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崇祯朝初期,根本看不出来明朝会在十几年后就灭亡。农民军方向,几股大的势力剿的剿降的降,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后金方向,皇太极初上位,内部派系错综复杂,四贝勒南面而坐,作为领导的皇太极根本没有绝对权威,阿敏携两万精锐滞留朝鲜,皇太极连治他都不敢治。民生方面,经过努尔哈赤晚年的精耕细作,不说怨声载道吧,那也是民心尽失。
崇祯接手的明朝虽有着很多问题,但也比其他大一统王朝末代皇帝接手的烂摊子好了无数倍。可以说,和所有大一统王朝亡国之君比起来,崇祯开局很好,甚至比很多中兴之主开局都要好。他没有遇到秦朝赵高那样的宦官专权,西汉末年的外戚专权,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以及地方割据。唐朝末年的宦官专权、藩镇林立。北宋的外患不断、奸臣当道。南宋则是亡于有史以来最强外敌。哪怕是元朝的末代皇帝,别人也做到了肃清内部权臣,巩固了皇权,退守草原。
总的来说,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统一的、皇权不受威胁的、没有割据势力的、外患还不算太强的帝国。甚至农民起义都才起步,从朝廷来讲,没有类似曹操、司马懿、蔡京、高俅这种级别的权臣或奸臣。从他个人而言,皇帝权威还很强势,没有任何人质疑他继位合法性。他继位时已经成年,不像那些几岁就继位的,不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他的开局可以说难,但远远没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可能接班形势比他好的只有隋炀帝了。不过隋炀帝亡国,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和他开科举,断了沿袭了几百年的士族政治的统治基础,引起了世家大族的疯狂反扑有关。毕竟开科举以后,非士族官员在朝廷比重逐渐增加,就算是士族子弟也通过科举入仕,逐渐降低了对家族的依附,士族也逐渐由世家变成了地主。
崇祯的问题可不是识人不明那么简单,多疑和刚愎自用可以和五代那些军头们相媲美,松锦之战打成那个样和他微操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说他敢承担责任吧,南迁这个话题他压根就不敢自己说出来,非要找个大臣背锅,可大家看到陈新甲的结局了,谁敢替他背锅?更不用提他一开始对于农民军的态度就非常摇摆不定,时而抚时而剿,搞得下面人无所适从,而且对文官苛刻对左良玉这种武夫又极度宽容,可以说明末乱世有一半是他自己造出来的。
崇祯个人能力就是差,南方走私泛滥,官商勾结,隐户多,贪污重,收不上来税,他只能加大征收额度,不然北方边镇和军队养不了,农民起义镇压不了,进入了死循环。有农民起义就要加大税收,加大税收就有农民起义。崇祯皇帝既不敢动士绅大族的利益,也不敢动满朝文武的利益,连王室贵族的利益也不敢动,最后就只会剥削老百姓,结果被老百姓逼得造反,总有人觉得崇祯说了两句软话就是对百姓好,真对百姓好,李自成怎么到处拉起农民军?
崇祯的志大才疏是符合实际的,大明亡了他铁定活不了,能力不够也是对的。他本身在温室长大,是天启早夭才当的皇帝,本身就不具备皇帝的素养。崇祯的刚愎自用,是环境导致的,作为外地人人生地不熟,他可以慢慢试探周围人是敌是友,但后来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就像刀架脖子,这才不能不急。但实际后来我们也知道,内阁换了又换,就是没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救命大才。所以,明亡于崇祯,他一点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