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尼克松临终前后悔与中国建交:我们让中国成了科学怪物

柒史墨 2024-06-02 06:13:43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与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放在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形容上最为贴切不过。

远到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近到上世纪美苏争霸都充分体现了上述道理。

尤其是随着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曾经两大风格迥异的意识形态大国,因为有着相同利益最终选择走到了一起。

不过94年的时候尼克松还曾对访华表示后悔,认为他们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怪物。

一、中美建交国际环境

一个是盘踞在亚洲拥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古老大国,一个是大洋彼岸随着工业革命冉冉升起的新式国家。

中国与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在各自领域上都算得上是佼佼者的存在,只不过从一开始两个国家就注定了“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化。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关系日益密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在东亚乃至欧洲地区势力的扩张。

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更是让中美关系温度降至冰点,所以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一直都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

不过随着美苏争霸开始波及世界,我国与苏联的关系也从曾经如胶似漆的蜜月期走到了后来相看两厌的冷静期。

如果说单纯的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还能谋求自我的发展,但是苏联后来一系列的抵华乃至抑制我们发展的政策,这让我国不得不谋求新的出路。

而这也是中美之所以能够顺利建交的外部环境。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我们的朋友,此时的美国之于我们正是这样的角色,因此中国关系正常化就成了当时外交部的主要任务。

二、72年正式建交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从最初的“乒乓球外交”破冰两国不相往来的“传统”,到毛主席与斯诺记者谈话登上报刊。

中美两国曾经冰点走向融化的关系在全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彼时刚上台不久的尼克松,面对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被动局面,也在内心深处萌发了寻求中国支持的想法。

毕竟当时越南背后的支持者是苏联,而我们已经站在了苏联的对立面,因此美国一旦与我们国家建交,对美国当时的战争局势是极具优势。

于是我们便看到没过多久尼克松便访华了,他到中国受到了我们的热情接待,享受到了丰富的美食之外,还亲眼见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1972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随之而来的便是两国之间的友好互助往来。

只不过人的想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尼克松也一样。

当时对于两国建交他是乐见其成。

毕竟中国在当时不论是人才市场,还是经济资源都有着巨大潜力,美国来中国投资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以说当时中美建交,是两国在那个时候做出的最优最正确的选择。

只是随着中国崛起,看着中国逐渐脱离他们美国的“掌控”,在1994年的时候,他却非常后悔当时促成了中美建交,因为他认为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科学怪物,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来。

三、表示后悔

原来中国在建交后,充分利用两国贸易市场,大量引进外资力量,开始了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形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非常懂的“拿来主义”的国家,在发展经济同时,我们也快速在吸收外部力量所带来的先进思想与科技。

慢慢地我们也从曾经的“中国制造”蜕变成了“中国创造”,曾经东亚便宜的廉价劳动力代工厂,也逐步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甚至于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尖端型产品,也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眼看着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美国可不就急了嘛。因此尼克松才会认为他当年与我国建交,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国之所以能够有如今发展,靠的从来都不是外界主动提供的技术,而是自主摸索成才的。毕竟当年苏联如此封锁我国对于原子弹等高端武器的研究,还是没能阻止我们的成功。

国防事业如此,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尼克松的想法自然是庸人自扰了,不过他对于我国评价是一个科学怪物倒是没错,中国人对于创造力这方面一向如此。

结语

尼克松再怎么后悔也已经晚了,我们靠着外交契机,走向了一条腾飞之路。

但却不能将如今的繁荣昌盛完全归功于外交政策带来的积极响应,毕竟在条件有利的同时,如果我们自身没有支撑高速发展的人才与决心,又如何能够走向富强呢?

要知道当年清政府的失败可是历历在目,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尼克松口中的“怪物”,还得归功于多年来的积累,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继续保持。

1 阅读:1129
评论列表
  • 2024-06-03 11:52

    老美是咱的天敌:制度理念对立,咱的体量太大。咱发展后会严重妨碍其施展霸权和褥羊毛。

柒史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