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当初在太原起兵时,过于倚重二儿子李世民,并亲口做出许诺,将来事成后,立他为太子:
“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
当时李世民的反应是极力推辞。
其实,对此事当时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为何这么说?因为当时是群雄四起,逐鹿中原。
隋末农民起义军中,最大的三伙势力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李渊他们要造反,只能说是后起之秀,能否得到天下,他们心中也没底。
可是李渊一是运气好,二是有个好智囊团。
趁大家在中原地区打得不可开交之际,李渊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最后完成全国统一的方略。
打仗得要兵,尤其是统帅三军的首领更显得珍贵。
李渊的四个儿子中,最能带兵打仗的,就是二儿子李世民了。
唐朝建立后,按照既定国策 ,李世民先是灭了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又灭刘武周、宋金刚集团,立下大功;再打败窦建德、王世充联军,立下不世之功。
由于唐朝建立时,李世民已经官至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爵秦王,官位已经到头了。现在又立下新功,这可怎么封赏呢?
李渊有些为难了。总不能将皇位让给他吧?
于是李渊开始开动脑筋,苦思冥想好几天,发明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
这个官职有多大权力呢?就是正儿八经的全国第三号人物,除了皇帝,太子之外,什么亲王、三公,都在此之下。
除了地位特殊之外,权力也非常大,可以“自置官属”,也就是说,可以自己封官许愿,俨然就成了一个小朝廷。
虽然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是李渊钦定的,而且李渊当时对三个儿子各有分工。
李建成留在身边,着力培养管理国家能力,将来好接班;李世民和李元吉则外出征战。
但随着李世民战功的积累,影响力的扩大,李建成心里没底了。他怕将来压不住李世民。
此时李元吉也投靠到李建成这边,全力对付李世民。李元吉给李建成出主意,让他早下决心,除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在弟弟的撺掇下,李建成终于出手了。
一天,李建成很客气地邀请二弟到府上小聚,陪同的有李元吉,还有堂叔淮南王李神通。
李世民本来就不善饮酒,才喝了几杯,突然感到心口痛,不一会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
李神通见势不妙,匆忙将李世民搀回秦王府,等送到府上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马上请来太医救治,总算施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第二天李渊听说后,亲自来到秦王府看望李世民。
要是喝酒喝坏了胃,李世民的表现不会这么激烈。他虽不善饮酒,但常年沙场征战,身体体质还是很不错的,这点酒也不至于出现这种险情。但是如果说是李建成下毒,又没有证据。
但是李渊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愿见到自己儿子互相残杀,于是就做了一个和事佬,特意为此事写个手赦:
“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
特意规定了以后不许再逼迫李世民这样喝酒了。
但是李渊知道,李世民躲过这一次,下一次不知道李建成又会想出什么毒招来呢,还是将他打发远一点,离开长安城为好。
不知是李渊老糊涂了,还是脑子短路了,他居然让李世民到洛阳去,效仿汉朝的梁孝王,让他在陕州以东广大地区建立国中之国。
这个梁孝王就是汉朝的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弟弟,由于受到母亲孝文皇后窦氏的宠爱,一心要他继承皇位,平时他的封国梁国的设置和汉景帝一样。
“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史记·卷五十八》)
李世民听后,流泪辞谢,假惺惺地表示不愿离开父亲。
这时李渊反倒劝起儿子来了:“天下都是一家,东西两都,离得又不远,我如果想你了,去看你也方便,你不用伤心了。”
李渊以为天下一分为二,两兄弟就不会再起纷争了,其实这实在是一个馊主意。
首先,唐朝的统一,大唐将士们付出了多少的鲜血和生命,现在又要一分为二,那以前的努力岂不是功败垂成?
另外,在李渊百年之后,两兄弟都有相当的实力,按照他们的性格,特别是李世民,他肯定不愿看到朝廷这样分裂,到时候战端一启,老百姓又将遭遇兵燹。
好在李渊的这个想法最后没有实现。
是谁改变了李渊的想法?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认为李世民一旦离开长安,到洛阳称王的话,那么犹如放虎归山,以后他们再也控制不了局面了。不如将李世民留在长安,这里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们亲自出马劝说父皇,又鼓动父皇宠信的官员,让他们进行劝阻。连番的轰炸,终于使李渊改变了主意,下旨让李世民留在长安。
在此事情上,李建成为了自己的私利,无意中保证了唐朝的领土完整。但他没想到,最后自己没有玩过李世民,一个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双双成了怨鬼,俩人的儿子也让李世民悉数诛杀。
要是李建成知道有这个结果,还会一心将李世民留在长安城吗?恐怕是不会了。
但在地下的他此时后悔已经晚了,何况天下本就没有卖后悔药的。
参考资料:《新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