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区治理堵点问题③:五花八门的治理单元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4-10-16 10:30:52

要增强城乡社区对居民群众需求和基层矛盾问题感知的敏锐度,提升管理、服务响应速度和效率,科学划分治理单元是必要的前提基础。

然而,当前城乡社区的治理单元,有居民小组,有片区,有网格,有居民小区,有楼栋,甚至楼层等等,各地的实践探索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本来是提高治理效率的单元制,往往变成了“社区治理创新”名义下的样子、把式。居民群众不仅没有从中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反而成了坚持下去作用不大、拆消了又面子上过不去“鸡肋”,骑虎难下,花架子伤眼,而更令人苦恼的是,一时好像还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和办法。

无所适从的治理单元问题,其实也是当前深化社区治理的一个堵点。

现行政策法规对治理单元的要求

合理划分治理单元,是古今中外无数实践证明了的治理经验。溯源汉字“伍”“什”,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先秦时期,管理阶层就运用了细化管理对象的办法,提高治理效率。

新中国成立后的居民委员会,及改革开放至今的社区居民委员会,都从法律上对治理单元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这为社区下划分更小的治理单元提供了法律基础。居民小组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单元,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居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规定,村委会下设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收益分配等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农村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基层单元。这体现了在农村社区治理中也重视分层管理,以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的理念。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发布的一系列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文件强调了精细化治理的理念。这些文件指出,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治理单元,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社区治理体系。通过这种划分,能够更好地整合社区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社区治理单元的现状

各地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在社区治理单元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有名无实。居民小组是法定的单元,一般在社区成立之初或换届时,都会予以明确,还有选任了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名分”很大,但实际上,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这种情况,在网格化管理出现后,趋势更为明显。

另一种情况是,越来越实。这个最为突出的是网格,以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为基础的网格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数字化,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经从个别地方的试点逐步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措施,其与群众自治组织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快。网格,成为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单元的重要形式。

还有一种情况,尝试破解。居民小组名不副实,硬性物理划分的网格又与当前社区实际工作有些不太贴切,于是一些地方又在院落、小区、楼栋、单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破解在服务主体上如小区物业乱象等的一些难题。

打通治理单元堵点刻不容缓

科学划分治理单元,对于促进居民参与、整合利用资源、提升治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都对优化社区治理单元提出了要求。

只时,由于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在修订中,关于治理单元的法定要求尚未明确,各地基于现实要求进行的一些探索虽有一定成效,但五花八门,其科学性尚待考究,政出多门,也给基层带来很多的困扰。

有些地方不重视治理单元问题,任由社区“粗放经营”,这个显然不符合精细化治理的大势要求。有些地方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将单元划分至楼层,这其科学性就很值得商榷了。

从现状来看,围绕现实生活中小区治理这一难点问题,人文与技术想结合,科学划分单元,是当前深化城乡社区治理亟待解决的堵点问题。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