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任丈夫皆牺牲,唯一儿子战场致残,晚年被问有遗憾否,答:无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2023-09-22 06:32:01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20世纪90年代,王永忠再次回到家乡已是古稀之年。

望着发生巨大变化的家乡,王永忠感慨万分,不禁有些泪眼婆娑。这里,是她的出生地,给过她生命,也是她曾经想要逃离的地方。如今她回来了,却已是物是人非。

不过,王永忠对当年离家的行为一点儿都不后悔,正是由于离开了家,她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只要一想到小时候,王永忠的眼里就常含泪水,因为那段时期带给她很大的心理阴影。

王永忠1913年出生在四川苍溪县云峰乡的一个穷人家中,因为家中贫穷,父母将她送给了别人家当童养媳。

在那个年代,童养媳没地位,小时候是免费苦力,长大后就是生育工具,一辈子都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小时候的王永忠常常受到婆家人的虐待,只让干活不让吃饭,本就瘦弱的她更加营养不良,常常感到头晕目眩。

不愿再受折磨,王永忠生出了逃跑的念头。趁着婆家人都睡着后,她悄悄溜了出去。

可一个小孩儿能去哪儿呢?于是没走多久,她就会被婆家人抓回去,回去后免不了一顿毒打。但即便是伤痕累累,王永忠也不愿放弃离开的念头。

好在事情发生了转机,当地来了一群宣传革命思想的共产党宣传员,他们每次演讲王永忠都会去捧场。“妇女解放”一时间成为了王永忠的梦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永忠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她见机会来了,毅然离开了家,此后离家几十年中,她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

她走得很决绝,没有丝毫留念。她急于获得解放,摆脱童养媳的悲惨人生。

倔强的王永忠跟着中共秘密党员来到了通南巴地区,成为了儿童先锋队的第一位成员及队长。

虽然年龄小,但王永忠的热情却不比任何人少,她利用她那好嗓门,唱歌给当地的小孩听,鼓舞他们一起加入儿童队。

在她的号召下,儿童队从她一人最后扩展到了200多人。

1932年,王永忠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介绍她入党的是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

革命道路艰且长,成为红军后,王永忠才知道红军部队中还有许多和她一样的姐妹,她们大多都是从家里偷偷跑出来参加的革命,这让王永忠更加坚信,这条路她走对了。

1933年,妇女独立营在通江成立,王永忠苦练枪法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不久她就被任命为妇女独立营的连长,配上了盒子枪。

那个时候红军枪支匮乏,平均两个人也分不到一支枪,所以枪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能力的认可。

期间,王永忠认识了她第一任丈夫陈玉高。陈玉高是河南人,来妇女连队是为了教女战士们拆枪、组装枪。

陈玉高人好性格佳,给王永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陈玉高也被王永忠身上的坚毅所吸引,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组织的同意下结了婚。

可还没等夫妻两人感受新婚的气氛,结婚第二天,陈玉高就牺牲了。

王永忠痛彻心扉,痛斥命运的不公,但她不屈服,决定与命运对抗到底。

1935年,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发起了西渡嘉陵江战役,在此期间,王永忠竟遇到了父亲,她这才知道,父亲与弟弟也参加了革命。

王永忠内心欣喜不已,她拉着父亲的手说了好多话,两人分别时互相鼓励打气,约定要一起等待革命胜利的到来。

但这一别却是永别,从此之后,王永忠就再也没打听到父亲弟弟的一丁点儿消息。

长征艰难,当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王永忠看到战士们衣衫褴褛的样子,决定做一些事情。

她动员妇女团的所有姐妹,一起为战士们赶工做布鞋,光她一个人就做了100多双。

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30军、红9军、红5军组成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王永忠也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马金六。

马金六温柔浪漫,两个人结婚后共同作战,幸福无比。但不幸的是,马金六也未能陪她走完漫漫人生路,在甘肃倪家营子的战斗中光荣牺牲,而王永忠自己也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当王永忠再次醒来的时候,身边到处都是尸体,有敌人的也有相依为命的战友们。

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她生出一股力气,向尸堆外面奋力爬去。在朦胧中,她好像看到一人,她用尽全身力气喊:“快,救救我。”

之后,王永忠再次陷入昏迷中。

救王永忠的人是当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与老伴相依为命。看到王永忠是红军时,老人并不敢救,但实在不忍心眼看着一条生命死亡,便收留了王永忠。

等王永忠醒来,就看到一位老婆婆正为她擦洗身体。

两位善良的老人为她包扎好身体,还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

王永忠不知是忧是喜,流着眼泪说:“他的爸爸要是还活着肯定高兴。”

两个老夫妻也不敢明目张胆在家中收留红军,就把王永忠藏在地窖中,等风声不是很紧时,才将她带出了地窖。

几个月后,王永忠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取名叫“黑娃”,就在同一年,老夫妻也相继离世。为老人办理完丧事,王永忠决定离开这里寻找部队。

这时正值抗日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王永忠带着孩子流浪的时候遇上了一位姓王的解放军,被收留安顿了下来。

在一起生活的两年多里,丈夫为她盖了一间砖房,她才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就当她以为生活就这样过下去的时候,命运再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第三任丈夫在剿匪作战中牺牲了。

命运给予她一次又一次痛击,王永忠的内心却一次比一次坚强。在一段时间的悲伤后,王永忠坚强地挺了过来。

解放后,王永忠定居肃南县,她虽无法身体力行继续参军,可她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报效祖国。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永忠硬是把儿子推上了战场,她说:“年轻人就要打仗,把美国人打跑。”

王永忠是不怕牺牲的,所以她也希望儿子做一个真正的男儿。

黑娃上了战场,上甘岭战役前夕,在一次侦查任务返回途中,他不幸被敌机炸弹波及,失去了左臂,回国后被评为一等乙级伤残军人。

战争胜利后,王永忠把大孙子送去了西藏边防部队当兵,小孙子在北京军区炮兵部队服役,在她心目中,男儿就应该保家卫国。

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的王永忠,一辈子的财产只有徐向前家人送的一床毯子,还有一枚瓷质的毛主席像,她将革命放在心中一辈子。

2008年,王永忠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5岁。

王永忠老人命途坎坷,但她不屈服,敢于反抗,她的三任丈夫均为革命牺牲,儿子也因参战致残,有人曾问她是否留有遗憾,她摇摇头:“无。”

是啊,当爱情、亲情、热情、青春和生命都注入革命时,还有何遗憾!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