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国防科技领域,最受人关注一定是航空技术。而航空技术中,成果最亮眼的就是自主研制的发动机。
曾几何时,因为发动机问题,中国长期受困于技术围城,买个飞机发动机还得求苏联。但随着涡扇-10的问世,中国在发动机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那么,这一技术突破,是否标志着我们完全摆脱了俄罗斯的影响?现在的技术实力,在世界国家中又是什么水平?
中国航空发展历史随着抗美援朝战役硝烟散去,国家终于有时间和精力,专注发展国防工业,我们的航空事业也从此启航。当时的中国空军在各部队中底子最差,装备严重不足,手里只有一些建国前国民党和日军遗留的飞机,整体水平早已落后于时代。
1951年,中央颁布《决定》,航空工业局成立,各部门人员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航空工业具有奠基意义的几个厂区,很多是因陋就简,从以前留下的遗址上重建起来的。
早期研发的条件艰苦至极,厂区设备和环境都很落后。研究员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为了配合工作,厂区工人随时可能调动,这一离开,就是举家搬迁。当时徐州某厂的职工,突然接到调令赶赴株洲支援建设,上级给他们搬家的时限只有3天。
到了1952年,这时的厂房基础建设初具规模,跑道、停机棚等设施都已完成。这些事例证明,中国的航空事业已经走上正轨。
整个50年代,都是我们默默耕耘打基础的阶段。老厂援建新厂,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培养新人,中国航空工业初具规模。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航空事业受困于核心技术,对苏联非常依赖。特别是他们的米格系列,在国内空军中使用率非常高。
但即使掏钱自费,我们都要仰人鼻息,费尽全力才能从苏联那里买到机器。建国初期,为了争取到技术援助,中央领导花了很多口舌和苏联沟通,刘少奇还亲自飞去求援,不久后毛泽东也为此事前往苏联。
经过几轮艰苦谈判,苏联才答应把飞机卖给中国,同时允许派遣专家赴华指导国内的航空建设。截止1955年,我们累计从苏联引进了5882架战机。中国航空事业的很多优秀人才,也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快速成长起来的。
从数量和规模上看,苏联似乎是不遗余力帮助中国,事实上苏联对中国的支援,都是出于自身利益,在很多关键技术上都有所保留,不肯倾囊相授。
为了购买飞机和技术,我们就支付了巨额费用。据统计,在1949和1950两年中,仅购买飞机,中国就花费了大约2200万美元。售价全是苏联中央委员会讨论后的一口价,我们完全没有议价的资格。
而苏联派到国内的技术专家,也享受着高于中国工作人员的超规格待遇,他们的工资基本都是本地专家的2倍。
如果说前两项还可以理解,毕竟国际上谁拳头硬谁有说话权。但最让人气愤的是,中国即使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买不到最好的飞机。
苏联人把最先进的米格战机牢牢握在手里,却将很多淘汰机型出口到中国。50年代,苏联的战机已经更新到米格-15,卖给中国的却是早就过时的米格-9。其中1/4的飞机已经破损,要重新维修后才能使用。
发动机研发曲折中前进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非常恶劣,我们的处境很艰难。面对苏联的压榨,中国也只能默默忍受,没有技术只能受制于人。
虽然通过进口战机,暂时解决了空军发展的装备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军事力量发展。但长期下去,势必会威胁到我们的国防安全。苏联也可以凭借技术垄断,轻松拿捏中国。
因此,中国有意识地减少整机进口,开始选择性地购买零件。比如购买他们的米格-17,组装成歼-5。在技术熟练后,又开始拆分和模仿米格系列,制造出了现代化的歼-6系列。
毫无疑问,中国在这条自主探索的道路上走得十分艰难。特别是一项核心技术,给我们的航空事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它就是战斗机的发动机。
如果将飞机比作一种动物,那么在各种内脏器官中,最重要的就是心脏,而发动机就是就有这么重要。要判断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一定会关注他们制造发动机的能力。
有外国军事专家毫不留情地指出,时至今日,中国航空事业的很多方面,都已经赶上了俄罗斯,唯有发动机,仍然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
发动机的研发历史,完全可以视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缩影。在中国航空界流传着一个故事,说70年代的时候,英国表示愿意将他们最先进的斯贝发动机,出口到中国,原因却是一个中国科学家。
且不论这则故事的真伪,但其中涉及到关键人物确有真人,他就是科学家吴仲华。上世纪50年代,吴仲华率先在美国机械师大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提出的就是著名的“吴氏通用理论”。
其中涉及的三元流技术,就是英国这款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有人感慨,如果我们的发动机研究,能够沿着这条路走,可能早就取得重大突破了。
不止中国,世界各国在发动机研发领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走了很多弯路。可以说发动机技术,是世界技术工程中最难攻克的堡垒。时至今日,能独立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中国的发动机研究,和航空事业发展同时进行。所以我们一方面依赖苏联,一边也在卯足了劲钻研技术,希望能够尽快掌握飞机制造的主动权。
在50年代末,中国通过仿制苏联的发动机,制作出来涡喷-5,配备该款发动机的飞机也成功升空,那时我们还没有掌握独立研制发动机的技术。
70年代,我们与苏联关系破裂,只能转向其他国家寻求技术协助。当时国家花了7700英镑,从英国购买了斯贝发动机。但因为装备体制调整,不少航空研究计划被迫中断,其中就包括研究了近20年的涡扇-6发动机。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国际环境影响,我们将核武器研究作为的首要任务,航空工业的发展暂时被搁置。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是,中国是否需要具掌握发动机独立研发的技术。
最终,支持的声音占据主流,包括两弹元勋王大珩在内的多名老专家,纷纷给国家提议,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技术。
这一时期我们的技术,和世界发达国家间差距非常大。同期美国投入一台的经费是20亿,我们却不足200万。进入新世纪后,工业部开始采取行动,加大对发动机的投入比重,这一项目被称为“两机专项”。
国产发动机任重道远2002年一款国产发动机——涡喷-14出现,被视为我国发动机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2005年,涡扇-10“太行”问世,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很不容易,但性能上的缺陷仍然比较明显,有人直接断言“不太行”。
研究人员再接再厉、寻找差距,提升发动机性能。2009年,涡扇-10已经赶上了俄国AL-31FN的部分水平。但在使用时限上,我们的发动机寿命还不够长。
2011年,经过一系列改进的发动机,最大推力已经能达到125KN,成为最受瞩目的国产发动机,即使最苛刻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这款发动机可以赶上世界平均水平了。
该型号的发动机,广泛吸纳了世界各国最先进的技术,也汲取了研发过程中的种种教训。美国F-110,苏联苏-27等都给了我们灵感。但我们并没有机械地照搬这些技术,而是结合了国内的装机需求,进行了升级和革新。
就目前来看,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上,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决定中国能够在未来取得重大突破。
现在的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资金,我们可以调拨足够的经费,用来研发核心技术。当年的美俄之所以能一骑绝尘,凭借先进技术吊打其他国家,就是因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国防投入。
美国就曾经通过政府扶持,集中财力和政策优势,研发出了通用F-110等先进发动机。后来,国防部专门采购这些设备,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直至成为世界发动机行业的领头羊。
有了这些经验教训,中国在发动机研发领域会走的更稳。按照现在的节奏,预计我们最新款的涡扇-15,有望能替代俄罗斯发动机,跻身世界发动机前列。
虽然中国的发动机之路任重道远,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已经逐渐摆脱了对俄的技术依赖。现在的获得的成果都在在告诉我们——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