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明白:贫道去也,梁山从此无真情

荒年说历史 2023-02-15 13:34:03

中国有两句非常类似的俗语,一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二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其实这并不矛盾。所谓任侠仗义的江湖,实际上从来就不是只有“仗义”,而是充满了政治。

这一点在我国文学史上“黑道小说”的经典之作《水浒传》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呼保义宋江在被逼上梁山后,仅凭几步简单的操作,就为自己日后坐上聚义堂第一把交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山不省心

梁山泊虽然不大,但却经历了三代王朝。

最开始是王伦、杜迁、宋万、朱贵等人占据了梁山,凭借梁山这块易守难攻的宝地,山大王生活过得好生快活。

后来林冲被逼上梁山。林教头本领太大,他的到来使只想安安静静做个黑老大的王伦感到了威胁,因此虽然让林冲做了第四把交椅(挤下了朱贵),但对他明里暗里百般排挤。

就在这时,因为劫了生辰纲而被官府追捕的晁盖、吴用、公孙龙等七人,投奔了梁山,想在这里容身。这是连林冲都容不下的王伦不能接受的。

吴用看出林冲与王伦之间有矛盾,因此,他采取“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的办法,挑拨被排挤的林冲推翻了王伦。至此梁山第一个朝代结束。

林冲不是有野心的人,杀王伦也不是为了自己如何,因此他表态拥戴晁盖为新的寨主。有一说一,托塔天王晁盖确实比王伦更适合做老大,他做老大可以说无论七人小队还是梁山老兄弟,都不会不服。

于是晁盖接受了,梁山的第二个朝代开始。

接下来林冲又和吴用互相谦让,显然林冲的谦让更加真心,结果吴用坐了第二把交椅,同属晁盖帮的公孙龙道长坐了第三把交椅。

林冲自己则还坐第四位,与推翻王伦之前一样,以显示他杀王伦并非为了个人野心。这么一来,就把王伦时代排在第二第三的杜迁、宋万挤下来了。

此后又有小李广花荣、青州兵马统制秦明上山,由于带上山的资本更大,因此又把杜迁宋万等人挤到更后面。

另一边,宋江的故事线也在发展。宋江在江湖上主打一个仗义疏财,身为官吏却同情江湖人士,因此得了及时雨的绰号。

宋江与晁盖的故事线第一次交汇是在晁盖一伙人劫了生辰纲之后,官府对其四处通缉,眼看就要捉到了,在郓城县为吏的宋江给晁盖透了消息,使晁盖逃出生天。

晁盖脱险后为了感谢宋江,给宋江寄来一百两金子,宋江只象征性地收下一锭金,其余都退回了。结果就因为这一锭金被阎婆惜发现,结果闹出了命案,宋江被发配江州。

宋江发配的途中路过了梁山,其实这时他是有机会逃上梁山的,但他没上。因为这时的他还没有落草为寇的打算——虽然平时仗义疏财,尤其喜欢结交游侠,但宋江骨子里是个保皇派。

没承想,到了江州后宋江被知府蔡九陷害,蔡九硬说宋江在酒楼题的是反诗,把宋江的流放改成了死刑。这使得宋江在白道上彻底走投无路。

幸而梁山好汉闻知消息后劫了法场,宋江也就顺理成章地上了梁山。

宋江的手腕

宋江在江湖上声望很响,因此他上了梁山之后的座次就成了一个问题。晁盖提出因为宋江之前在生辰纲事件中救了他们一命,因此是山寨的恩人,如今应为寨主。

这时的晁盖应该是真心信赖宋江的,因此让位很大程度上是出自真心。不过宋江并没接受。宋江拒绝时提出的理由耐人寻味,他以自己武功不及晁盖而且年龄不及晁盖为由拒绝。

事实上做为梁山这么大一个团伙的一把手,个人武艺已经不是胜任与否的关键指标了。至于年龄,就更不是硬指标了,五代时期著名的义社十兄弟,按年龄李继勋最大,可领头的还不是赵匡胤?

宋江在被判死刑前,没有打算上梁山,但如今真到了梁山上,宋江心理建设速度很快,迅速的规划出了自己要走的路线。

他不愿一上来就做一个没有根基的一把手,因为那只会沦为傀儡。他要先培养自己的拥趸,然后名正言顺地上位。

于是晁盖依旧是老大,宋江接受了第二把交椅。但由于聚义堂上首总共只摆了四把交椅,因此其实是没有c位的,开会时晁盖坐中间左边那把,宋江坐中间右面那把,观感上没有突出主次,反而有周召共和之感。

接下来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对众兄弟们座次的安排。当时梁山发展很快,短期内新来了众多兄弟。

晁盖提出按功劳重排一遍座次。其实这种做法的确有失偏颇,说是按功劳,但最后排出来难免沦为资历排名。果然宋江抓住了这一破绽,表示:梁山兄弟一律平等,何必分功劳高下?一下子占住了道德高地,搞得晁盖无法反驳。

那怎么办呢?宋江提出,按新、旧分成两拨即可,就是说老兄弟坐到左侧,新兄弟坐到右侧。

这就相当于把梁山分成了两派,杜迁、宋万、林冲、刘唐等九人坐在晁盖这侧,而坐在右侧也就是宋江这侧的则有27人,包括雷横、金大坚、李逵、花荣、秦明等。

不得不说宋江政治天赋一流,他敏锐地意识到了此时梁山内部最大矛盾是“新人”和“老人”之矛盾,而他自己也是新人,天然属于新人这一派,因此在他安排下,聚义堂的座位结构一下从“一元阶梯式”变成了“二元对立式”。

新人派借此不但摆脱了老人的资历压制,而且还获得了多数派这一优势。

人这东西很怪,只要被分成伙(哪怕这一划分只是暗示性的),就会产生抱团对外的倾向,宋江就这样通过一次排座,轻松成为了梁山聚义堂多数党的领袖。

有了这样一个开局,此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宋江的人望越来越高,晁盖逐渐成了“虚位元首”。

宋江上山前的江湖形象一直是一个急公好义到有点傻的老大哥,没想到上山后手腕如此高强,估计晁盖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到后来攻打曾头市,晁盖竟中了流矢,一命呜呼了,宋江毫无悬念地成了一把手,可以实现他的想法了。

“子曰:必也正名乎”,宋江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堂改名为“忠义堂”,一字之差就把水泊梁山从好汉们聚堆自保的组织,变成了一个拥有封建社会责任感的组织。

宋江把“忠”树立为首要道德标准,就是要求好汉们先忠于他,进而忠于君主。

水泊梁山就这样走上了不归路。

明哲保身入云龙

当初宋江刚上山时,坐在聚义堂上首的一共四人,除了他和晁盖外,第三第四分别是吴用、公孙胜。其中吴用在见识了宋江的手腕之后,直接就倒向宋江了,而公孙胜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号称有法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小说中,他也确实数次施法术助梁山征战四方,不过要说他最大的本领,还是会看人。

宋江上山后,公孙胜和吴用一样,立即看出梁山将来是宋江的天下,但他却没有倒向宋江,而是决定跑路,以探望家中老母为由,准备玩失踪。

后来宋江在打高唐时被高廉妖法所阻,派戴宗去请公孙胜下山。戴宗一路找到蓟州一座仙山上,好不容易找到不辞而别的公孙胜,没想到公孙又抬出师父罗真人来,说师父不许他下山。

到后来戴宗诚意太大,实在推脱不了,公孙胜又诌出一句“遇汴而还”的师命,表示回梁山可以,但师父说了,要我一旦遇“汴”就必须退伙。

“汴”是什么?显然是指东京汴梁,“遇汴而还”就是说,一旦梁山帮打算往汴梁走,那他公孙胜就不跟了。

梁山这帮人去汴梁能是干什么?打汴梁吗?显然不可能,只能是接受招安。由此可见,公孙胜早就看出宋江的终极目的是想通过招安回归朝廷怀抱。

这一点,或许吴用也看出来了,但公孙龙却比吴用乃至宋江看得更远,他知道招安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因此提前说好,去汴梁的话,我不跟。

就这样公孙胜二上梁山之后正式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的第四名,此后他做为魔法师随梁山众人一起南征北战,梁山接受招安后,公孙胜并没有立即走,征田虎、平淮西的战役他依然参与了,但当大军从淮西凯旋,朝廷要他们来京城接受犒赏时,公孙胜立即对宋江表示,师命难违,我要回二仙山了。

由于是早就说好的,宋江也没有拦他。就这样,公孙胜成了为数不多的,在梁山混了一遭最后全身而退的人。

遥想当初晁盖与公孙胜在东溪村一起“七星聚义”之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这桩杀头的买卖,他晁盖是真的拿命在玩儿,而人家公孙胜只是在体验人生。

0 阅读:8

荒年说历史

简介: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都不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