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国之后,刘邦给功臣们排座次,刘邦:在座的只有萧何算功臣

妖火历史观 2023-03-20 16:18:27

在整个汉初开国功臣集团当中,萧何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这可不是后世某个历史爱好者的吹捧,而是汉朝开国的时候,刘邦亲口承认的。而且,当时刘邦这话说得特别不客气。刘邦直接明言:除了萧何之外,其他那些在战场上浴血拼杀的将军,都只能算所谓的‘功狗’。

唯有萧何,可以算作‘功人’。

一个开国皇帝,把其他开国大臣比喻成狗,这个说法显然有点不合适。不过考虑到刘邦的底层出身,早年几乎和混混头子差不多。说出这种话,似乎也很正常。而且,能够亲口说出这话,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在刘邦心里,萧何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那么,萧何到底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他在刘邦心里的地位,会这么高呢?

萧何的故事,其实还得从刘邦尚未起兵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那会儿陈胜吴广还没起义,秦始皇还活着。当时在沛县地区,萧何就已经当上了县里的主吏掾,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县组织部部长。在整个沛县这一块,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而那个时候的刘邦,仅仅只是一个亭长,有点像后来的基层派出所所长。

所以从职务大小来看,当时的萧何,其实是刘邦的上级。

正是在沛县做官的这段时间里,萧何在当地结识了很多朋友,比如刘邦。当然,除了刘邦之外,其他出身沛县的开国功臣,萧何这时候基本上也都认识了。比如说家里做屠宰生意的樊哙、县里看管监狱的曹参,给县里开车的夏侯婴……这些人,萧何很早就认识了,而且关系都不错。

一直到秦末起义爆发之前,萧何在这群人当中,其实都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那个时候,萧何是这群人里面官职最大的,所以偶尔也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帮一帮这些小弟。那个时候的刘邦,见到萧何的时候,多半得尊称一声‘萧大人’。

萧何大半生时间,其实都很平静。他虽然出生于战国时代,但是沛县这边基本没发生过太大规模的战争。而到了秦朝之后,萧何又直接成了秦朝的基层官员。而且,萧何精通法律文书,属于那种特殊的业务人才。所以不管谁当县令,都得对萧何客客气气的。

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最后却被那场大泽乡起义,彻底改变了。

公元前209年秋天,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带揭竿而起,沛县这边很快也受到了影响。其实从地图上来看,沛县到大泽乡还真不远,也就两百多里地。所以大泽乡那边闹起来之后,沛县这边自然很快也不太平了。

在沛县这边,第一个想搞事情的关键人物,其实既不是刘邦,也不是萧何,而是当时的沛县县令。

史书上也没记载,这位沛县县令到底是何许人也。有可能这位县令大人,也是当年六国某个国家的王族后裔。反正大泽乡那边闹起来之后,这位县令大人也坐不住了,也想要起兵反抗秦朝。

但问题是,县令这个官职,属于典型的文官,他手里没兵啊!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手里没有兵权,这该怎么造反呢?

所以这个时候,这位县令老爷,就盯上当时在外边逃亡的刘邦了。之前刘邦作为沛县的一个亭长,曾经接了任务,要押着一些劳役去骊山那边干活。结果还没走多远,人就跑的差不多了。最后没法子,刘邦干脆也不去骊山了,直接自己带着剩下的人,跑到沛县周围的芒砀山里藏起来了。

因为刘邦犯了法,按照秦朝法律,他的家人,全都得被拉去问责。这个时候,萧何作为刘邦的老朋友,自然得出来说句好话。对于萧何,县令大人还是得卖个面子的。再加上当时县令大人本人也想搞事情,所以才没难为刘家人。

等到后来,大泽乡起义的这股浪潮,卷到沛县之后,这位县令大人就开始启动刘邦这条线了。当时这位县令,通过萧何等人,和刘邦取得了联系,让刘邦在芒砀山里,帮他收拢一些逃难的百姓,组建一支小军队。等到时机一到,他再趁机打开县城大门,直接放刘邦进城。再之后,这位县令大人,就能接着刘邦这伙人,接管整个沛县了。

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萧何就成了这位县令和刘邦之间的传话人。但没想到的是,后来到了约定起义的时间,这位县令大人突然反悔了!

也不知道当时这位县令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这样一来,萧何就被彻底卖了,刘邦也成了反贼。连带着参与这件事的曹参、夏侯婴等人,也都瞬间成了大反派。

关键时刻,萧何怒了。要知道,这样一来,被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萧何这群人。按照秦朝的法律,萧何他们家全家老小,都得被问罪。所以在这之后,萧何直接按照联系刘邦,然后自己在城里组织了一群人。到了约定的时间之后,萧何直接自己打开了城门,放刘邦入城。

就这样,在刘邦入城之后,起义成功了。那位临时变卦的县令,也被直接干掉了。

到了这个时候,这场起义其实就已经算成功了。不过因为那位县令被干掉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出现:接下来这支起义军,应该由谁来做老大呢?

如果按照官职大小来看,萧何显然更适合这个位置。但考虑到此时刘邦掌有兵权,刘邦也有很大的胜算。这样算下来,萧何跟刘邦,似乎都有做老大的理由。

但就在这个时候,萧何主动让位了。虽然很多人主动提出,让萧何做老大。可是萧何却坚决支持刘邦,让刘邦坐到那个位置上。

所以最后,在萧何的极力退让下,刘邦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首领。至于萧何,则是心甘情愿做了二把手。

从刘邦起义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能看出来:如果当时没有曹参和夏侯婴他们,刘邦还是有可能会起义成功。但是如果没有萧何的话,刘邦刚刚逃入芒砀山的时候,全家就已经被赶尽杀绝了。而且,如果没有萧何,刘邦根本就进不了沛县县城。连起义这一关,刘邦都过不去,自然也就谈不上后来建立汉朝了。

所以,光是协助刘邦起义,让刘邦坐上一把手的位置,这个贡献,其实就已经足以让萧何成为汉初最大的功臣之一了。

最关键的是,萧何其实并不是自己追随刘邦,而是他们家上百口人,从这个时候开始,都把性命交给了刘邦。此后一直到汉朝开国,萧家全家老小,都一直在各自努力,努力帮助刘邦争夺天下。

相比之下,其他西汉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是独自追随刘邦。

而接下来,在刘邦起兵之后,萧何则是开始隐于幕后。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说陈胜吴广被杀,项羽打巨鹿之战,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等等。在这期间,刘邦逐渐成了起义军当中的主力领袖。至于萧何,这期间则是一直做刘邦身后的男人,给刘邦提供各种补给。

虽然在这段历史上,萧何的记载不是很多。但是显然,如果没有萧何在背后撑着,刘邦不可能在前线毫无顾忌的打仗。想要成为起义军当中的主力,那就更是想都别想了。

就这样,两年之后,刘邦带着麾下的主力大军,终于打到了秦朝的首都咸阳,迫使秦王子婴投降。在拿下咸阳之后,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喜悦当中,都忙着去找那些金银财宝的时候,萧何却首先接管了秦朝的户籍律令档案馆。

在接下来的历史当中,萧何的这个选择,无疑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萧何接管了这些典籍,导致刘邦集团可以对整个中原,有一种清晰的认知。这种认知,既有各种地理、水文、关隘方面,也有各种人文、社会以及法律之类的东西。

当然,只是这样说的话,我们可能还是不理解萧何这个选择的意义。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后来刘邦暗度陈仓平定关中的时候,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了关中全境。除了刘邦比较得人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关中地区的户籍资料,都在萧何手里。

当时的刘邦集团,马蹄踏过之处,后面的文官,马上就可以拿着这些资料,找到当地的负责人,迅速在当地建立起统治体系。

如果没有萧何手里的这些资料,后来刘邦想要夺天下,其实会很困难。至少,他想平定关中,四个月的时间就绝对不够。

接管了咸阳之后,刘邦也浪了一段时间,沉迷享乐。后来也是萧何过来,主动提醒刘邦,让刘邦不要太得意,刘邦这才有了危机意识。也正是因为刘邦及时醒悟,此后,刘邦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迅速得到了关中百姓的认可。

再之后,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接管了咸阳。但这个时候,在萧何的暗中操作下,很多秦朝留下的典籍,都已经被及时运走了。此后,项羽把刘邦分到了汉中,萧何也就带着这些资料,和刘邦一起去了汉中。

就藩汉中之后,萧何在极短时间内,就帮刘邦控制住了整个四川地区,建立起完善的统治机器。与此同时,萧何又发现了韩信这样的大才,并且将韩信推荐给了刘邦。而韩信被重用之后,则是给刘邦提出了奇袭关中,东征以夺天下的思路。

这段故事,大多数历史爱好者都比较熟悉。但也正是因为大家比较熟悉,导致大家总是错以为,这段时间很长。实际上,从刘邦就藩关中,一直到刘邦暗度陈仓,这期间其实只过了四个月的时间而已。

而在这短短四个月当中,萧何不但发现了韩信,而且还辅佐刘邦,迅速控制住整个四川。

不得不说,萧何的能力,真的是很强。

如果当时没有萧何,刘邦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对四川地区的控制,不可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更不可能有韩信这样的大将。没有了这些,刘邦想要奇袭关中,和项羽争夺天下,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等到暗度陈仓成功之后,因为萧何手里的那些资料,刘邦集团前脚军队刚刚打下来的地盘,后脚就可以直接建立起统治系统。所以从暗度陈仓到控制几乎整个关中,刘邦只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要是换做项羽来做,项羽有可能用四个月的时间,把关中地区的人口杀掉一半。但要是想让项羽在四个月内,对整个关中形成有效的统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有了四川和关中作为后方,这时候的刘邦,就有了真正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底气了。于是再之后,刘邦开始正式率军东出函谷关,楚汉战争就此爆发。

接下来的两年里,韩信和张良,这两位顶级牛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那些出身沛县的开国功臣,比如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人,也都在前线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

但是他们的这些战功,其实都是建立在萧何的功劳之上的。

刘邦东出之后,整个关中以及汉中,都被他交给了萧何打理。正是在萧何的打理之下,这块地盘为刘邦提供了超强的战争动力。尤其是彭城之战以后,刘邦被项羽打得惨败,在军事上已经是兵败如山倒。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萧何却‘尽发关中老幼’,组成军队支援前线,这才让刘邦靠着人海战术,勉强挡住了项羽的进攻。

‘尽发关中老幼’,这几个字在史书上看着很简单。但在这背后,却隐藏了太多东西。换做萧何以外的其他人来做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因为他们连人到底在哪里都不知道,自然也谈不上迅速征兵了。

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萧何一直替刘邦坐镇后方。这期间,刘邦的后方几乎没有出过任何问题。与此同时,萧何还按照秦朝的相关制度,给汉朝制定出了一整套的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可以说,汉朝的开国,是刘邦带着一群功臣,拼命打下来的。但汉朝的各种制度,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完全就是萧何一手打造的。

就这样,到了三年之后,随着项羽战死,刘邦顺利登基,汉朝开国。到了这个时候,刘邦需要给功臣们分蛋糕。而在分蛋糕的时候,自然难免就要排一排座次了。在这期间,刘邦将萧何排到了第一位。对于这个结果,有些在前线拼命的将军,觉得有些不服气,难免就会发发牢骚。

这个时候,刘邦就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评价: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大概率还没有起义成功,就已经被那位县令干掉了;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就算起义成功,也当不了一把手;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在鸿门宴上,未必有直面项羽的勇气;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后来不可能迅速控制汉中和关中,更不可能有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资源!

这样的萧何,排在西汉开国功臣的第一位,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0 阅读:56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