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最大的事情除了两会闭幕之外,应该就是证监会同时发布了4份文件和两份补充性规定,而且“李超”还进行了答记者问。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
《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这六份文件都不算长,但是新闻发布会谈的内容比较多。
首先是“李超”大概解读了一下那四份文件,然后加上另外几位司长回答了一些记者问题,而且每个回答都是长篇大论,所以内容特别多。
昨天周六下雨,闲着没事就反复看了一下这些内容,有几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大概讲一下。
1、要求拟上市企业的有关股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采取延长股份锁定期等措施。
这个如果真的实施的话,会对新上市公司有一定促进作用,至少增加了上市圈钱的难度。
2、严密关注拟上市企业是否存在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严防严查,并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
这一点关注新上市公司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因为去年好几家准备上市的公司都有这个问题,算是干实事了。
3、同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形成充分发现、有效查实、严肃处置的监管链条,有力震慑财务造假。
这一条很重要,但是有所缺失,这个“大幅度比例”到底是多高?
反正比例越高效果越好,如果是100%,那财务造假问题就能很大程度地杜绝,虽然财务造假方式很多,但是很多东西真要查是能查出来的。
4、进一步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要求未盈利企业充分论证持续经营能力。
我相信这一点的本意是很好的,等于是提高未盈利公司的上市门槛,不过这个度很难把握。
对于优秀的科技公司,确实需要上市融资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个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但是也有打着科技旗号上市圈钱的,所以如何区分很考验证监会的调研能力。
5、要求企业上市前制定上市后分红政策等回报中小投资者措施,并向市场充分披露。
之前主要强调央国企的分红力度,另外也对成熟民企增加了分红规定,这一次补上了拟上市公司的分红规划,看样子未来资本市场的主旋律是“分红”。
这一点我觉得挺好的,资本市场的主要收益本来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市值增长收益,另一种是分红,而且对于优秀公司来说,这两种又有很强的关联性。
典型的就是这几天很火的宁德时代。
昨天公司发布了年报,除了业绩增长之外,还计划分红220亿,这肯定会大大地刺激一把市场情绪。
那么对于新上市公司,提前公布分红措施,也算是提前给一个承诺。
6、加强拟上市企业股东穿透式监管,严厉打击违规代持、以异常价格突击入股、利益输送等行为,防止违法违规“造富”。
这一点其实很难防范,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代持”这个事情非常普遍,我身边都有不少这样的行为。
重点是这种事情都是在台面下操作的,只要知情人不说出来,他们私下里的协议外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证监会的这个态度很好,但是也只能用“加强”这个模糊词,因为有时候确实有心无力。
然后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文件里面,内容比较多,总共有十八条,主要围绕业绩造假、减持、分红和市值管理这四个方面。
有些内容是之前的文件就提到过的,讲得都很好,但是“动词”比较多,暂时无法量化,算是证监会传达的一个态度。
7、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严格执行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规定。
这个就有量化指标了,破发、破净和分红不达标这三个要求是能明确衡量的,公司没做好之前,实际控制人当然不能减持。
资本市场的钱不是用来给管理层改善生活的,是用来把公司越做越好的。
所以对于经营状况不好的公司,应该禁止减持,不过对于经营比较好的成熟公司,我觉得怎么坚持都没关系。
这一点我可能跟很多人看法不一样,管理层也并不是非要限制死,公司经营好了正常运转,管理层当然可以减持套现。
但是减持也要合法合规才行,所以就有了第八条。
8、进一步明确大股东、董事、高管在离婚、解散分立、解除一致行动关系等情形下的减持规则,防范利用“身份”绕道。进一步明确司法强制执行、股票质押平仓、赠与等方式减持规则,防范利用“交易”绕道。禁止大股东、董事、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防范利用“工具”绕道。
这一段比较长,但是大家也应该都能看懂。
特意“天价离婚”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行的,限售股也不能转融通和融券。
绕道减持的方式确实比较多,而且很多情况也没法追究,就比如离婚这个事情,人家说感情不好要离婚,总不能不要他们离。
而离婚就必然涉及到财产分割,现在对于类似这种转个弯减持的情况,还没有很详细的规则,这次算是一定程度补上了部分漏洞。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具体规则是什么样的,应该后面会公布。
9、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
证监会为了让上市公司分红,也真是操碎了心......
反正不管怎么样,所有上市公司未来都要把重心放在“分红”这个事情上来,别人来当股东,就应该给别人分钱。
10、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不但要分钱,还要多次分,看来未来不少优秀公司都会增加一次中期分红了。
比如中国平安就做得不错,从2012年到2023年,11年时间分红24次,分红总额超过2800亿。
2024年中国平安依然还会分红2次,这就是楷模。
11、要求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明确股价短期大幅下跌等情形下的回购增持等应对安排。
这等于是增大了优秀龙头公司的市值下跌难度,本来很多公司跌到一定程度就跌不下去了,典型的就是招商银行。
如果这些公司一大幅度下跌就回购,想捡便宜就难了。
不过对指数的稳定性有比较大的作用,会减少波动,安全系数更高。
对于证监会的表态我也讲过好几次了,虽然可能不少人依然有情绪,但慢慢地要好很多了。
我始终觉得管理层没任何理由胡来,我也相信他们其实比我们普通投资者更希望经济变好,资本市场变得健康活跃。
但是也不否认有很多垃圾公司用尽各种手段圈钱,也不否认监管方面还有漏洞。
不过只要在进步就好,我们每一个人也好,还是每一个组织也好,整个生命历程就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所以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在积极解决问题,努力做得更好,就没问题。
从去年的年底到现在,其实已经密集地发布了很多政策,各行各业都有,这段时间应该也是我近两年看文件看得最多的,光打印出来的就厚厚一摞。
效果也还是有的,也不要只顾着发泄前几年积累的负面情绪,不管怎么样,我们始终都还是要超前看。
你看过完年后的行情就比较有意思,一顿乱涨加一顿乱跌。
不过只要不跟风炒作,比如这段时间比较火的AI,还有乱七八糟的低空经济,今年应该是很多人都赚钱了的。
“低空经济”这个名字是取得真好,有些时候我是真佩服那些带节奏操作资本的人,是真有本事把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东西炒得那么火。
当然不是说这些新技术新概念不好,只是里面有很多“居心不良”的大坑,而且是精心设计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跟风进去,必然掉坑里。
所以我还是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不要盲目跟风,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们别去期待赚那个炒作的钱。
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好公司,只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做选择。
然后给自己做一个类似我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设置加仓价格和减仓价格,目的是控制风险,尽量增大收益率。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去为自己的资本行为买单,资本是冷酷无情的,不会因为你失去这笔钱后,造成了什么样的重大后果就怜悯你,不会的!
所以如果用自己的“感性”思维方式,去执行一个绝对“理性”的东西,一定是错位的。
更何况你的对手同样也是绝对理性,绝对冷酷无情的,这种对比之下,又怎么会有胜算呢?
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智地对待没有人性的资本市场。
我们都要有敬畏之心,尤其是年轻人,存点钱不容易,不要瞎折腾,先控制风险,然后再考虑收益。
股市并不是一夜暴富的地方,越年轻就越应该考虑“滚雪球”,充分利用时间优势,在心里种下“复利效应”的种子。
巴菲特有这么高的成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入行早,然后活得长。
我即便是在专栏里,也很少明确说某公司值不值得买,因为我非常敬畏风险。
除非是我实在找不到缺点,或者说我觉得风险非常小,才会说我的态度,市值降到什么程度我可能会考虑持有。
但是风险小也是风险,当坐上这张桌子之后,就意味着时时刻刻都在承担风险,如果没有风险承受能力,其实不应该上桌。
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报喜,说今年回血了不少,或者赚了多少,我很开心。
平时沟通比较多,我大概记得他仓位情况的,我也会主动贺喜一下。
到时候如果涨幅比较大,我觉得差不多了,我也会提示风险,该卖就得卖嘛。
因为今年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我觉得不大,按照我的看法,今年也不会是熊市,而是“猴市”,很多公司都会上蹿下跳。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