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口舌之利,让整个岭南尽归汉朝的陆贾,为何没有被刘邦封侯?

敏敏的历史枕边书 2022-07-11 23:26:52

西汉初期陆贾之所以没有被封侯,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大功。陆贾是个文臣,在文臣中陆贾的功劳也不是很突出。

作为文臣的大功也就是说服某个国家归顺了,但是这样的机会是不多的,一不小心还容易丧命。

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无论文臣武将,功劳越大,得到的封赏就越多。但是打仗大多用拳头说话,文臣的作用不大。

比较突出的文臣张良,人家确实条条计谋都让刘邦受益匪浅,能够在各方诸侯之间为刘邦争取利益,最后成功封侯;其次就是郦食其,说服齐国归顺汉朝,但是还被韩信搅局了,最后被齐王田横煮了;最后就是陈平,也是诡计多端,每次出计都是连环计,成功让项羽失去范增,最后做了丞相,也封了侯爵。

同样是文臣,相比张良,陈平,以及郦食其,陆贾的成绩就比较一般了,所以没有被封侯也是比较正常的。

这样一对比,陆贾的形象一下子让人联想到,郁郁不得志的杜甫,大雨天住着漏雨的草棚,一副潦倒憔悴的样子。

其实陆贾是一个不在乎名利的文人,而且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很好。

自古文人大多有一个通病,就是比较骄傲清高,但是陆贾没有,陆贾对于自己的状态很满意,几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为国家出力,就已经很好了。。

那么在刘邦打仗的时候,陆贾是做什么的呢?

简单的来说,就是外交官,作为刘邦的使者,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各国诸侯将领和刘邦合作。

因为刘邦一直交给陆贾的都是比较普通的任务,所以陆贾也就没立过什么大功。

唯一一次,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败走彭城,兵荒马乱中,被项羽抓住了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

刘邦先是派陆贾,郦生等人去游说项羽,让项羽释放家人,但是没有成功,想想就不会成功的啊,多么重要的人质啊。

于是刘邦就耍无赖了,你煮就煮吧,威胁不了我。

所以,知道西汉建立初期,陆贾都没有立过什么大功,所以也谈不上封侯什么的。

众所周知,刘邦不喜欢儒生,但是刘邦并不是一个吝啬的君主,他并因为陆贾是儒生而没有轻慢陆贾,依然对陆贾不错。

陆贾还在刘邦建国后,提出以儒家为根本、融合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和法家以法制约束人的制度,将仁德,礼,法,相结合,共同治国,全部都被刘邦采纳了,为西汉前期的统治奠定了一个基础。

由此可见,刘邦是知道陆贾的能力的,虽然是文人的东西,但是对于治理天下还是比较有用的。

后来武力说话的时代渐渐结束,文臣治世的时代到来了,陆贾这才渐渐地在太平盛世崭露头角。

刘邦建国后,还有比较边塞的国家独立,割据一方,比如百越,匈奴,刘邦始终认为,这些国家不归顺,一定会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于是先礼后兵,派陆贾出使百越,说服百越归顺汉朝。

百越国的君主是赵佗,赵佗本来是秦朝的将领,秦始皇派任嚣和赵佗征服百越,二人坚持多年将百越打下来了,秦始皇命令二人驻守百越。

秦朝末期,各路诸侯起义,天下纷乱,任嚣去世,去世前建议赵佗不要参与纷争,最好占据百越驻守一方,赵佗很听话,于是就建立了南越国。

赵佗将南越国治理得很好,根本就没有入侵中原的野心,再加上南越国自身实力不弱,手里有三十万秦兵,怎么可能会答应归顺汉朝呢?

陆贾就想方设法的劝说赵佗,一次不行两次,文的武的都用上,一次一次的出使南越。

最后,赵佗同意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具体是怎么谈的,历史上没有记载。

只不过这是在汉朝的历史记载的,讲得比较好听,具体怎么样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这也成为陆贾的成绩单上最大的功劳了,但是刘邦也没有因此被陆贾封侯。

后来刘邦去世,刘盈继位,吕后当政,吕后当政时期,不顾刘邦的遗言,执意立吕家的子弟为王,还开始打压功臣,诛杀刘氏诸侯,陆贾认为这样的局势对自己有危险,于是就称病归隐了。

有意思的是,陆贾、有五个儿子,为了能够老有所依,但是又不让儿子们厌烦自己,他一年都轮流在五个儿子的家中串门居住,看看谁对自己好,然后全国各地的访亲会友,驾着华丽的马车,带着几十个歌舞随从,全国各地的疯玩。

这就是大多数人理想的晚年生活吧,可见陆贾的思想是有多前卫,日子简直过得太开心了。

但是陆贾并没有全然忘记自己的使命,他还是希望能够为汉朝出力,陆贾就这样一边玩,边观察着朝局的变化。

终于在吕后去世之后,陆贾回到长安,见陈平和周勃被吕氏家族打压,便劝说二人联手,共同对付吕家。

在陆贾的劝说下,二人联手开始发动除吕大业,事后周勃和陈平都因此立了大功,但是陆贾却没有寻求封赏,功成身退,继续游山玩水去了,真可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公元前170年,历经三朝的陆贾寿终正寝。

著名史学家班固评价陆贾“陆贾位止大夫,致仕诸吕,不受忧责,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身名俱荣”。

陆贾出身儒家,却不受儒学所困,能够集他人所长,为己所用,是一个比较博学的学者。同时陆贾是历史上第一位推崇儒学治国理念的文臣,为中华文化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陆贾一生不求名利,从来贪功冒进,将自己置身危险之中,吕家当政他能够明哲保身,国家有事则为国出力,国家无事则隐于山水,活出了士大夫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作为文臣最好的结局了。

0 阅读:19

敏敏的历史枕边书

简介:去谈五千年中国文化,在历史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