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打造‘大急诊、强门诊,大专科、强综合’的应急特色学科体系,创建应急型、管理型、服务型、科研型等‘四型’医院。”作为应急管理部直属医院,应急总医院承担着国内重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跨国(境)救援医疗救护等职责。该院院长吴迪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分享应急特色现代化医院的转型之路。
一院两中心,围绕三个职责打造“四型医院”
吴迪介绍,医院现有“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两个中心,围绕建设应急特色现代化医院、为应急管理系统服务保障、牵头应急医学研究等三个职责,致力于建设应急型、管理型、服务型、科研型“四型”医院。
“为推动两个中心建设,医院报经应急部党委同意专门成立应急医学建设办来统筹负责中心建设管理,建设医、教、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研发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应急医学重点实验室。”吴迪进一步介绍,2021年10月,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组建以来,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创新,充实资源储备,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为国内外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迪院长在应急总医院主办的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发言
医院前身是煤炭总医院,在尘肺病防治诊疗方面有特色基础,2022年9月,依托医院组建了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开展尘肺病临床诊疗救治及医学基础研究,建立尘肺病专家库和防治帮扶机制,搭建国家尘肺病诊疗网络平台,服务于尘肺病患者群体,年均接诊患者3万余人次。
在“四型”医院建设方面,吴迪谈到,医院在两中心基础上,强化应急医学救援属性,组建“中国救援队(医疗队)”“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三支国家级救援队伍,建立以应急医学为主线的多学科支撑及研究体系,在国家级科技项目上屡获突破,并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搭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
应急总医院本院区全貌
“大急诊、强门诊,大专科、强综合”,打造应急特色学科体系
“医院围绕‘大急诊、强门诊,大专科、强综合’的应急特色学科体系布局,实施大急诊发展战略,接诊患者大幅增加,急救效率明显提高,救治能力不断提升,救治病种日趋丰富。医院设有46个医疗医技临床科室,提出‘三个一批’学科发展方略,即推动一批特色学科、提升一批优势学科、整合一批基础学科,既满足日常临床诊疗需求(涵盖常见病、多发病),同时根据医院特色打造一批重点优势学科。”吴迪分享。
推动一批技术特色学科建设。医院组建烧伤整形科,引进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吕国忠教授担任烧伤整形科学科带头人,在因灾害事故致伤致残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在呼吸科多年积累基础上,重点建设职业病科和呼吸重症中心,目前呼吸气管镜介入治疗走了在国内专科诊疗技术的前沿,呼吸重症气管镜手术年近5000例。
提升一批有基础能力的学科。医院集中人员、政策、资金、设施设备等资源,建设一批基础发展学科,如心脑血管、创伤外科、骨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此外,在做好公益性保障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发展有潜力的科室,进行资源优化,统筹整合一批。
呼吸重症气管镜手术
5G+模式,应急救援、急诊急救、院前急救融合先行
“应急是医院第一属性,患者有需要,医院应该立即响应。如果连平时的急诊急救都做不好,更不要说在极端自然灾害等危险环境下的救治。因此,一定要将急诊急救的本领练好、流程优化好、效率提升好。”吴迪谈到,医院结合实际,推出5G急诊急救账户模式,探索出一条应急医学救援、急诊急救及院前急救三者融合先行之路。
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左一)在手术中
针对传统救治模式中救护车转运与医院救治信息脱节的弊端,医院深化与北京120合作,成立急救工作部,组建了急危重症中心和3个院前急救工作站,运用“5G技术”,将患者诊疗信息前置,在救护车上将患者信息与院内远程急诊技术平台无缝衔接,实现“上车即建档、上车即入院”。
“以往,患者入院后需要办理各种手续,很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心情焦急又不清楚流程,耽误了最好的救治时间。”吴迪谈到,基于这种情况,医院推出5G急诊急救账户模式,在救护车上将患者身份信息对接到系统中,患者入院后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实现“先救治后付费”,全流程闭环管理,大大缩短抢救时间,提升了救治成功率和患者就医获得感,急诊患者由原来的550人次/年增长至现在4000人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