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平陽州元儒尊称为“金洲先生”!其家学渊源代代相传人才辈出

热爱光明人家 2024-07-29 05:26:34

元儒金洲先生吴涉 家学渊源代代相传

--据明苏伯衡《平仲集》之《故庸斋吴君墓志铭》记载

文:光明人家 2024年7月27日

元代的平阳州是江浙行省与温州路的重镇,元代的温州理学人物传承荟萃于平阳州。其人文、理学荟萃,重量级人物众多,像著名学者有章仕尧、史伯璇、陈刚(后两人入新元史儒林传)、郑昂、赵良震、朱子昌等。进士郑僖、项仲升、孔旸、孔克表、陈高等。元末著名人物平阳知州周嗣德,其弟周诚德(入新元史)、项伯文等等。目前随着史料的深入考据发掘,不断有重要的历史人物发现,其实在元明更替之际,平阳州金舟乡夏口(今属苍南)吴涉家族是个值得一书儒学世家。

金洲先生 元儒吴涉

公元1279年,宋元崖山之战,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最后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元代蒙元一族,实施野蛮统治,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平阳籍仕人多以大宋遗民自居,不肯归降,或团结抗元,或归隐不仕,或迁徙匿居,这在地方史料有所载,可歌可泣之事甚多。最著名人物的有林景熙,俞德邻、裴庾等人,他们都有著作传世,其事迹广为传唱,载入史册。

除了上述著名人物外,尚有更多遗民人物不为人所知,平阳望族吴氏就是其中一例。在入元以后,平阳州之金洲乡,这里人才辈出,其中,有专治经术的吴氏家族。其事迹在明代翰林院太史苏伯衡《苏平仲集》卷一四《故庸斋吴君墓志铭》(亦称《吴举墓志铭》)有载:“平阳吴氏,于其时日苗府君,曰海府君,日涉府君,皆刻意于经术,力行于家庭,抗志不仕,自足山林,以孝友忠信、礼让廉隅,表励其族姻乡党,而涉极为远近学者所宗,尊之日“金州先生”。於乎!可谓特起于流俗中者矣。”

上述,苏伯衡在此文记载了以专治经术吴氏家族儒学传承之事情。平阳望族金洲乡吴氏入元之后,坚持不仕元朝。先三代(吴海、吴苗、吴涉)之学人均刻意于经术,力行家庭而抗志不仕蒙元朝廷,自足高洁,逍遥山林,以“孝友忠信、礼让廉隅”,表励其族姻乡党,而吴涉又为远近学者所称道,尊称他为“金洲先生”。作为南宋遗民,是为儒者吴氏三代以治国、齐家为终生抱负,但拯救国家无望后,退而求其次。吴氏三代把目光转向乡里建设,特别是宗族的建设,这成为遗民的普遍行为。

“金州先生”吴涉在地方史料中无载,晚清温州大儒孙衣言在撰《瓯海轶闻》除了传苏伯衡那段记载也说:““金州先生”吴涉,今《平阳志》无考。”而吴涉能被明代翰林院太史苏伯衡称作“金州先生”,而被远近学者所宗崇,无疑在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与很高的学术地位,是为当时温州路-平阳州知名的儒学学者无疑。

最近,笔者查据“金州先生”吴涉史料,有所新的发现,在明代学者王璲的《青城山人集》卷四有《挽金洲吴处士》二首诗。明代学者《永乐大典》副总裁高得旸《节庵集》有《题应天府学训导吴以颖大父金洲先生传后》诗,三首诗中可略知其人学术大概。两人之诗罗列如下:

《挽金洲吴处士》二首--王璲

一、

有士抱高节,逍遥在林丘。布衣轻组绶,天爵傲公侯。

心逐闲云卷,身随野鹤游。何由歌楚些?荐藻谒金洲。

二、

脱迹浮名外,游心太古先。一经传后似,独行继前贤。

高致由泉石,清风表墓阡。行人徒仰止,洒泪绿萝烟。

王汝玉(1349-1415),名璲,以字行,其先蜀之遂宁人。汝玉颖敏强记,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授应天府学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检讨,再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仁庙在东宫特深眷注。尝与学士解缙应制撰《神龟赋》。汝玉第一,名大振,然忌者众,竟以他事下狱死,洪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所著有《青城山人集》。

《题应天府学训导吴以颖大父金洲先生传后》

-高得旸

斗屿原头诵刻辞,令人长叹起遐思。

功名始信徒奔竞,抱负终怜未设施。

松长墓门成宰树,桂生庭户见孙枝。

扣舷何处流仙韵,应在金洲月上时。

高得旸(1352--1420),字孟升,钱塘人,号节庵。性警敏,日记数千言,洪武间以文学荐授临安县儒学教谕,升高州府儒学教授,擢为宗人府经历。参与纂修《永乐大典》,为副总裁官,进讲春宫。善属文,尤长于诗。卒金台寓舍。所著有《节庵集》。

在上述明代学者王璲、高得旸的诗中,可以看出两人对“金洲先生”吴涉的尊崇之意。王璲称吴涉是高洁之士,虽处江湖之远,但身怀高学,逍遥山林,高尚的道德修养足以傲视公侯。吴涉作为儒之学传人,他刻意于经术传承“一经传后似,独行继前贤”,国虽破,但学术传统不可断,需要传承发扬。

家学渊源 代代相传

吴涉之子吴举(1317—1360),字子庸。他继承家学父志,居家讲授,从学者甚众。在乡里民间素有威信,为当地富裕之家,而其又能“博极乎群书,而邃于史”,喜好结交能文之士,“尝构小楼藏修其间,缙绅学者多就之,而君亦喜得朋也。相与讲明唐虞周孔之道,或夜分不寐,或浃旬忘去。”吴举交游的主要目的是弘扬儒学,讲论经史。

苏伯衡在《故庸斋吴君墓志铭》一文中对吴举为人处事尤其褒扬,称其:“材尤克肖,能守其家法,为人聪颖敏达,博极乎群书,而邃于史,古今理乱存亡得失是非之际,无不贯穿。”吴举说话交友,言辞恳切“其辞翰亦清润可喜,平居直谅,不以言为容悦,遇事裁决,动中肯綮。”子庸孝敬父母、敬老爱幼、遵守儒家传统:“君之为子也,养志为先,亲所欲为,委曲承顺,不以家之贫而俭其亲。肥甘轻煖皆不失时,得美味数舍外,辄持归以为奉。时物、亲或未尝,人以馈之不先尝也。亲没,哀毁顿绝,三日不近水浆......葬祭一遵家礼,人咸推其能孝。”

其作为家长模范、吴举兄弟和睦、重视子女教育:“处兄弟之间怡怡如也,䔍于教子,既延致名师于家,又饬礼币使之游学,而教之先践履而后文艺,盖忳忳焉。”子庸对待宗族之事尽心尽力,对待乡人困难,全力帮组并调和矛盾:“待宗族情文兼致,吉凶赴告岁时会拜,事为之规,而周其穷乏,恤其疾病,拯其患难,必竭其力,至于故旧邻里亦然。不知其力之不足,必称其情而后己,由是信谊大孚,里有不平,不诣有司,而诣其门。君徐出片言曰,此直彼曲,咸帖帖听受谢去。”

吴举本人不幸卒于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英年早逝,终年才44岁。而由于作为学者楷模子庸先生的不幸去世,亦使远近的仕人皆为此感伤不已“志未及就,而死及之矣。故君之死,士类成为之蛊伤。”子庸其生有四子,吴任、吴田、吴谷、吴荃。

在吴举去世时,其四子都尚切年幼,后来成长都能继承家学祖训,皆成儒者,兴旺其家门家风。长子吴任,字以仁,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经,授福建都事,升睢州同知。与弟田、毂皆能文,三人有著作《三凤集》传世。次子吴田,字以耘,洪武间授本县(平阳)训导。三子吴谷,字以颖,永乐四年(1406)为常熟训导。

诗书传咏 世家荣耀

吴氏兄弟三人合有著作《三凤集》传世,今轶。查《东瓯诗存》及其他史料,兄弟三人尚有多首诗存世,详略附载于下。

吴任,字以仁,生卒年不详,吴举长子,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经,授福建都事,升睢州同知。其与苏伯衡交好,故求父铭。伯衡称其:“详练㓗廉,声称籍甚。”苏伯衡为其父作《故庸斋吴君墓志铭》传世,其存诗有三。

《福鼎山》:福鼎高标南斗傍,玉苍雁荡与低昂。扶桑枝上看秋色,析木津头纳夜凉。仙客凭云开户牖,天孙赐锦作文章。谢公拟驻烟霞履,诗句先题紫翠房。

《寄章惟初》:湖上晴堤接白沙,移居不改旧烟霞。渔樵尽说衣冠地,草木仍含道德华。半榻秋云招野鹤,一竿春水拂桃花。奇诗肯结比邻好,来傍东园学种瓜。

《登清隐庵》:曲径陟溪东,幽林山寺通。孤筇松影里,乱石水声中。鸟啄残花片,鸡鸣苦竹丛。悠然清兴动,尘境一时空。

吴 田,字以耘,任弟,谷兄。洪武间授本县(平阳)训导。事见《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三。存诗有三,见《东瓯续集》卷七。

《有 感》:凌晨启明镜,两鬓飞秋霜。娟娟琼树枝,秀隔昆山阳。石上楚芳满,釆之为佩镶。东风雁飞尽,尺素无由将。山苍苍,水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春 思》:闲来无处着春情,花影当窗乱月明。酒力乍消风力细,玉箫偷按凤凰声。

《游南雁荡》:峦壑晴开翠色参,重重萧寺隔云岚。秋高一鹤归华表,夜静双蛟护玉潭。金鼎翻霞仙煮药,石屏留月客停骖。幽闲应拟陶公隐,松竹春深辟径三。

三弟吴谷,字以颖,明永乐四年(1406)为常熟训导(《弘治常熟县志》卷三《国朝教谕》:“吴以永,浙江永嘉人,永乐四年。”“以永”为“以颖”之误),能画竹(黄淮《题吴以颖司训画》)。传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四零。存诗一首。

《南雁荡》:洞口丹霞别有天,石梁斜口过晴川。萧萧雁入黄芦荡,侧侧猿啼锦树烟。流水桃花疑去路,麻姑石髓信长年。结巢正拟云林伴,何处能招李谪仙?

吴谷在仨兄弟中,交往最广,他先是任常熟训导,后擢任应天府(南京)学训导,他所交往的人士中包括著名的人物永嘉黄淮、四川王璲 、杭州高得旸等人,黄淮写与吴谷有四首诗。对其人评价很高,显示出吴谷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多才多艺的才华。《送吴以颖之苏州》、《题吴以颖司训画》三首,诗中可知一二,颇为珍贵。

《送吴以颖之苏州》黄淮

京兆诸文学,君才独老成。直辞裁众论,善诱育诸生。

云路鹏程阔,天官藻鉴明。承恩持教铎,又向阖闾城。

又有《题吴以颖司训画》三首,

其一:

泮水新培竹数竿,清风喜得报平安。枝头更有团团月,长照先生苜蓿盘。

其二:

疏篁娟娟叶可数,翠影横窗月当午。一声铁襚振天风,梦魂飞渡潇湘浦。

其三:

东瓯山水昆阳最,江上群峰舞凤鸾。湖海宦游今几载,石田茅屋画中看。

吴谷在应天府(南京)学训导任上,与同任此职务的四川王璲、纂修《永乐大典》,副总裁官高得旸交好,后遂有王璲的《挽金洲吴处士》二首,高得旸《题应天府学训导吴以颖大父金洲先生传后》之诗传世(见上文),亦使今人大致能够了解其祖父元儒金洲先生吴涉以及其家学渊源代代相传的儒学世家的事迹......

参考文献:

1、《平仲集》(明)苏伯衡著 四库全书版

2、《东瓯诗存》(清)曾唯辑;上海社科出版社,2006.

3、《常熟县志》(清)高士修.钱陆灿纂.康熙26年刻本

4、《青城山人集》(明)王璲著 四库全书版

5、《节庵集》(明)高得旸著 四库全书版

6、《平阳县志》隆庆、康熙、乾隆、民国版

0 阅读:3

热爱光明人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