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黄宾虹的笔墨精神》

工艺美于心 2024-02-17 06:11:01
成一家法:黄宾虹的笔墨精神转载自 北京画院

文 | 吕晓

山水轴 黄宾虹

124.5cm×47cm 无年款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征蛮当日想栖船,铜柱功高靖远边。漓水至今遗像在,孤岩敞阁倚江天。

钤印:黄宾虹(白文) 宾虹草堂(朱文)

黄宾虹是一位真正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画家。早年有多种身份:革命者、出版家、美术史家、鉴定家、金石学家、教育家……虽然他也曾参加过一些画展,但是似乎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他是一位自幼便执著于山水画创作的画家。抗战期间,被困于旧京的黄宾虹更沉潜于画史的研究和艺术创作,多年来对于金石用笔的探索和思考,不仅催生了他重要的绘画理论——“道咸画学中兴”说,出土的金石碑版呈现出的斑驳的浑厚华滋之美也启发了黄宾虹,使他的山水画最终以“黝黑如椎碑”的北宋绘画为依归,他成功地将金石碑学的用笔融入山水画中,迟涩的金石用笔,层层积墨所呈现的浑厚华滋的视觉感受,层次丰富的山水中发散出一种含蓄的,于抽象中见具象之美,营造出“内美静中参”“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的境界,开创了其个人全新的风格面貌。1948年至1955年,黄宾虹在生命的最后七年间,大器终成,达到艺术的巅峰。

溪桥策杖图轴 黄宾虹

74.8cm×40.8cm 无年款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玉遮与天池,余杭称秀野。名轩列画图,千古盛风雅。前三十年所作画,甲午年宾虹重题。

钤印:黄宾虹印(白文) 黄山山中人(朱文)

黄宾虹的山水画或重笔法,力透纸背,下笔有声;或浑厚华滋,墨法苍劲;或“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或黑如乌金,或清新可人;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走马;或焦墨皴擦,或水墨淋漓……成就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生前却知音寥寥。1943年,傅雷为他办第一次个展时,面对众人的不理解,特意著《观画答客问》以解惑。黄宾虹生前便预感到他的画要50年后才会被人所理解。的确,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传统,向传统回归,重新发现了黄宾虹的价值。掀起学习研究黄宾虹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方向,其热度至今不减。那么黄宾虹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到底在哪里呢?

苕霅写意图 黄宾虹

100cm×33.2cm 无年款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层峦霅上佳,晓色惬幽怀。载得乌程酒,云林叩野斋。

钤印:黄山宾虹(白文)

有人认为黄宾虹集古之大成,其实他一生追求的是文人画的笔墨。他著名的“五笔七墨”法随着他对画史的精研和对山水画创作的探索而逐渐成熟:70岁前还是“平、留、圆、重”的四字笔法和“浓、干、黑、淡、湿、白”的六字墨法观点。70岁以后,这些观点进一步升华,笔法中增加了“变”,墨法则演变为“浓、淡、破、积、泼、焦、宿”,其中“积墨”曾在他73岁去北京期间改为“渍墨”,1952年89岁时又改回“积墨”,“五笔”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七墨”一直有所变动。“五笔七墨”虽能在前代理论中找到依据,但毫无疑问,黄宾虹是对这些笔墨方法运用最全面和娴熟的画家,他将文人笔墨尤其是墨法的可能性发挥到了极致。

峨山风景轴 黄宾虹

105cm×30.5cm 1946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丹黄秋树林,引兴入云深。记得峨山路,衔杯俯百寻。丙戌。宾虹年八十又三。

钤印:黄宾虹(白文) 取诸怀抱(白文)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许多山水画家均擅长墨法,从五代北宋的董源、巨然、范宽、米芾到元代的吴镇、明中期的沈周,皆浓墨可喜,但明末清初以来,受董其昌的影响,重视笔法,兼皴带染,加上遗民画家对于疏淡荒率的倪瓒风格的推崇,“渴笔勾勒”成为主导。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则以专师黄公望为正宗,使清代山水画渐趋柔靡琐碎。黄宾虹对于明清绘画如数家珍,深知其得失,一直以笔墨为根本的标准去评价整个画史,尽管他也欣赏墨从笔出、以笔统墨的明清传统,但他的关注点却往往落在墨上。黄宾虹一生致力于对墨法的精研与关注,据石谷风回忆:黄宾虹青年时期曾随父亲经营墨店,参加作坊制墨,深知墨的烟胶质量和性能。他曾将保存的一些自制墨带到北平备用,因北方秋风干燥,墨已成碎块,便放在瓷罐内泡成宿墨使用。黄宾虹平时砚中的宿墨积累,从不洗砚作画,此后更加重视宿墨的应用。他说:“墨法中的宿墨法和渍墨法,是前人没有谈到的一个难关,我正在下工夫去突破。”因此他晚年的画风有很大的变化,追求笔墨技法完备,能在一笔之中,笔有三折,一点之墨,墨内有数色。笔墨淋漓,表达山川深厚、草木华滋气象,形成“浑厚华滋”的自家风格,把山水画发展到最高境界。[1]因此,正如贾方舟指出的那样:“笔墨是黄宾虹画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构成黄宾虹艺术的核心内容,由笔墨升华出‘万古不变’的‘笔墨精神’,由笔墨显示古人所‘全重’之‘内美’,抓住这个核心,他的艺术追求便剔除了许多杂芜,变得单纯和明确:‘探源溯流,法古人笔墨之精神,取造化之常变,开拓自己的胸襟,不必斤斤于面貌。’”[2]

雁宕三折瀑图 黄宾虹

74.7cm×34.6cm 无年款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题跋:雁宕三折瀑。宾虹。

钤印:黄宾虹印(白文) 黄山山中人(朱文)

本书收录的大部分黄宾虹作品都没有年款,没有题跋,甚至很多印章可能都是收藏单位统一钤盖的,但每一幅都是其晚年的精品。这其中,有些可能绘于1948年黄宾虹回到杭州的前三年,正如骆坚群分析的那样,当时黄宾虹已患有白内障但尚未有大碍,情绪高涨,精力饱满,其笔下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精进而圆熟。典范之作往往一面山麓几乎占满画面,浓墨、设色,层层积染至椎碑般黝黑,但润泽如玉、浑然如雕塑般具有撼人心魄的体量感,虽“千笔万笔无笔不简”,画境单纯而丰富,密实中隐约的虚白处最具妙理,天然而通透,观者能感受到山体内的呼吸与天外云气共吞吐。这是黄宾虹独有的基本风格所到达的最高境界。部分标有“八十九岁”年款的作品可能作于他白内障最严重的时期,右眼几乎失明,左眼仅见微光,万物都笼罩在混沌之中。他放开胆魄尝试笔、墨、色、水各种表现力的可能性和极限化。“他的笔线运动进入到不粘不脱、不执不离、融会通变的炉火纯青之境,且在点、线表现的多样性和笔线运动的韵律上尝试新的节奏和方向感,不再以具象的林壑和晴雨为描绘对象,而是组合起密集的线或点,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韵律在舞动。这是不同于但源自于宋米芾的湿笔落茄点、范宽‘枪笔攒簇’的雨点皴以及明程邃用渴笔逆行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的节奏感,但同样达到的是‘实中求虚, 虚中求气,节节有呼吸’的境界。而黄宾虹所强调的韵律感,让我们获得了一种别样的感受方式,透过韵律去感受大自然本有的性情,同时去感受笔墨本身还可以有如此绝妙的表现力。这就是黄宾虹超出画史、超出时辈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体现了近代画史所应有的特征和意义。……”[3]尚有少量作于90岁或91岁的作品,当时黄宾虹的白内障手术获得成功,目力基本恢复,他以沉静、从容和安详的心态,用整饬、谨严的笔调着意创作了这些凝重浑穆、意蕴博大、开合大气的作品。

(作者系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

(文章节选自《同源异彩——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染艺术研究》)

注释:

[1]石谷风《竹北移问学回忆》,《黄宾虹研究文集》第8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2]贾方舟《黄宾虹山水花鸟集·序》,浙江博物馆编《黄宾虹山水花鸟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

[3]骆坚群《黄宾虹艺术进程的分期及理由》,《黄宾虹研究文集》第67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编辑 | 高磊

0 阅读:146

工艺美于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