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董卓开启了三国?

妖火历史观 2023-03-04 19:34:31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社会黑暗,百姓疾苦,政府腐败,再这样黑暗的统治之下,虽然有很多的腐败官员,但是也有很多的英雄人才。提到东汉末年,大家总会把这个时期跟三国时期混为一谈,其实严格来说,东汉末年,是东汉王朝的结束时期;而三国时期,却是新时代新篇章开始的前奏,二者虽有交际,但却已经具有了不同的意义。

那么,东汉末年的终章落幕是谁拉下来的呢?东汉末年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者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东汉“大魔头”,董卓。

董卓,字仲颍,陇西郡临洮县人,董卓的父亲董君雅有段时间在豫州担任颍川郡轮氏县尉,在这里董君雅生下了两个儿子,董卓和董旻。其实董卓兄弟俩之前,他们还有一个哥哥,但可惜身体不好,去世的早,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记载。

之后董卓的父亲离职返乡,他们一家又都回到了西北老家。董卓自幼习武,董卓老家的这个地方,属于边境地区,隔壁就是羌族的地盘,据记载董卓的母亲很可能是也是羌族。生在在这样环境下的董卓,每天不是练习骑马射箭,就是练习左右互搏,这也致使董卓练就了非常了得的骑射本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董卓甚至可以左右开弓,可见其力量之强,其技术之精。

董卓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行侠仗义,身上充满侠义之气,跟羌族人关系也很好,经常打成一片,董卓每天不是跟牛、马、羊在一起,就是跟羌族人一起,跟羌族的很多首领关系都非常不错,后来董卓回到家乡耕种,也时常会有羌族的首领去看望他,董卓为此还杀牛杀羊来款待大家,羌族首领们在收到董卓的招待之后非常感动,大家回去凑了好多牛羊来给董卓回礼。而董卓后来手下李傕等人,与董卓的都情况差不多,几乎也都是生长在凉州边境地区,也是常年与羌族生活在一起。

到了董卓成年之后,当时的胡人经常会骚扰边境,抢劫百姓,搞一些打家劫舍的活动,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非常的威胁当地的治安情况。而当时以勇武骑射而出名的董卓,没过多久就被西郡太守和刺史看重,召董卓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而董卓也没让大家失望,一上战场就斩获胡人首级数千,自此之后一战成名,后董卓担任羽林郎。

延熹九年,鲜卑人联合羌人合作作乱,跟东汉朝廷叫板,这个时候朝廷让张奂带人去平叛,负责平定幽州、并州与凉州。而此时的董卓正是张奂帐下的军司马,这个时候董卓从小与羌人打交道所练就的一身本领,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不知是董卓实在是跟羌族的关系太好了,还是实在是太了解羌族的关系,永康元年冬天,羌人进犯三辅,董卓同样受命前去平叛,这一战直接斩杀了数万敌军,就连羌族的首领也领了盒饭。此战之后,朝廷给予了董卓很多赏赐,但是董卓并不贪心与这些赏赐,反倒是全部都分给了自己的部下,使得董卓的部下都非常感激,并对董卓都忠心耿耿。

没过多久,董卓因为犯事被罢免了官职,直到熹平年间时,董卓才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借着这个机会董卓才得以从回官场,后来又出任并州刺史。有意思的是,董卓出事之后,他的老上司张奂,并没有想办法让他重新回到官场,反倒是后来的袁隗,给了董卓第二次机会。而这个袁隗就是袁绍的叔叔,当时的三公之一。后来董卓还给张奂去送过礼,但是都被张奂拒绝了,可见张奂似乎非常的厌恶董卓。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席卷中原,卢植被贬,董卓接任卢植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地区战事,随后北上攻打曲阳县,围攻了两个多月,没攻下来。眼看董卓办事不利,朝廷新派了皇甫嵩到达冀州,并罢免了董卓的官职,直到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大赦天下,董卓这事才算过去。

可是这个时候,凉州又发生了叛乱,董卓刚失去的机会又回来了。董卓是不是真的打不过黄巾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董卓的本事在对待羌人等少数民族方面,还是很得心应手的,在加上董卓在当地以及少数民族心里都有很大的威望,所以董卓的机会,肯定是少不了的。

中平二年三月,董卓跟着皇甫嵩平定凉州叛乱,四个月之后,皇甫嵩也因为作战不利,被朝廷罢免了。这剧情,看上去有点熟悉啊。又过了一个月,朝廷派司空张温主管战事,可是这张温刚一到,马上就吃了董卓一个下马威。

张温在到达长安之后,用诏书召见董卓,可董卓却磨磨蹭蹭,过了很久才到。张温见董卓就这效率不怪打不过黄巾军,于是就责怪了董卓几句,谁知道董卓这个时候不但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还对张温出言不逊,态度十分傲慢,非常气人。

当时孙坚正好在场,孙坚还曾劝张温应该趁机杀了董卓,然而张温却没同意。而张温没同意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看重董卓在地方的威名,所以没好意思下手。

而董卓虽然态度非常叛逆,但这一次的行军之路怎么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好歹也得意思意思出点力不是。

同年十一月,董卓趁着夜色四起,奇袭叛军,斩杀敌军首级数千名,叛军兵败退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之后张温连忙派人追击,张温先后派出周慎、董卓等六路人马。有趣的是,在这些个队伍当中,其中的五路人马都以失败告终,唯独只有董卓的军队全军归来,董卓也因为被封为斄乡侯。

中平五年,凉州叛军又一次卷土重来,围攻陈仓县,随后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与督前将军董卓各自率领两万人前去解救陈仓。之后董卓想要要急速进攻,快速解决战事,但是皇甫嵩却与董卓意见相反,认为陈仓的防守坚固,这事急不得,以逸待劳才是制胜之法。这一下,董卓的小脾气上来了。

之后朝廷又想征董卓为少府,董卓却上书推辞掉了,董卓的回复是:自己的下属和匈奴们都来苦求董卓,求他不要抛弃他们,所以自己只好留下来慰藉这些人,有情况在说吧。董卓此举虽然没有拖皇甫嵩的后腿,但是也是表明了是不想帮助皇甫嵩干正事,这个时候的董卓还不是后来的山西军阀,但是此时的董卓的叛逆之心,就已经是不怎么遮掩了。

虽然没有了董卓协助,但皇甫嵩本人还是很有本事很争气的,之后皇甫嵩自己率军出击,他也知道董卓不愿意真心帮忙,于是就让董卓负责殿后,即使这样,皇甫嵩仍是连战连胜,斩首敌军数万人,董卓眼看着皇甫嵩一步一步的成功,董卓的情绪从开始的不满,发展到了记恨。

这个时候,董卓就已经是一位拥兵自重的军阀了,他的嚣张态度已经不得不让朝廷有所忌惮,恰巧此时汉灵帝得了重病,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想早日拿下董卓的兵权,以绝后患。于是汉灵帝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而他手下的军队,则都交给皇甫嵩掌管。

朝廷的意思董卓自然明白,看了朝廷毕竟是朝廷,使用的计策都很文明,可文明人最怕的就是无赖,而董卓就是无赖。

董卓在接到了诏令之后,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是却不肯交出军队,董卓给自己找的借口是:自己跟手下的士兵相处了十年,关系实在是非常亲密,而且一个个都表示只认自己,只为自己卖命,我董卓无奈,乞求朝廷准许我带着这些士兵前去并州,为朝廷镇守边陲。

这个时候董卓的对朝廷的蔑视,已经丝毫不在掩饰,或许此时的董卓也已经看清了东汉皇室的衰败,天下大乱只是早晚的事。

董卓的消息传出来,皇甫郦就劝自己的父亲皇甫嵩应该趁机除掉董卓,董卓此举已跟谋逆别无区别。但是皇甫嵩没听,只是将董卓的回复如实上报给了朝廷,而朝廷这边知道了后,肯定是要下诏书谴责董卓一番的,毕竟也不能真的去收拾董卓,就只能下诏书训斥一下。但是董卓却将这仇都记在了皇甫嵩头上,在心里对皇甫嵩的怨恨又增加了几分。最后,董卓带人停在河东郡,待在此地以观察局势。

同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何太后把持朝政,而何进与宦官早有矛盾,汉灵帝死后因为立嗣问题矛盾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演变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何进起初的敌人只是以十常侍张让为首的部分宦官,但有奈何又袁绍在这其中搅浑水,搅来搅去就变成了要杀尽所有宦官。可此时何太后因为昔日受宦官救命之恩,所以不愿对宦官集团痛下杀手,在加上太后不便与前朝士大夫直接接触,所以何太后其实更看好宦官集团。

这个时候袁绍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召集周边的一些有势力的将军入京,一来是想借此逼迫何太后,二来是想能够借他人之手来干自己的事,而这些所谓周边将军当中,董卓正是其中之一。

可这命令发出去之后没多久何进就后悔了,毕竟别人倒是还好说,但这董卓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汉灵帝在世的时候他就不听从皇帝诏令,此时让董卓进京实在是太过冒险。于是何进又返回派谏议大夫阻止董卓进京,但是董卓没听,继续脚步,进入到河南尹。等到董卓带人来到洛阳城外时,谏议大夫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本想威胁一下对方,让对方屈服,结果却引得对方大怒,董卓也知道自己理亏,进京这事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能硬闯,于是便撤军到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结果让董卓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自己进京,还没等到自己去让宦官党怎么样呢,何进就先让中常侍张让给设计杀害了。何进一死袁绍也不装了,他摊牌了,直接带人进宫屠杀宦官,弟弟袁术还在宫放火,一时间洛阳城上空浓烟滚滚,董卓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连忙下令继续进发。后来董卓半路得知了张让劫持小皇帝去了北邙山,董卓也连赶往北邙山方向去。

到了北邙山后,董卓见到了被吓得痛哭流涕的刘辩等人,而宦官们此时也都自己绝无活路,于是纷纷跳进了黄河之中。董卓见宦官们已经跳河自尽,于是赶忙上前对小皇帝表示自己是来接他们回宫的人。

在回宫途中,董卓想问刘辩皇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刘辩当时被吓得魂都要没了,说话也是支支吾吾,连不成一句。之后董卓又问少帝身边的陈留王刘协,而刘协却毫不慌乱对答如流,董卓也因此对刘协很有好感。董卓知道,刘协从小就在董太后身边长大,号“董侯”,而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是同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废立皇帝的念头就已经在董卓的心里开始萌芽。

董卓带着小皇帝等人回到京城之后,见到了公卿百官的迎接队伍,太尉崔烈此时呵斥董卓应该回避,董卓却在面对百官时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是指着崔烈的鼻子破口大骂:“你算个什么东西,我日夜兼程赶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跟我说回避?信不信我直接让你脑袋分家。”之后百官也都纷纷劝董卓退兵,可是董卓好不容易找机会进来了,哪能是这帮文臣说两句话就能够打发走的,董卓表示你们这些个国家大臣连个皇帝都保护不了,还指望想让我退兵,做梦吧都!

因为大将军何进已经去世的缘故,所以何进原本的旧部也一时间没了归属,恰好此时董卓进京,顺理成章就统统被董卓收入麾下。董卓不光收了何进的部下,他这个时候还对一位猛将一见钟情,这位猛将就是吕布。吕布原本是执金吾丁原的义子,在丁原的手下做事,之后董卓便引诱吕布,让吕布杀了丁原,并吞并了丁原原本的军队。

至此,董卓彻底掌握了洛阳的所有军权,至于有一些不肯归附与董卓的人,杀的杀,逃的逃,剩下基本都是对董卓没有威胁的了。在得到了军权之后,董卓也得有个正儿八经的名头,来掌握政权,之后董卓罢免了当时的司空刘弘,改成了自己接手。

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做的差不多的时候,董卓就开始要实施自己换皇帝的计划了。

废立皇帝这可是大事,天子可不是物件说换随便就换的,董卓不止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还需要朝廷百官的支持,而朝廷最有话语权的,那就要莫过于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了。于是董卓找到了袁绍,商量换皇帝的事情。

其实在袁绍这样的世家公子哥眼中,是看不起董卓这类出身低微的武将的,无论是在面对从前的大将军何进,还是如今的西北军阀董卓,世家对他们永远是瞧不上眼的,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们皆是如此,而袁绍也是如此。

袁绍在听了董卓的话后,觉得这简直是荒唐的不能在荒唐了。袁绍知道,董卓的谋逆之心再也藏不住了,目前也无人在能够压制的住董卓了,但骄傲的袁绍肯定是不会愿意与董卓之辈同流合污的,所以袁绍表示皇帝之事大逆不道,大家肯定是都不会同意的。

董卓一听袁绍不同意,顿时勃然大怒,:“小崽子,这天下的事都由我说了算,我要做的事情,谁敢不从?你是不知道我董卓的刀有多快吗?”董卓掉了脸色,袁绍虽然害怕,但眼前装也的装个明白,于是袁绍将手放在佩刀上,反讥道:“这天下难道只有你董公的刀快?”袁绍装完双手作揖,一溜烟的赶紧跑没影了,等到董卓想要捉他的时候,袁绍早已经逃到冀州招兵买马去了。

董卓见袁绍撒丫子跑的这么快,也想过要下令通缉袁绍,但是被身边人劝住了,毕竟废立之事在即,如果逼急了袁绍,势必要起事端的,再说袁家的声望地位都很显赫,实在是不好下手,不如这个时候给他点什么郡守当当,既能让他安分老实,也能拉拢袁家,做给别人看,这不是更好吗。

董卓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他也知道,若想要在这洛阳城中立足,没有世家大族,文武百官的支持那肯定是坐不住的,之后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废立之事也汇报了太傅袁隗,而袁隗只能同意。

中平六年,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举行了废立仪式,由尚书丁宫主持,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了皇坐,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董卓以害死董太后为由,弹劾了何太后,并将其关在永安宫里,两日之后,何太后被毒杀,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葬礼。

董卓上位后,为了进一步拉拢士族们的支持,董卓与当朝司徒、司空一起上书,要求为第二次党锢之争中遇害的党人们平反,不仅顺利的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且还提拔了这些人的子孙入朝为官。不仅如此,董卓还大肆招揽名士入朝为官,同时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而董卓最信任的幕僚蔡邕,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加入到董卓的队伍中的。

即使董卓为了政权做了很多努力,可毕竟他接受的东汉王朝早已经是行将就木,一个王朝能够落败至出售官职的地步,那就说明国库里的钱财,想必也是所剩无几了。

但生性残暴的董卓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仁爱百姓;相反,董卓能想到的就是趁着何太后的遗体下葬之时,打开汉灵帝的陵墓,让人偷取墓中值钱的宝物。之后,董卓还放纵手下士兵在洛阳城内大肆的搜刮财物,奸淫掳掠。原本富庶热闹的洛阳城,一时间沦为人间炼狱。

董卓的残暴不只是在民间,在对待不合自己心意的官员,或者是不服自己的人,董卓也经常借题发挥,用刑法来立威,说打就打,说杀就杀,这样还不够,甚至鞭尸、挖坟等手段也屡见不鲜。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在董卓的暴行之下,像张扬、曹操、卫兹等很多武将都在各个地方招兵买马,试图对抗董卓的暴政。

初平元年,关东各地区的反董武将们联合,成立了反董联盟,并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董卓一看事情不好,赶紧就离开了洛阳,把家搬到长安。董卓不仅要跑,还必须得带着皇帝跑,他不仅带着皇帝跑,还要强制洛阳城的百姓们都必须跟着一起跑,董卓的强制性命令,导致了很多的百姓丧命,很多的藏书损失,在路上还杀了几位大臣泄愤。

不仅如此,董卓临走之前还在洛阳城中放了一把大火,将宫殿、官府、民宅以及洛阳城中的其他一些建筑都烧了个便,之后还将很多的公卿大臣以及帝王陵墓中的财宝都洗劫一空。

其实在关东联军的队伍当中,真正对董卓造成了实际伤害的没有几人,很多人都不想干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身为武将,如何抢地盘扩充自己,将自己成为最厉害的军阀,这对他们来说才是头等的大事。所以当时在讨董这件事上,最上心最卖力的一共就两位,一位是曹操,还总被董卓打败;另一位则是孙坚,董卓在孙坚这真是吃了不少亏,派兵几次都被孙坚打败,就是派吕布出去,也都被孙坚给打了回来。只可惜孙坚的领导是不着调的袁术,所以后来没等到孙坚打到董卓家门口,袁术就将孙坚调了回去,抢地盘去了。

董卓到了长安之后暴行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肆,董卓奸淫公主,淫乱宫女,灭了昔日的老上司袁隗全族,还羞辱陷害心中一直都记恨着的皇甫嵩;随后董卓在长安修建堡垒,并在自己居住的城堡当中存放了大量一路搜刮来金银珠宝,还囤积了足够用三十年的粮食。董卓此时应该心里也明白,自己平定天下怕是没什么指望了,但是只要自己不离开郿坞,外面的人也没办法拿他没办法。这董卓简直就是给自己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养老圣地啊。

董卓所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在防御外部的敌人,令董卓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会死在自己人最信任的人手里。

其实对于董卓的暴行,他身边的人也多有不满,董卓对于自己的谋士蔡邕在计策方面可以说言听计从,并且平日里对他也非常的赏识和敬重,但是对于蔡邕想要匡正董卓言行的建议,董卓却是从来不听,这让蔡邕也非常苦恼。

初平二年,以何颙、郑泰等人为首的幕僚对董卓越发不满,甚至开始想办法要干掉董卓,于是他们采取了荀攸的建议,让董卓身边的伍孚担任刺客,前去刺杀董卓。结果失败了,伍孚挥刀向董卓的时候被董卓躲过去了,伍孚当场被杀,随后何颙与荀攸入狱,而郑泰与华歆等人逃亡,投奔到袁术手下。

伍孚死了,但大家想干掉董卓的心,却并没有死。

不久之后,司徒王允也想要刺杀董卓,于是他找到了董卓最为亲近的义子吕布联合。因为董卓这个人喜怒无常的关系,所以吕布也对董卓早已是满腹怨言。曾有一次,只因为吕布与董卓身边的侍女眉来眼去,董卓看见后,抽出佩剑差点就直接给了吕布一剑。吕布每次想起这件事都非常气愤,同时也非常担心自己日后的安危。

终于,在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的清晨,董卓像往常一样乘车前往皇宫,吕布作为随从的护卫一直跟在董卓身边。等到董卓的马车行驶到北掖门外之时,李肃带着人手持长戟冲到董卓面前,猛地刺向董卓,可惜董卓在朝服之中还穿着铠甲,所以并没有伤害到董卓,李肃随即转头刺伤了董卓的手臂,并将董卓逼下了马车。

董卓下车之后见敌人如此凶狠,于是忙喊:“吕布何在?”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拿出了准备好的诏书,并装模作样的喊道:“奉诏讨伐贼臣!”董卓这才知道吕布也背叛了自己,气的董卓是破口大骂:“庸狗敢如是邪!”任他董卓如何辱骂,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吕布这个时候哪管得了那么多,直接当场将董卓刺杀。东汉王朝的终结者董卓,就这么陨落了。

董卓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长安城内的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们也都纷纷欢呼雀跃,甚至很多人在知道的第一时间,都拿这件事当喜事一般去庆祝,可谓是大快人心。

回顾董卓的一生,我们发现,董卓年轻时期明明是一位颇具侠义之气的侠士,但是到了中年之后却变成残暴不堪的暴君;董卓明明已经掌握了东汉政权,却又没有办法守护住手中的这份权力,而董卓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董卓没有治国方面的天分,更多的,其实是董卓狂妄的态度,残忍的行为,以及德行不高的人品。

在董卓进京,废立皇帝开始,东汉王朝的政权就已经落下了帷幕,东汉在其实早就亡了,只是这落幕的时间有点长,一直到曹丕称帝之后,东汉才在名义没了。

大家认为,东汉政权的真正终结者,是董卓,还是其他呢?

0 阅读:59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