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笼罩下的中东,战火连绵,硝烟难散。这一次,伊朗与以色列的新一轮较量,再度将地区紧张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双方剑拔弩张的斗争,于2022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战火连绵,杀戮无度,2022年10月7日,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在以色列国内掀起轩然大波:负责反伊朗行动的情报局长阿哈龙·哈利瓦意外辞职,与总理内塔尼亚胡就伊朗政策产生了严重分歧。
一时间,各方臆测纷纷,震惊之情溢于言表。这一事件,撩开了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的面纱。事实上,伊朗与以色列的矛盾由来已久,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的伊斯兰革命。当时,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革命后的伊朗政权将以色列视为不共戴天的宿敌和眼中钉,誓要将其从中东绝迹。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从此拉开了序幕。为遏制伊朗在地区日渐扩张的影响力,以色列久攻不退。
动辄便是暗杀、恐怖袭击和网络入侵等手段,致使两国关系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冰点。而就在2022年,这种对抗有了进一步的激化升级。英国情报分析机构勘察防务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色列至少在伊朗境内发动了17次袭击,目标横跨核设施、导弹库和无人机基地等重要军事设施。这是以色列有史以来对伊朗发动的最为猛烈的军事打击浪潮。击坠无人机、摧毁导弹设施、破坏核电站,以色列人打遍了伊朗军事设施的方方面面。
例如2022年1月,以色列空袭者在伊朗伊斯法罕地区炸毁了一个隐蔽的地下导弹设施,并摧毁了存储在那里的数十枚导弹。3月,有目击者称以色列战机进入伊朗领空并发射导弹,袭击了位于内地的一处重要军事机场。同时,伊朗境内还爆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暗杀行动,针对的是该国顶尖的核科学家.这无疑是在精准打击伊朗军事力量,并进一步扰乱其核计划的重要一招。
因为在面对如此精准的人员打击时。伊朗难免会陷入人才流失和组织瘫痪的困境,其追求核武的步伐将大大受阻。一边是毫不手软的军事打压,一边是暗杀手段暗无天日,在2022年对伊朗发起的这场"主动疲劳战"中,以色列人似乎做足了从上到下的军事部署,意图彻底扼杀伊朗的核武野心。背水一战的伊朗岂能坐视不理?它在几内亚、土耳其等中东国家密集展开报复行动。
其亲伊拉克武装力量"圣城军"更是公开誓言要"肃清"中东地区的所有以军人员。就这样,双方的行动和反制行动不断升级,像是燃放的无数支火绳,将本已紧绷的局势一步步推向了危险的边缘。硝烟弥漫之际,中东和平可谓系于游丝,随时可能燃烧殆尽。进退失据,前景黯淡无光。骄傲对阵骄傲,仇视对仇视还以颜色,就连最为持平的客观评论家,也很难对这种盲目对抗不予严厉批评。
然而让人感到更加棘手的是,即使有意走出目前的死胡同,双方似乎也都身不由己,进退两难。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它显然无法真正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因为根据多家情报机构的评估,虽然以色列的反制行动给伊朗制造了诸多困扰,但造成的实际损失并不如预期那般巨大。英国智库勘察防务公司就曾点评说,去年一次针对伊朗无人机设施的打击行动,对伊朗无人机部队的生产和维修能力影响其实甚微。这说明以色列的打击,最多只是给伊朗制造了些许阻力。
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其军事实力和核计划。同理,尽管以色列的暗杀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从长远来看,伊朗人也未露出颓势。情报局长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这些精准暗杀虽看似惊心动魄,却无法扭转伊朗核计划的大局。由此可见,单凭打击根本无法斩草除根,反而可能让冲突陷入无休无止的泥潭。一旦双方进入全面对抗,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中东乃至全球和平都将构成巨大威胁。对于伊朗来说,其面临的困境同样艰巨。虽然它一再标榜要将以色列从中东绝迹,但以色列在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却日益壮大。除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还与阿联酋、巴林等海湾国家建交,使其在中东的立足点越来越稳固。
加之以色列本身就拥有大量精锐部队和先进武器,具备对伊朗发动大规模反击的实力。如果战争真的一触即发,伊朗将承受不小代价。因此有分析指出,伊朗的强硬言论很可能只是针对国内激进派的修辞,在军事行动上它未必真有全面开战的决心。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