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从歌妓到著名画家,结婚46年,却一生漂泊无儿无女

与可读书看剧 2022-04-13 21:57:33

2019年,嘉德拍卖会上潘玉良的《海边三裸女》以1740万成交。

潘玉良是谁?她是东方第一名考进意大利罗马画院的人,是第一位作品入选意大利国家展览会的女画家,是作品进入卢浮宫的第一位女画家......

她的艺术天赋震动世界画坛。

她的人生经历曲折跌宕,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她从黑暗的社会底层,从一个妓院的烧火丫头开始,一步步突破自我,取得非凡的艺术成就,缔造了自己熠熠生辉的传奇人生?

01寄人篱下,卖入妓院

潘玉良生于1895年,原名陈秀清,八岁时父母便去世了,之后她只能寄居在舅舅家。

但舅舅好吃懒做、嗜酒、爱赌,陈秀清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家里的活计,吃不饱,穿不暖,很是可怜。

13岁那年,陈秀清的五官渐渐张开,容貌清秀。

一天,舅舅正在家为自己的赌债发愁,突然看到侄女倩丽的身影,一拍脑门便带着陈秀清来到芜湖怡春院。

老板娘看到陈秀清发育不良的样子,本来不想买,舅舅像推销商品一般,夸赞陈秀清能吃苦,做家务、干重活是一把好手。

老板娘压了压价,买下来了陈秀清,安排她去厨房做烧火丫头。

小小的陈秀清不甘心,多次寻机逃跑,但总是被妓院的彪悍保镖抓住,一顿顿毒打,让陈秀清的身体上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既然跑不掉,也不能认命,陈秀清暗暗在心里定下目标:攒钱为自己赎身,离开妓院。

老板娘看陈秀清不再逃跑了,也安心干活了,尽管姿色不拔尖,但有一股清秀疏离的气质,便让她学习吹拉弹唱。

渐渐地陈秀清开始登台表演,三年过后成了怡春院的头牌,专门来听陈秀清弹唱的人也越来越多。

命运的转机总会格外青睐那些有准备和努力的人。

02遇到贵人,重获新生

每次有重要的客人来怡春院消费,老鸨都会安排陈秀清接待。

这天,潘赞化来了,他是安徽有名的才子,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过辛亥革命,时任芜湖海关监督。

当地工商界人士专门设宴为他接风。席间,陈秀清弹唱助兴,一首《卜算子》唱得余音回绕。

潘赞化不由得多打量了陈秀清几眼,地方商人都是有眼力劲的人,直接将其作为礼物送到潘赞化府上。

潘赞化为人正派,到青楼也不过是应付,自然不肯接受。

但想到这个年轻的女子就这样回去,定免不了受罚,便让陈秀清陪同他游湖。

两人一同出游,潘赞化博学有才,向陈秀清讲起芜湖的典故,当地的人文。

陈秀清原本十分紧张,但听着旁边这个儒雅俊朗的男人,浑厚的声音,不知不觉便被吸引住了,少女春心萌动。

愉快的时光转瞬即逝,潘赞化吩咐手下送陈秀清回去。

这时,陈秀清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走到潘赞化面前,轻轻拉扯着他的衣袖:“大人,求求您,别送我回去!留下我吧!”

随即将自己凄惨曲折的经历告诉了潘赞化。

潘赞化不是喜好花天酒地之人,更不是风流才子,他已有家室,大概是想到自己同样双亲离去,动了恻隐之心,将她赎了身。

如果说最初潘赞化对陈秀清的感情是以同情和怜惜为主。

那么随着朝夕相处,陈秀清表现出的好学,真诚、善良和主见,让潘赞化逐渐发现了陈秀清的美与不同,对她越发喜爱。

1913年,因为官场变迁,潘赞化携陈秀清移居上海,这一年陈秀清18岁,在隔壁邻居陈独秀夫妇的见证下,潘赞化正式迎娶了陈秀清。

婚后,陈秀清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潘玉良,崇尚革命,思想新潮的潘赞化对妻子说,在新时代女性也是独立个体,不需遵循旧思想束缚自己。

陈秀清却笃定地说:“我是属于你的,没有你就没有我!”

殊不知,潘赞化的善举与爱情确实成就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潘玉良。

03名扬万里,被迫出走

潘玉良在婚后开始了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生涯,潘赞化也发现了妻子超强的学习能力,极尽全力为她创造条件,不仅亲自教学,还找来老师。

一天,邻居洪野突然致信潘赞化,告诉他自己已经将潘玉良收为免费弟子了。称赞她的天赋,在绘画上显示出极强的敏锐力和惊人的接受能力。

洪野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色彩学教授,潘赞化欣然同意。

潘玉良师从洪野后,经过短暂学习,水平竟然赶超了很多专业学生。

潘赞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鼓励潘玉良报考上海美专,专注发展绘画。

1918年,潘玉良考入了当时中国最高艺术学府——上海美专,发榜那天,当潘玉良得知自己考上了,激动地哭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潘赞化,只是,他不曾想到,这个悉心培养的女孩,即将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越飞越远,终将离他而去。

在美院学习时,潘玉良各科成绩都很好,但人体素描画得差强人意。

原来,潘玉良每次观察裸体模特作画都觉得难为情,有了这层心理束缚,画画自然没有感觉。

不服输的潘玉良冥思苦想,画别人画不好,那就画自己吧。

她在拉上房间的窗帘,脱去衣服,坐在镜子面前,一天天地苦练。终于她完成了《裸女》,不仅轰动全校,还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校长刘海粟在得知她的创作经历后,建议潘玉良继续到法国深造和精进。

本来潘玉良还十分犹豫,一个人前往异国他乡,离开心爱的丈夫......

但潘赞化知道后,积极支持鼓励,让她卸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1921年潘玉良先后在国立里昂美专、巴黎国立美专、罗马国立美专等高校学习,她没日没夜地学习绘画,很快成为了艺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

但在国外的日子并不轻松,由于国内时局变化莫测,潘赞化又被罢免了海关监督的职务,自己的生活也十分困窘。

因而汇给潘玉良的钱也断断续续,潘玉良为了购买画材,节衣缩食,甚至有一次饿晕在画室。

命运之神总会眷顾那些执着努力的人,潘玉良的油画作品《裸女》在一次画展中获奖,不仅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还在欧洲绘画圈中崭露头角。

即将毕业,潘玉良碰巧遇到了旅游的恩师刘海粟,校长当场邀请她就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潘玉良喜极而泣。

9年的漂泊,游子终于能够回到祖国,再见亲人和爱人。

潘赞化也激动不已,早早等候在岸边,待轮船一靠岸,潘赞化顾不得形象,跑进船舱,紧紧抱住潘玉良。

学成归国的潘玉良在上海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一时间风光无比,轰动了国内画坛。

《申报》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说她是炙手可热的一线画家,充分肯定了她的西画功底和表现技术。

然而人红是非多,在举办第五次个人美展时,潘玉良的作品《人力壮士》以为遭到破坏。

有人在上面写下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句极具侮辱性的话。一时之间,不少嫉妒她才华的同行、卫道夫、封建保守派等都趁势抨击、打压她。

就在潘玉良受人非议时,潘赞化的原配妻子也趁机落井下石,发表对她不利的言论。

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潘玉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助,尽管潘赞化一直开导安慰她,但不服气的潘玉良又做出了一个决定。

04归国无期,漂泊海外

为了不让潘赞化为难,也为了争口气,证明自己,潘玉良再次坐上了前往巴黎的轮船。

临行前,潘赞化紧紧拥抱着潘玉良,尽管不舍,但挽留的话始终是咽了下去,他知道她早已不是那个无助的小女孩,等着她的还有大好的前程。

世事难料,哪知这一别,竟然就是40年,潘玉良从此再未踏上祖国的土地,再也没有见到深爱的丈夫......

旅居法国后,潘玉良给自己立下了规矩:不入外国国籍、不恋爱,不卖画给画商。可见,一个有坚持,有原则的女人,不管面临什么困难,都不输志气。

抗战爆发,南京沦陷后,潘玉良与潘赞化断了联系,她痛苦万分,只能将所有的情绪浓缩在画纸上,潘玉良频出佳作,海外名气也越来越大。

1950年,潘玉良在瑞士、意大利等多国举办了历时9个多月的巡回画展,取得巨大成功,同年,她获得了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颁发的艺术圣诞奖章。

1958年,潘玉良在巴黎多塞尔画廊举办画展,不仅作品被订购一空,巴黎市政府还购藏了16件作品。

1959年,潘玉良的作品进入法国卢浮宫,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画家。

潘玉良一直没有放弃回国,然而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等到的却是潘赞化已撒手人寰。

深爱的丈夫离世,断了潘玉良魂牵梦绕的念想,她大病一场,身体日渐消弱。

1977年,82岁的潘玉良病逝,可惜的是回归祖国的夙愿未能达成,直到多年后,她的遗作才终于回到了她热爱的那一方故土。

纵观潘玉良的一生,潘赞化无疑是她的贵人,但更重要的是,潘玉良身上那股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让她能够抓住每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尽管潘玉良有天赋加持,但她努力、执着,为人做事讲原则,守底线,是这些宝贵的品质,让她能够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与反抗命运的斗争中,潘玉良无疑活出了自我。尽管她身陷黑暗,仍然心怀希望,尽管世界不理解她、刺痛她。

她依然以最热烈的方式绽放,犹如她在自画像中以倔强、笃定的眼神,傲视这世间的不公!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