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 璐 葛帮宁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接上篇《“我们一直在风口上” | 对话单记章(上)》】
闯荡无人区
帮宁工作室:从华山系到武当系,对先做什么样的产品、接着做什么样的产品,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单记章:我们想得很早了。做智驾(芯片)这个门槛很高,我们希望能证明自己,推动智驾的发展。
依我们对技术的理解,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在未来对智能驾驶的影响巨大,所以我们推出武当系列,这里面包含智驾,当然也扩展到座舱了。
我先推出智驾,再把融合做出来,就两个都有了。
马上推出武当系列,并不代表华山系列不做或者说延缓做,我要看市场节奏。
我们的策略是技术上领先,做最大的技术市场。后面(今年)会推出华山系列下一代芯片。
已经看准了(跨域融合)这个方向?
对。我们推出时,正好是大模型、VLM、多模态的模型进到车。我们这个芯片正好合适。时机点很重要。
到年底基本上能量产吗?
年底我们的芯片可以量产,上车可能要再晚一点。
怎么定位的?
一个是融合,给大家降本,同时提高性能。也可以在C1200上,座舱同时加上智驾,而且智驾可以做到城市NOA。
还有一个是单纯做智驾,可以做到非常高,包括支持端到端的模型。
可以延展的很多。
对。比如机器人,很多人在用我们的芯片。
飞行汽车方面,会不会考虑?
我相信低空经济里智能化会有很多,包括避障,我们还有专利,2017、2018年时申请了一个专利,做避障。
您的当家产品是什么?
当前大量量产的肯定是华山系列,武当系列也在ramp up,从年底开始慢慢突破量产。这两个在后面会变成我们的一个主体,是最重要的销售产品。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华山和武当各占多少?
看客户的需求,不同车的档次不一样。
至于具体比例,那就看市场本身了,我们关键是提供好各个层次的不同解决方案。
以后还会延伸吗?
得看实际需求。
也不排除。芯片慢慢地做多,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系列出来。
怎么构建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
首先,方向上我们比较聚焦,就是AI+视觉或者AI+各种传感器。现在很多AI公司就做模型,但我们不太一样,我们是AI加上各种传感器。基于这个聚焦,然后从这个方向去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进到端上面,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带宽,算力倒是另外的。带宽不够,怎么去颠覆?可能(行业)每家公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相信我们会研发很好的技术。
大概将在什么时候?
我们做下一款芯片时,会思考这类问题。
已经开始设计了吗?
反正我们在考虑怎么解决带宽的问题。这很难。
怎么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哪些为、哪些不为?
做减法。在我们这条路上的(事),我觉得该做,我就做。对和合作伙伴、和客户竞争的东西,我们不做。重要的是做减法聚焦。
黑芝麻智能为什么不投放最先进的产品?
技术和产品是不一样的。技术要保持领先,而最好的产品是提供当前市场需求最大的、能给别人提供最好价值的东西。你不是在做试验,不是在实验室。
怎么平衡?
如果技术做到了前沿、做到了领先,定义后面的东西就没那么难了,难的是技术领先。
Google为什么落后于OpenAI?保守,投入不够。所以,技术上一定得激进、得领先,产品上要保持保守。
这也是您的经营哲学?
至少是我的思路。我觉得公司的策略应该是这样,至少当前阶段,不适合我们把实验室或者做技术验证的东西作为产品去做。
因为保守,所以英特尔可能会被高通收购?
你可以这么讲。
在高科技里,技术上保守肯定是不行的。
还是要创新。
对。
汪波(《芯片简史》作者)老师说,一部芯片史,就是一部持续的创新史和叛逆史。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算同意吧。
仙童也好,德州仪器也好,好像都是在颠覆、创新、叛逆。
要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要去颠覆,但我不觉得谁天天都在颠覆,一定是渐进地颠覆。当你不能颠覆,包括不能颠覆自己的时候,就没有进步空间了。
很多大公司慢慢地没落了,就是因为它骨子里已经把(颠覆)这个东西磨没了。半导体行业尤其是这样,因为这里面的聪明人太多了。
都是聪明人。
都是精英。怎么在这些精英里做得更好,就要跟别人想的不一样。如果跟别人一样了,你凭什么比别人做得好?
但您不是一个颠覆者,像刚才说的马斯克,您不是在颠覆这个行业,只是用原创的(技术)做了引领。
我觉得创新有两种,一个是渐进式的,一个是颠覆性的,但不能说哪个是完全绝对的。
你一定要往前慢慢地进步。进步到一个瓶颈的时候,你要解决;在break这个瓶颈时,你可能要颠覆。
您为什么对自己的技术那么笃定?
跟我干这个事情相关。我一直搞技术,对产品做过不少改革改进,慢慢地、渐进式地改进,但也做过颠覆性的东西。
皆可再超越
帮宁工作室:智驾行业有个共识,2025年是一个关键节点。为什么是2025年?
单记章:车企很少给人开这个窗口,让初创公司能进来,特别是对这种核心的芯片。
之前没有前例?
对。因为智能化是一个全新的需求,但车企不可能一直给你开着窗口。
我们当时判断,2023年、2024年,如果你的产品不出来,就没戏;2025年,如果你的产品不量产,也没戏。2025年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那时用户不会再给你机会了。任何东西要能成功,不是技术有多牛,也不是产品有多牛,是别人要用你的东西,你才牛。
排位赛其实已经排好了?
那倒不一定。现在,汽车行业里,L2级以下的(驾驶辅助系统)在快速萎缩。但是,L2级以上在快速上升,从去年开始,慢慢起来了。
最终几家留在牌桌上,差不多已经定了?
牌桌上的差不多定了。2025年过后,别人基本没机会了。
如何让黑芝麻出类拔萃地留在牌桌上?
也就那么几个点——技术、产品、服务,这3个是核心的,要给别人提供更好的价值。
任何东西,谁都能做得出来,但最关键的是怎么比别人更快地做出来。车厂都希望先人一步,这就取决于整个供应链对它的服务。
您现在是在继续打江山,还是在守江山的阶段?
肯定不能守,任何时候都……
前面的成果要巩固?
巩固根据地,但还是要再进攻。
我们现在还很年轻,不存在守的问题。
刚才说的抵达延安了,对延安这个根据地,必须建设好、巩固好,但肯定还要想办法解放全国。
地平线说它的榜样是微软,黑芝麻有没有榜样?
非要给一家公司不可的话,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做得最厉害的是训练,车的应用是最大的一块。未来机器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在端上面,我希望我们是最厉害的。
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了吗?
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包括各种各样的技术准备。
未来,黑芝麻在行业中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占什么样的地位?
从最早的摩托罗拉,到后来的IBM、英特尔、高通、NVIDIA,我希望我们是端上这类排序里的一个。这是我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希望能做到的结果。
它写在黑芝麻的愿景里吗?
这就是我们的愿景。
创业8年,您有没有至暗时刻?
压力肯定是有的。
至暗时刻和压力不一样,压力随时都有。
至暗时刻?那就是上市之前很迷茫。
上市前迷茫?
资本是一方面,融资都很难。
支撑您走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初心,包括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想到这些时,各种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梦想不能当饭吃。
但是,没有梦想是不行的。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自己努力吧。这一直是我做事情的(原则)。
我按照努力做成的方向去做,但能不能做成,我觉得还要靠运气,中间各种各样的因素很多。
在您创业中,运气占多大的成分?
我觉得占到很大。
那占10%、20%、30%?
这个就很难说了。我这个人运气不错,做的事情基本都做成了。
▲单记章(右)接受帮宁工作室专访
8年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从我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挑战是协同大家做事。
团队协同?
特别是这种高科技公司,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很厉害。
而且技术上都会觉得自己最牛。
一定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怎么样和别人协同,让这些聪明人一起做事,对我是最大的挑战。
那您怎么做到的呢?
讲逻辑。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不那么强势了。大家讲道理。
第一个,讲逻辑;第二个,公司还是有理念、有文化,大家还是想把事情做好,这是基础。
您现在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作为上市公司,所有的东西都要透明、都要公开。市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达到,甚至要超过。要保持平稳,不能起起伏伏。这些应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更进一步的挑战,可能就是怎样打造自己的目标,比如2030年、204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