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钱学森的父亲病逝,临终前留下遗嘱:把3000元遗产都交给女儿钱月华。可当儿媳蒋英给小姑子去送钱时,钱学森却大声喝止:“不行!”钱学森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整个钱氏家族都是出类拔萃、名家云集,钱学森的父亲钱钧夫,是五代时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的32代孙。
家族非常重视教育,钱钧夫曾与鲁迅、蒋百里等人东渡日本求学,鲁迅后来弃医从文,而钱钧夫则学习教育学,以期施展“兴教救国”的抱负。学成回国后,钱钧夫曾长期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5年钱学森从美国回来后,父子终于团聚。1956年,钱钧夫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1969年,钱钧夫因病逝世,享年87岁,去世前,中央文史馆,一次性给他补发了3000元工资,在当时是一笔巨款。钱钧夫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把这3000元遗产都给女儿钱月华送过去。钱钧夫之所以这么安排,并不是他偏心,而是儿子当时工资正常照发,可女儿却没什么积蓄,生活难以为继。而且钱学森一直忙于事业,无暇照顾家庭,钱钧夫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基本都是女儿钱月华在照顾他。因此,钱钧夫才做出这样的安排。可是,当儿媳蒋英拿着这3000元的巨款,打算给小姑子钱月华送过去时,却被钱学森严厉制止:“不行,不能给她送过去!”蒋英当时有些发蒙,不理解丈夫为何会制止,疑惑地问:“为什么不行?这几年都是月华在照顾父亲,她现在的生活也挺困难的!”钱学森叹了一口气,解释说:“月华现在困难,可国家更困难,需要钱的地方非常多,这个钱我们不能留,退回去吧!”蒋英听完之后,这才理解了丈夫的用意,她也支持丈夫的决定,“舍小家为大家”一直是他们的优良家风。第二天,蒋英就带着钱来到了中央文史馆,要求把这笔工资退回去,可单位坚决不肯收。蒋英回去和丈夫商量一通后,以交党费的方式,把这笔钱上交给了组织。可妹妹生活困难也是实际情况,而钱家也没有多余的存款,每个月的工资仅够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这件事让钱学森记挂了很久。作为贤内助的蒋英,非常理解丈夫的用意及心情,她想尽办法节衣缩食,悄悄地攒钱。直到八十年代初,钱月华的女儿要结婚时,蒋英终于攒够了3000元,她全部取了出来,给小姑子送了过去。可钱月华说啥也不肯收,“嫂子,你的心意我理解,可照顾父亲是我的义务,我不能拿这笔钱!”蒋英一再劝说,还说要为当年的事道歉,希望妹妹能理解他们,能接纳这笔钱。最后,在蒋英的坚持下,钱月华才收下了这笔钱。钱学森得知后,也是倍感欣慰,也算了了他一桩心事。不得不说,钱老一生为国效力,从未想过谋私,而这样的生活,对于寻常女子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好在蒋英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有了这位贤内助的支持,钱老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