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东汉云台二十八将,谁战功最大?实力派仅八位,结果出乎预料

读书悟道君 2024-01-06 00:34:40

在上篇我们说了邓禹、吴汉、贾复和耿弇四位功臣,下面接着说第五位。

第五位:寇恂

寇恂,上谷郡昌平县人,原本是王莽新朝的一名普通郡功曹,相当于助理职位。他的上司是耿弇的父亲耿况,深得耿况器重。

王莽失败后,他与耿况投靠了更始帝。到王郎叛乱时,逼耿况出兵援助。寇恂与耿况商量,认为王郎不可信,大司马刘秀礼贤下士,可以攀附。

耿况担心王郎来攻打他们,寇恂分析,上谷郡装备完好,物资充实,骑兵有上万人,他再去联合渔阳,与彭宠结盟,共抗敌,凭借此实力,不用惧怕王郎。

后来寇恂和耿弇去渔阳联络,之后一起投靠了刘秀,刘秀任命他为偏将军,此后,便追随了刘秀。

邓禹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物色各类人才,然后推荐给刘秀。寇恂与邓禹关系不错,两人多次谋划事情,邓禹都很惊讶于他的才华。

刘秀平定河内后,要选一名太守,一时没有人选,邓禹就向刘秀推荐了寇恂。邓禹说,“昔日高祖让萧何守关中,从此没有西顾之忧,因此得以专注于山东,终成大业。如今河内黄河环绕,固不可摧,人口殷实,北通上党,南临洛阳。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之才,也可整治军队,河内太守非他莫属。”

邓禹这个评价非常高,将寇恂与萧何相比,让寇恂当河内太守,你不会有后顾之忧的。

事实也果然如此,在刘秀北征攻伐燕、代两地时,寇恂演兵习射,造了一百万支箭,养马两千匹配,收租粮四百万斛,全部转送供给军队,极大地缓解了刘秀的后勤压力。

后来朱鲔听说刘秀北征,而河内孤立,于是就派了三万人来攻打温县。温县是郡治的屏障,丢了温县,就等丢了整个郡。

寇恂得知情况后,火速赶到温县,与冯异派来的援军,一举杀败了敌军,活捉了万余人,保住了河内。

刘秀称帝后,汉军严重缺粮,寇恂亲自组织督运粮草,人力畜力齐上阵,源源不断输往各处,甚至文武百官月支的禄米也由他运粮接济,对此,刘秀特意下诏慰问他。

所以,寇恂的后勤工作做得特别出色,这也是他的重要功绩,之后寇恂治理颍川、汝南,官至“从九卿”的执金吾,具有宰相之才。

第六位:岑彭

王莽末年,岑彭出任地方官,刘縯起兵后,岑彭被迫与汉军交战,后献城,归附刘縯,并深得其器重。

后来刘縯被杀,岑彭被分到大司马朱鲔的麾下,担任校尉。他追随朱鲔,一起平定了淮阳城。

在朱鲔的推荐下,成为淮阳都尉,后因功又升为颍川太守,之后不久就归附了刘秀。

刘秀称帝不久后,岑彭和冯异等一起围攻洛阳的朱鲔,久攻不下。刘秀知道岑彭曾是朱鲔的老部下,于是就让他充当说客。

岑彭冒着被杀的危险进入洛阳城,面见朱鲔,原来朱鲔不敢归降是有原因的,他曾参与杀害刘秀兄长刘縯,还力劝更始帝不要外派刘秀,故不敢降。

岑彭将朱鲔的顾虑上报给刘秀,刘秀发誓不会加害朱鲔,岑彭将此话转告朱鲔,五日后,朱鲔将自己反绑来见刘秀。

刘秀亲自为其松绑,并好言抚慰,让岑彭连夜把他送回洛阳,次日,朱鲔率全城出降。

此后,岑彭参与了攻伐邓奉、围攻秦丰、平定荆州、从征陇右、进军巴蜀的一系列战争,战功卓著。

在攻伐巴蜀的公孙述时,岑彭不幸被刺身亡。

蜀地人为纪念他,在武阳立庙,祭祀不绝。

第七位:冯异

冯异从小喜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与《孙子兵法》。汉兵起事时,他以郡掾身份监管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守。

刘秀侵占颍川时,久攻不下,屯驻在巾车乡。冯异巡视所辖属县时,不幸被汉军抓获。

正好他堂兄冯孝,及同乡吕晏都追随刘秀,于是就向刘秀举荐了他,二人得以相识。

冯异当时就对刘秀说,我一人之力,不足以有什么影响,你让我回去据守五城,立功报答您的恩惠,于是,刘秀就放他走了。

后来更始众将前后有十几批来攻打父城,都没有攻破。待刘秀担任司隶校尉,途径父城时,冯异大开城门相迎。

可见,冯异其人守信,个人能力也是超强的。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战功就是帮助刘秀平定汉中。

在上面说邓禹时,我们提到赤眉军在三辅地区残暴作乱。邓禹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却毫无建树,于是刘秀就派冯异去了。

走前,刘秀和他说,三辅地区的百姓连续遭受王莽、更始之乱,赤眉、延岑的暴虐,他们无所依托。其他将领也不是不善战,主要都有抢掠的毛病,并不利于形势安定。你此去目的,重点不是抢占地盘,而是安抚百姓。

冯异受命所到之处,纪律严明,树立威信,一路投降者无数。弘农盗贼集团自称将军的就有十多伙,都率众投靠了冯异。

后来冯异与赤眉军在华阴遭遇,相持六十多天,交战数十回合,最终降服了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之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

之后冯异与邓禹联手攻打赤眉军,上面我们也说了,当时刘秀叫邓禹回去,不用再打了,因为当时已有上上策了。

但邓禹不听,非要进兵,冯异也劝了,同样白说,冯异只好和他联手。结果邓禹大败逃走,而冯异则选择继续再战。

在冯异巧妙的安排下,大败赤眉军,先降服八万男女,后又有十多万人选择投降,一举大破赤眉军。

赤眉军主力虽被击败投降,但残余势力林立,各自拥兵,自称将军,少同数千人,多的也达万人。

后续冯异平定这些残余势力,则采用了抚剿并用的政策,对于不听话的严厉打击,而对于前来投靠的首领,则以安抚为主,遣散他们的士兵,让其回归农业。

一时间,冯异威信盛行于关中。

冯异久居在汉中,难免被人猜忌,后来有人说他自称“咸阳王”,专制关中。刘秀就让人把奏章拿给冯异。

冯异惶恐,但立即上书澄清此事,刘秀见书后,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后来冯异入朝面圣,受到了刘秀的隆重接待,还让他继续征讨陇右。

冯异也是征战一生,最后病死于军中。他一直有着“大树将军”的美誉,在东汉建国后,骄兵悍将们凑在一起,争论最多的就是谁的功劳最大,每每如此,冯异必缄口不言,默默躲到旁边的大树下,久而久之有了“大树将军”这个称号。

可见,冯异其人很务实,德行与能力兼并,在东汉开国功臣当属一流统帅。

不得不提的战将:马援

马援没有进入云台二十八将,但他的功劳也不小,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场上,他是最卓著的将领。

东汉是个豪族得势的社会,马、邓、窦、梁是当时著名的四大家族,马援就是马氏家族的代表人物。

马援的祖先是赵国的赵奢,由于爵号为”马服君“,后世子孙便以马为姓氏。曾祖马通,因功封为重合侯,后因兄长马何罗造反,马通因受牵连也被杀。

到马援祖父、父亲这两代,虽然声名不再,但马援的三个兄长,马况、马余、马员凭才干在王莽朝也都是二千石的高官。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兄长马况说,他想到边郡去经营畜牧业,后来马况去世,他服丧一年,机缘巧合之下,还是与畜牧业结缘。

他在北地郡饲养牲畜,几百家人都依附他,辗转游历于陇、汉两地之间,畜牧业生意做得很大,有牛、马、羊数千头,谷物数万斛,后来又把所有财产分给了兄弟旧友。

王莽末年,四方战争爆发,马援被招募为新成太守。王莽败亡后,与兄长马员迁至凉州避难。

刘秀称帝后,马员到洛阳报到,刘秀仍令其回原郡做太守,而马援则留在了西州,投在隗嚣门下。

后来在马援的考察与建议下,隗嚣归附刘秀,而马援也回到了洛阳,并上书请求到上林苑屯田。

隗嚣归附刘秀后,又暗中与公孙述有瓜葛,首鼠两端。马援曾多次写信劝他,令隗嚣十分恼火,认为马援背叛了他,干脆发兵叛汉。

马援急忙上书刘秀,陈述了他如何劝服隗嚣,而被拒绝的经过,并请求面见刘秀,献上攻灭隗嚣的计谋。

在马援的设计下,刘秀亲征,汉军大破隗嚣,马援攻不可没。除了平定隗嚣外,马援还有另一大功劳,就是平定了陇西羌族的叛乱。

马援受命陇西太守,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先用强悍的骑兵击败叛乱部落,然而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当地各部落平等相待,加以抚恤。

在他镇守陇西的六年时间里,陇西战火逐渐熄灭,各民族相互融合,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马援在羌族人心中也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后来,匈奴和乌桓频繁进犯北部边疆,马援主动请缨到边疆御敌。他带兵在雁门、代地、上谷等地巡逻,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的进犯。

后来,匈奴、乌桓的骑兵见了马援的战旗就跑,根本不敢接战。

马援最后死于东汉平定湖南五溪部的战场上,他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成语马革裹尸就来源于此。

但就是这样一位硬汉,在死后却不幸蒙冤,只好草草下葬。后来事情澄清后,他的遗骨才迁葬至家族墓地。

明帝初年,马援之女被立为皇后。后来明帝绘立云台二十八将,马援功勋卓著,但由于他是外戚,没有被列入云台功臣。

但即使没有入列云台二十八将,马援的功劳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上述八位开国功臣的简历中,要选出一位功劳最大的战将,确实有难度。个人认为,不论综合能力,还是军事能力,冯异当属最强。

您的看法呢?留言区探讨一下。

3 阅读:505

读书悟道君

简介:分享高质量历史阅读,市井江湖小说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