陪自己一起下乡,于是,两人手拉手去到了咸阳乾县杨汉公社北倪大队。

有了爱人陪伴的农村生活,辛苦劳作中也蜜汁四射。他们还养了条狗,肖华也想方设法照顾着张艺谋的生活起居。

平日里,张艺谋还给老乡家中画毛主席像,很快,他便收获了很好的人缘。

三年后,这份好人缘带来的口碑,也为他的回城助了份力。再加上篮球打得好,张艺谋被分到了咸阳第八棉纺厂。

他每天穿着蓝布工装挤在车间,戴着三层口罩,下到吸尘管道处清理堵塞物。爬出来时,满头满脸厚厚的白毛灰,只留两只眼睛滴溜溜在那转悠。

他想要买台摄影机,于是,肖华和他一起攒钱,你一毛,我一角。那时的肖华,也一同回了城,不过,肖华分在了兴平408厂,两人的单位相距20多公里。每晚下班后,张艺谋都踩着自行车,骑去找肖华。

三年后,俩人好不容易攒到足够多的钱,买了台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相机,肖华又找当摄影记者的姐夫王涤寰,借来许多摄影学习资料。

掌握了摄影技术的张艺谋,也因此被调到厂工会做宣传,工作环境肉眼可见地好了许多。

1975年,肖华被408厂推荐到上海交大读书,这是当年厂里唯一的名额。可张艺谋不高兴了,“你去读了大学,就会移情别恋,看不上我了。”

为了爱情,肖华恋爱脑发作:这书,不念了。

当然,肖华也不是第一次恋爱脑。这病,她一直犯着,从来就没好过。

这头,肖华放弃了读上海交大的机会,谁知三年后,张艺谋自己想读大学了。于是,也就有了前文所述,肖华找姐夫王涤寰帮忙的事。

张艺谋读了大学后,肖华渐渐感到,自己有点遭嫌弃。张艺谋总在信中告诉她要如何打扮,也不太愿意肖华去学校看自己。

1983年,女儿张末出生了,这时的张艺谋被分在广西,肖华既要照顾双方的父母,还得一个人带着女儿。

肖华毕竟也曾是个有追求的姑娘,她觉得,自己还是得再读点书,她想去当英语老师。

肖华写信给张艺谋,告诉他自己的想法,想请个保姆来带女儿,替自己分忧,好挤出时间学习。

没想到,张艺谋的回信中,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女儿还这么小,交给别人带怎么放心。再说,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你不能只为自己想,要多为我们这个家庭考虑。”

肖华的求学念头,就此熄了火。

她哪里料到,几年后,已成名成腕的丈夫衣兜里,会跑出巩俐滚烫火辣的信;她哪会料到,多年后,张艺谋被人问起和前妻的情感时,会冷冷抛出一句,“那只是插队时的一个错误”。

之后的故事,众人皆知。张艺谋坚决要和肖华离婚,肖华再如何不舍,都无力挽留。

张艺谋与巩俐八年激情恋爱,轰轰烈烈,却依然没有走进婚姻。

个中原因,有一部分是因巩俐与张末相处不融洽,也有一部分,是张艺谋觉得,“婚姻不过就是一张纸,有那么重要吗?”

巩俐痴恋八年,依旧没能等来婚书,转身嫁与他人。张艺谋也并未多少留恋,在为《美好时光》挑选演员时,与女大学生陈婷发展出了地下恋。

陈婷性格柔和,比张艺谋小了30岁,还在读大二,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把这事告诉张艺谋,张艺谋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退学生孩子,要么不要孩子继续学业。

二选一中,陈婷选择了前者。

接下来,就是一段漫长的影子时光。她藏在张艺谋身后,五年生三孩,孩子们却都是“黑户”。

这一藏,就是13年。

直到事情被曝光后,张艺谋被人问及,当初为何不给陈婷办个香港或澳门的身份证,让孩子跟着母亲获得户口?

张艺谋说,“太麻烦了。”

这个理由,怎么听,怎么都不够有说服力。以张艺谋的人脉,怎么着,这应该都不会是什么难事吧。

说到底,真实的理由应该是,他不想费这个心。反正陈婷已为老张家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功德圆满。

对张艺谋来说,每个女人都有每个女人阶段性的实用价值。他得到了他所看重的,那就够了。

离婚后的肖华目睹着前夫梅开三度,她却一直没有再开启新的感情。她在书中曾这样写到:

“我似乎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我相信张艺谋也不会例外,时间将会证实一切。”

肖华又料错了,张艺谋,怎么可能会悲剧。

身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他的作品,却也不是每部都可圈可点。有些作品,饱受诟病。

张艺谋自己对此也从不逃避,但他最为得意的一点是,“没有亏过钱。”

在很多决定上,张艺谋考虑的内容,要超过电影本身。比如,用哪位演员;比如,对市场的定位和迎合;又比如,拍摄的时间和进度。总之,不能亏。

拍《长城》时,因为是中美合拍,要遵循好莱坞制片人制度,张艺谋必须“听话”。想改几句台词,还得报告给负责人通过;每天拍摄后,必须将素材传到美国审看……

就连好脾气的敬业天王刘德华都说:“要是我,可能都会发脾气,但他没有。”

《长城》后来被许知远当面评为“近年来最大的败笔”,张艺谋也大方承认,坦言“这就是一爆米花剧本”。

除了《长城》,另一件把张艺谋推上风口浪尖的,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的假唱事件。

当林妙可的《歌唱祖国》被曝光“歌声来自另一女孩杨沛宜”后,人们才知,这也是张艺谋从中妥协的结果。

因为技术团队觉得林妙可音准不行,要求换声音。他再问国际转播团队,转播团队也表示,这就是场情境表演,没问题的。

于是,张艺谋同意了,这件事也被美媒列为当年全球十大丑闻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的奥运会开幕式,执导得还是相当成功,也没乱花国家钱。每次在指导时,他都会先问,“会不会太贵”。为了省钱,他亲自跟厂家还价,因为体制内流程复杂,排练又急需成品,有时他甚至会用自己向厂家担保,做出承诺。

在很多人看来,一位有才华的导演,在体系里被拿捏,牺牲艺术个性和自我表达去适应各种要求,太憋屈,太崩溃。

张艺谋不觉如此,擅取舍,本就是他的强项。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

实用主义者的价值观,自有一套严密的坐标系。婚姻如此,工作也如此。

.END.

0 阅读:1

围炉煮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