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中美进行两场“交锋”,美方咄咄逼人,中方一步也不让

王涛视角 2024-06-03 05:02:40

48小时内,中美进行两场“交锋”,美方咄咄逼人,中方一步也不让。短短2天内,中美两场交锋讨论重点是什么?对于美方的挑衅,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31日,中美两国防长在新加坡举行了两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报道称,此次两国防长就彼此都十分关注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俄乌关系和加沙局势,进行了长达75分钟的对话。可以说,此次会晤既是中美双方缓和关系、管控风险的良机,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交锋”。

从本次参加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军事专家何雷中将的讲话中,就能看出中方对于中美防长面对面会谈,其实是十分期待和支持的。据环球网报道,何雷中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防长会谈,是中美两军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后的积极举措,也是“旧金山愿景”转化为“实景”的重要步骤。

他强调,这一现象表明中美两军高层开始恢复正常沟通,有利于中美两军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往前走”的良好趋势。简单来说,中美两军之间,谈总比不谈好。毫无疑问,中方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而美方对此次会面的态度其实也差不多。

这一点从美防长奥斯汀“大病初愈”就赶来开会,以及他在会晤结束后,给出的“挺不错”的评价,看得出这次会面很可能达到了美方预估的效果,也就是管控两军之间的分歧,降低两国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照理说,中美双方都达到了自身目的,又为何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呢?

有分析认为,必须认识到一点,对于中美两国而言,维持“斗而不破”的和平稳定局面,是目前的一致目标。但同时也应该明确,美国政府的长期目标就是遏制中国发展、打压中国崛起,插手台海和干涉南海就是美方的手段。

而中国的长期目标则是冲破美国封锁,实现两岸统一和民族复兴。可以说,这一场“交锋”从双方的立场上就已经铺垫完成,而具体体现在中方对美方划下的三条红线上,也就是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和俄乌问题。

而在中美防长会谈前一天,也就是5月30日,中国副外长马朝旭受邀访问美国,并在华盛顿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举行磋商,就中美关系和地区事务等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无独有偶,双方讨论的重点依旧围绕着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俄乌冲突等议题。

有分析指出,近些年来,美方在这三个问题上咄咄逼人,中方则是态度强硬寸步不让。毕竟,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南海问题关乎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而俄乌冲突则涉及中方的国际形象和中立原则,这三个问题无论哪个都是绝不能妥协的。

这次中美副外长以及防长会面,讨论这些问题时,各自对双方立场、条件和红线进行阐述,既是表明自身态度,也是提醒对方不能“越界”。而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香会”上带有误导性的发言来看,中美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依然很多,因此称之为“交锋”再合适不过。

对此,何雷中将强调,如果想要改善中美关系,美方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把美总统拜登承诺的‘四不一无意’落到实处,而不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否则,这样流于形式的会谈将没有任何意义!

0 阅读:32

王涛视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