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隆美尔10:特种部队的鼻祖盯上了他

巴巴维维 2024-04-06 09:00:27
【人物篇】隆美尔10:特种部队的鼻祖盯上了他

1941年7月28日,隆美尔乘飞机返回德国。一个月前“战斧行动”刚刚结束,德军以少胜多,击退了英军的进攻。隆美尔因此战被晋升为装甲兵上将军衔,非洲军也升级为“非洲装甲集团军”,辖3个德国师和几个意大利师。一年前他还只是少将,四年前他还不过是一个中校。

7月30日,与家人短聚后,隆美尔又飞往东普鲁士的拉斯滕堡,面见元首希特勒。那段时间希特勒正为东线“南北分兵”的事情与陆军高级将领们争论不休。最严重的一次他脸色惨白、失去意识,经过医生的抢救和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硬化”。

当隆美尔见到希特勒时,对方紧紧握住他的手,这让隆美尔激动不已。几个月前,希特勒交给他的任务是帮助意大利人稳定住北非的局势。但自己的爱将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德军把英国人逼到了悬崖边上。

随着东线战局的迅猛推进,希特勒为隆美尔绘制了一份蓝图,他摊开地图,对隆美尔说:“我们将从高加索南下,经土耳其和伊朗打向中东和印度。你的兵力从埃及往东跨过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伊拉克。中东的油田将成为帝国军事机器中最重要的血液。而目前我们仅依靠罗马尼亚的油田是完全不够的。”

希特勒的一番话让隆美尔热血澎湃,他不懂政治,但他听得出来,自己的非洲军已经成为德军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决定帝国命运的方向。

与希特勒对隆美尔恩宠有加相比,德军统帅部则对隆美尔越来越不满。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隆美尔做得太过头了,他从来不按照统帅部下达的命令行事。隆美尔半公开地嘲讽名字带“冯”的指挥官为他得罪了众多将领(“冯”代表这个人有普鲁士贵族身份)。

最初跟随隆美尔踏上北非土地的指挥官中就有很多人反感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原第5轻装师师长施特莱彻。论指挥能力,施特莱彻算得上是优秀的军官,但在隆美尔的眼中他“太爱惜手下士兵的生命了”。施特莱彻则认为隆美尔“太在意个人荣誉”。

为隆美尔铺就晋升阶梯的是大英帝国陆军。丘吉尔给北非战区司令韦维尔送去了500辆坦克,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英国人在北非都有明显优势。踌躇满志的韦维尔于1941年6月发动了“战斧行动”,但他损失了一半的坦克,还是无法扭转战局。

两个澳大利亚师依旧困守托布鲁克,其余的北非部队则收缩在利埃边境。德军则处于两者之间,并控制着贯穿利比亚海岸线的巴尔迪亚公路。

丘吉尔无法忍受这种现状。德国人已经攻入苏联,按照英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评估,俄国人挺不过三个月,就会被德军击败。到那时德军解除了东线的后顾之忧,就可以全力对付英国本土以及他们的海外殖民地。

丘吉尔让新任北非战区司令奥钦莱克尽快在北非发动进攻,后者与前任一样,要求给他运来更多的物资,尤其是坦克。

拖则生变。澳大利亚第7和第9步兵师困守在托布鲁克已经数月之久。记者将那里的情况发表到国内的报纸上,为澳大利亚民众展示了一幅幅惨状。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士兵要跋涉几千公里去保卫国土,强烈要求把自己的士兵撤回国内。

澳大利亚当局无法安抚民意,于是向英国内阁正式提出换防的要求。

丘吉尔起初不同意,奥钦莱克更是极力反对。他提醒英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调换守军不仅风险巨大,英军眼下也没有能够替代澳大利亚师的合适部队。在奥钦莱克看来,两个澳大利亚步兵师是北非部队中的精锐,而且他们最善于沙漠地区作战。

丘吉尔迫于压力还是决定换防,幸运的是整个行动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德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时值盛夏,德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7~9月是北非最炎热的季节,气温达到50度。部队刚刚投入北非时,德军士兵还能趁晚上享受一下清凉,可夏季到来之后,这一点福利也没有了。

没有一棵树可以遮阴,坦克和车辆被阳光晒得滚烫,帐篷里同样闷热不堪。利用战斗间隙,德军在托布鲁克修建了很多蓄水池,水则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加扎拉甚至是更远的德尔纳拉来的,其宝贵程度不亚于汽油。

官兵每天能够领取1公升的水,每天流出的汗则至少有800克。洗澡是想都不要想的奢侈,每个人身上都结了一层泥垢。开始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身上发痒,久而久之也都麻木了。

前线没有女人,很多人就赤条条地示人,还顾忌一些羞耻心的也只是穿上一条短裤。到了晚上,蚊子、臭虫、跳蚤爬满了整个帐篷。这些生命力顽强的物种可不管军衔高地,第5轻型师坦克营长弗里德里希中校实在无法忍受它们,一气之下把自己的行军床烧了。

非洲军团的补给仍然很差,官兵们吃不到新鲜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得了坏血病。年纪轻轻的士兵就牙齿脱落,头发也一把一把地掉落。

隆美尔同样饱受酷暑的折磨,屈指可数的特权包括借回国的机会可以享受一下欧洲的夏天。当然能够得到这种特权的不止他一人,很多官兵也获得了赴意大利的假期,他们可以在那里可以享受几天舒适的床,也能见到稀有的女人。

隆美尔排解酷热的方式还包括驱车几十公里,到加扎拉防线附近的地中海畅游一番。唯一的一次休闲是出去打猎,当晚指挥部人员吃到了羚羊肉。

非洲军升级为非洲装甲集团军后,德军统帅部运来了一支新部队——非洲师,还有非洲战场最重要的坦克、卡车和反坦克炮。

8月6日,隆美尔从德国返回时途经罗马,专程拜见墨索里尼。意大利领袖承诺把北非所有的意军部队都交给隆美尔指挥。他还决定启用班加西港,以便为北非前线供应更多的物资。墨索里尼的大度是隆美尔靠战绩争取来的,自从向英法宣战以来,意大利军队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都遭遇惨重损失,唯独隆美尔在利比亚为意大利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非洲师”抵达后,隆美尔把部队进行了重组。经统帅部批准,第5轻装师于1941年8月1日升级为第21装甲师。第15和第21装甲师编制相同,都下辖1个坦克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

坦克团为2营4连制,标准编制为194辆坦克;摩托化步兵团为3营12连制,配备卡车;炮兵团为3营9连制,包括榴弹炮营、反坦克炮营和88毫米高射炮营。师直属部队包括侦察营、机枪营、工兵营以及其他配属部队。每师编制人员1.25万人。

其余北非德军合编第90轻装师,划归非洲师指挥部统辖。该师包括3个步兵团、3个炮兵营、1个高射炮营、1个88毫米高射炮营、1个侦察营和1个坦克营。

装甲师的装备缺口一直没有补齐,隆美尔手上的坦克在1941年的夏天只有大约250辆,其中还包括70辆2号坦克。

意军共有7个师,由巴斯蒂科将军指挥,所部装备有意制的146辆坦克。

借着重组部队的机会,一批被隆美尔视为“不合格”的军官被调回国内,换来了一批新鲜血液。

第15装甲师师长是纽曼·西尔科上校,第21装甲师师长是拉文·施泰因少将,第90轻装师师长则是齐默尔曼中将。

北非部队升级为集团军后,隆美尔不便直接指挥装甲部队,他把指挥权交给了克鲁威尔。同时非洲军团的指挥部也陆续迎来了集团军参谋长高斯、作战处长韦斯特法尔、装甲军参谋长拜尔莱因等等。

战争间隙还有一段插曲。有人说始作俑者是北非战区司令奥钦莱克,但他一直矢口否认。

早在1940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下令成立特别空勤团(SAS),专门在德国占领区执行特殊任务。作为特种部队的鼻祖,特勤团(俗称“哥曼德”)成员均训练有素,而且行事低调。当德军在北非越发骄横时,他们把目光投到了隆美尔身上。

英国情报部门首先派出一名少校,在昔兰尼加的沙漠上实施伞降。他化装成当地人后,混进一支阿拉伯人的商队。

少校跟着商队在昔兰尼加游荡了几个星期,来到了一个名叫利托利亚的小城。少校发现了一座意大利式的别墅,当地人告诉他那里曾经住过意军的一位高官,现在里面住的是德国人。

北非德军向来对阿拉伯人很友好,因为他们不愿意树敌太多。少校有意跟别墅的卫兵搭讪,还仔细观察进出德国军官的装扮。通过几天的观察,他认定这里是隆美尔的指挥部。

消息传回总部后,英军北非战区情报主任甘冈少将下达了行动命令。1941年11月初,60名哥曼德队员分乘两艘潜艇潜入利托利亚附近海岸,然后乘坐10艘橡皮艇上岸。

此时是深夜,天上还下着大雨。这里距离前线有几百公里远,德国人的警惕性很差。哥曼德队员靠近到那栋别墅,门口站着一名哨兵,房子里的灯亮着。从晃动的人影可以看出,里面有几名德军军官正在工作。

特勤队员剪断了别墅通向外部的所有电话线,时值深夜没有人打电话,所以也没有人发现异常。5名队员率先翻过围墙进入到花园里,然后借着树影一点点靠近别墅大门。雨还在下,为突击队员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哨兵发现了一个人影,但他显然没有立即联想到有敌人偷袭,毕竟这里不是前线。

他喊了一声“口令”!

没有人回答。

一支冲锋枪顶住了哨兵的胸口,对方用德语低声对他说:“不许动,不许叫!”

哨兵这才意识到敌人偷袭,他猛地抓住那支冲锋枪枪口,使劲向上抬,然后试图打开自己冲锋枪的保险。对方突然扔掉冲锋枪,又立即掏出一把匕首,刺进哨兵的胸口。

特勤队员从正面进入别墅,刚好遇到一名德军士兵打着手电在走廊巡视。既然行动已经暴露,一名队员立即抬起冲锋枪,将那名德军击毙。

枪声惊动了所有德国人。一名英军少校踹开一道门,里面有10多个佩戴着手枪的德军军官。少校用冲锋枪一阵扫射,另一名特勤队员则扔进去两颗手榴弹。

枪声引来了大队德军,特勤队员不得不发出撤退指令。随后他们押解着一名俘虏消失在夜色中。

这座别墅并非隆美尔的司令部,不过隆美尔的确在这里居住过,眼下它是德军的一个后勤指挥部。哥曼德发动偷袭时,非洲军总工程师巴泰尔少校和隆美尔的军需主任助理维茨上尉正在别墅的二楼办公。当枪声停止后,他们提着手枪来到了楼下。

别墅一楼一片狼藉,受伤的德军正发出痛苦的呻吟。在别墅门外,德国人发现了一具尸体,从肩章上看出他是一名少校,旁边还有一名负伤的上尉。

在随后的围剿行动中,绝大多数英军特勤队员被击毙或是被俘,只有两人侥幸逃脱。由于他们没有穿军服,所以无法享受战俘待遇。

此时隆美尔并不在北非,他正在罗马休假。这座别墅是不久前意军指挥官巴斯蒂科将军送给他的,隆美尔嫌这里距离前线太远,而且太舒适,所以早就搬到了托布鲁克东南的一座客栈里。

当他在罗马听说了一次刺杀行动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怎么能设想我会在前线那么远的地方指挥战斗。”

隆美尔命令用全部军礼为阵亡的5名德军军官举行葬礼。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嘲讽奥钦莱克使用的阴招。

作为一名军人,胜负还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奥钦莱克其实大可不必出此下策,北非战场上英军的实力远超德军。英国人在一点上是德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他们有更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

德军几乎把所有资源都用在了东线,能够提供给北非的实在有限。加上地中海航线并不安全,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始终拿不到充足的物资。

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基本上消除了本土威胁。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此时还没有战事,英国可以将主要精力用在北非战场。除了地中海航线,英国人还可以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将物资运抵埃及。这条航线虽然距离长,但安全有绝对的保障。

“战斧行动”后的5个月,英国人将物资源源不断地交到奥钦莱克的手上。仅在坦克数量上,英军就有900多辆,远超德军非洲军团的装备。

丘吉尔一直催促奥钦莱克主动发起进攻,但后者深知这一战的风险。一旦打输,不仅他的军旅生涯将就此终结,英国人也可能永远退出埃及。

奥钦莱克在等待时机,他希望隆美尔先动手,然后捕捉对方的漏洞……

3 阅读:113

巴巴维维

简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