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再次抱紧小鹏,给日系敲响警钟

寒昀说汽车啊 2024-07-26 22:58:32

撰文 | 张祥威 编辑|马青竹

折腾一圈,大众汽车发现,自己做不好电子电气架构,还被折磨得不轻。

深耕“平台造车”多年的大众,已在电子电气架构上耗费太长时间,其先后推出过E³1.1和E³1.2,不仅因技术问题导致当初的ID.3软件危机,还拖慢了奥迪、保时捷等品牌的节奏。

现在,大众不敢再“闭门造车”,找来外援小鹏。

合作是持续深入的。最初,双方合作是联合开发两款B级车,后来进阶到合作开发CEA(域控和准中央计算的EE架构),这一名为CEA的架构,将被应用在CMP和MEB平台上。

《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获悉,选择小鹏前,大众还曾与零跑汽车、上汽沟通过类似合作,不过后来出于各方顾虑未能成行。

在传统燃油巨头里,大众这几年走得最为激进。为了走通智电转型,传统Tier 1巨头合作过,自研的泥潭踩过,本土化大研发团队探索过,最终还是在关键技术上选择了外援。

不论选择了谁,当激进的大众把进度条拉到这里,是不是给日系和其他系们提个醒:试过了,兄弟们,自己做不通。

敲定小鹏背后

几天前,数百位大众工程师进驻小鹏,双方将在广州、合肥成立联合项目开发组,全力投入研发电子电气架构。

作为传统车企巨头,大众如今的动作颇为魔幻。

时针拨回四年前的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成立软件部门Car.Software-Organisation,将Car. I Am Digital缩写为CARIAD,很快以公司身份独立运营,正式踏上软件自研之路。

进入2022年,CARIAD中国成立,聚焦六大关键技术领域的本土化研发与适配。分别是:

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与创新;

智能汽车用户交互设计与创新;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

智能车身与软件系统整合;

数据处理;

硬件设计与适配。

CARIAD中国从600名员工,迅速发展至后来的千人规模,人才以中国本土化为主。当时的CARIAD在全球,有6000名左右员工,六分之一力量交给中国,大众的魄力在一众国际汽车品牌中都少见。

不过,说是聚焦本土化研发与适配,但大众之后展开的一系列暴风行动,说明并未把希望全部寄托在CARIAD中国的自研上。

大众分别与地平线建立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主打智驾;收购设计公司沐传工业设计,整合为(CARIATIVE),面向用户体验设计;与中科创达建立公司翼创雷行(CARThunder)。

据《晚点》报道,在成立的两年时间里,CARIAD中国员工的核心任务是测试和项目管理,并未承担具体的研发任务。

直到今年3月,CARIAD中国高管换阵,前长安科技首席技术官、长安汽车首席软件架构师韩三楚,上任CARIAD中国首席执行官,接替常青。

韩三楚,正是长安汽车SDA平台架构的操盘手。

这一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层,与特斯拉Model Y更为接近,采用C2(中央计算机)+EDC(体验计算机)组成的中央计算平台,外加三个区域控制器。

一个月后,大众官宣与小鹏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开发CEA架构的消息正式落地。

韩三楚接下来要做的,正是把中科创达合作的智舱、地平线合作的智驾、小鹏的CEA电子电气架构等,整合到一个名为CMP的平台上。

事实上,在选择小鹏之前,大众还看了其他备选项。

一位接近零跑的人士告诉《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大众早期和零跑沟通过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合作,零跑考虑到最终要和大众在中国市场竞争,后来选择与斯特兰蒂斯合作。”

零跑拥有名为“四叶草”的电子电气架构,作为造车新势力,素以技术自研、成本把控为核心卖点。主销车型售价在10-20万元区间,与大众ID.系列直面竞争。

另一接近上汽的人士也告诉《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大众集团和上汽零束谈过电子架构合作的事,但由于大众集团投资了小鹏,所以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零束SOA的电子电气架构应用在上汽智己上,就域控集中程度而言,与小鹏等的电子电气架构水平处于同一档。智己品牌旗下车型的售价比零跑高出一档,与小鹏接近。

最终,今年5月,大众旗下奥迪和上汽达成合作,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上汽旗下零束科技为该合作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对于和小鹏的合作,大众给出了更详细的描述:“这一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由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CARIAD中国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CARIAD中国将在该项目中扮演关键角色。”

难缠的EE架构

电子电气架构一直是大众头疼的问题。

大众最早推出的第一代E³ 1.1,采用域集成架构,包含三个计算单元,ICAS1、ICAS2和ICAS3。其中,ICAS1主要负责车内应用服务和跨网通信能力,由大陆集团提供,ICAS3负责娱乐系统的核心控制器,由LG电子供应。

基于E³ 1.1的大众ID.3,交付初期就出现了大规模软件问题,包括,系统启动响应时间数十秒,车机显示屏卡顿,以及电池亏电、触屏面板无法控制空调温度等多达20处。

根本原因在于,大众E³ 1.1架构的软件主要由供应商提供,导致各个模块间的ECU无法兼容。

后来,大众推出E³ 1.2架构,这一架构包含5个计算平台HCP(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分工如下:

HCP1负责驱动系统、悬架、车辆纵向和横向动态;HCP2负责驾驶辅助系统;HCP3负责所有信息娱乐功能;HCP4负责与舒适相关的功能,如灯光控制、空调和座椅调节;HCP5负责域控制器之间的中央内部联网。

大众的PPE平台正是基于E³ 1.2这一架构,基于PPE平台,大众推出奥迪Q6 e-tron,由CARIAD负责软件开发,奥迪负责车型适配,是目前大众旗下最先进的架构车型。

E³ 1.2架构的开发进度受到高层指责,大众监事会认为,正是这一新架构的开发进度问题,导致奥迪Artemis和保时捷Macan EV等项目的延迟。

如今大众MEB平台,仍然基于E³ 1.1架构,迭代速度缓慢。直到2021年,Munro报告显示, ID.4的ECU数量是Model Y的两倍,达到52个。

大众ID.系列在中国的市场表现也说明,基于E³ 1.1架构的MEB平台竞争力不足。

以上汽大众为例,2023年ID.家族全年销售10.97万辆,相比合资品牌称得上销量靠前。但与诸多新能源自主品牌比,顿时失去“一哥”范儿。

去年11月,大众宣布,“VCTC将会在中国开发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A级车平台(CMP),新平台衍生自大众集团的MEB平台。”

CEA电子电气架构,CMP平台的核心基石,意味着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将会是对E³ 1.1架构的进一步完善。

反观另一方,小鹏的电子电气架构则推进迅速。

小鹏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研发团队,与仿真、内外饰、底盘等团队一同,隶属于小鹏汽车技术中心(ATC)部门,大概1200人,此前一直由前小鹏副总裁矫庆春带队。

在矫的主导下,小鹏的电子电气架构历经G3为代表的第一代,采用分布式架构。P7为代表的第二代,采用功能域架构。以及G9为代表的第三代,采用中央超算+区域控制架构。

到2022年小鹏G9上市,基于全新架构的800V高压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点,在技术维度表现强劲。

本月初,矫庆春离职,原嵌入式开发部门负责人余鹏接任。同一节点,小鹏与大众在电子电气架构上的合作落地。

根据协议,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24个月内量产。

基于平台造车,两年多时间做出一辆新车;更新电子电气架构,一年就能量产。严谨求稳的德国人,现在接受了中国的造车速度,也接受了最现成的“抄作业”模式。

一定意义上,不是新势力太强,而是传统车企有些虚。

“欧洲车企的开发还是工程师思维,不是用户思维。”一位自主品牌主机厂研发人士向《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表示。

而电子电气架构是为需求服务的,一部分是基础功能的需求,比如,动力输出、制动、转向等,另一部分是娱乐系统、智驾的需求,这方面中国车厂包括造车新势力擅长,更懂用户的需求。

回顾大众与小鹏此次合作,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大众找到小鹏仅合作了电子电气架构,反倒将小鹏最擅长的智驾放在一旁。

背后原因,正是大众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共同研发智驾,大众将希望押注给了一家芯片供应商,目前地平线正调兵布阵,为其智驾全力推进。地平线已引入前华为自动驾驶部长苏箐,主攻高阶自动驾驶方案。

看来,车企与车企之间,对于共用智能驾驶方案这一点,仍然心存顾忌。

总之,电子电气架构成为大众智能化的最后一块拼图。从艰难自研,到逐渐向外部寻求援助,这是传统车企巨头多么痛的领悟。

结语

如果拉开时间线,会看到从车企到Tier 1,均在向中国软件科技公司敞开怀抱。

比亚迪、广汽等车企旗下车型,采用Momenta的智驾方案;英伟达从小鹏招募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博世与文远知行合作,博世全球还从蔚来招募智驾软件业务部系统架构总监姚雨涵……

其中缘故,根源在于传统汽车行业的组织架构、人才团队,短时间难以适应软件开发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

这也给通用、丰田等海外车企以警示。,这些巨头,如今均还在智能化的大门外徘徊。软件即软肋,越是巨头越难转身。

如果继续押注中国市场,电子电气架构等软件困局,究竟如何破解?需要尽早做出选择。

向新生拜师学艺,不丢人。

0 阅读:47

寒昀说汽车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