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在经历了曹魏、西晋、北魏短暂的统一之后,经济也有了片刻的复苏,而饮食活动的发展也依赖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
尤其是这一时期,因为政治不稳定的缘故,不同民族之间也开始频繁的迁徙和流动,这一境况,使得饮食内容与饮食文化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魏晋饮食文化的概况曹魏时期在北方实行的是“屯田制”刺激了粮市的进一步繁荣,粮食的产量相对富足,因此才有了“时谷贱而布帛贵,帝欲立平籴法,用布帛市谷,以为粮储”的说法。
在南方地区,因为远离战乱,粮食交易市场更是异常活跃。史称“万斛为市”,而气候温和的江南地区,水稻的品种数量也较之前有着大幅度的增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便记载了将近24种水稻品种,如小香稻、大香稻、黑米广、虎掌稻等。
在魏晋时期,人们的主食结构中最常出现的便是“饼”类,在束皙的《饼赋》中光是提到的饼类就将近有十多种,如馒头、汤饼、狗舌等。其实从这中间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在食物制作的工艺上已经从稍有温饱向精细化进行了转变。
肉类食品在魏晋市场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变化。汉末动荡之后的中原地区,人口是急剧减少的,而这时来自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便逐渐迁徙到了中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他们那种“食肉饮酪”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中原人民。
尤其是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的屠贩业是异常活跃的,甚至会有官员“前劳赐有余肉百金,卖之”,也就是将自己家的吃不完的肉给拿出卖,在当时的市场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尤其是羊类、牛类、鱼类等是最受欢迎的肉类。
这一时期的水果也是非常丰富的,商品化程度较高。从东晋孝武帝的事迹就可看出,他在修建自己的新宫时,还没建成就已经想好了要种什么树,“城外堑内并种桔树,其宫墙内则种石榴”。而在那时种果树也成为了许多家庭赖以生存的家产。
在《异物志》、《齐民要术》中也有过记载的水果品类“瓜、杏、桃、李、芭蕉、柿子、木瓜、梅子、橘、甘蔗、杨梅、梨”等。而在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在胡汉文化的交流中从外域传入的。
魏晋时期——胡汉交流中的饮食文化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地域之间或者是不同部落族群之间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会有着不同的体现。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也不再局限于定居在边境地区,纷纷迁徙在华夏大地上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格局。因此胡汉两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碰撞与交流之中逐步进行了融合。
胡汉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这背后有着社会历史因素。首先便是,那时候的战争与灾害,频繁的战乱让当时的百姓每天朝不保夕,为饥饿发愁,这些社会因素与自然变迁所导致的饮食危机是时时刻刻在威胁着百姓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人们便不得不开始尽一切的努力来逐食而居,也就是说需要利用周围一切能够利用的事物来度过这一特殊时期的灾荒。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大规模的移民事件,这一时期政权的更迭是十分频繁的, 这也导致了整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处在有着大量冲突的时期,移民之后,原先生活在漠北,以游牧为生的胡族便开始将特有的饮食习惯传播到了新的地区。
最后,饮食之间的交流变迁,也与其背后所蕴含的强大文化感召力量息息相关的。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迁徙之后,是会被华夏地区具有的高度文明所吸引,想要将自己的文化给纳入其中,这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
刚进入新的环境时,胡族的首领们也是就选择如何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大量的争吵,这其中便产生了文化的对立与交融。
《礼记》曾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其中便展现了各民族在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体系都有着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认同。胡汉两族之间的饮食交流也存在着对立与融合。
首先,对立方面便体现在因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对饮食文化存有着保守性。《齐民要术》中曾说:“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
这便是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他们也通常习惯用各自的饮食文化来对彼此之间做出区分。尤其是南北方之间,因为巨大的饮食差异而产生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对立。
东晋时期,世族子弟陆完在宰相王导家做客时因食用了酪而身体不适,等痊愈之后,陆完还对王导写信说:“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民虽吴人,几为伧鬼”,其中所提到的“伧”便是对北方胡族的称呼。
而北方人也用“酪奴”来蔑称南方的茗饮。这其中的对立意味也算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象征。
其次,政治动荡使得不同民族文化又长期处在一个环境中的话,不仅会产生冲突,他们还会在这其中进行着交流与融合。西晋之后,受到喜爱胡食的汉灵帝影响,上层社会也开始追新逐奇。
《世说新语》中记载,“于成都市中蹲踞啮胡饼”,那时的社会中,不管是世家贵族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胡饼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能够普遍消费的事物。从深层意义来说,这也是胡汉两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体现。
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之后,为了能够维持政权的稳定也是需要学习汉族的饮食文化。就如北魏孝文帝在进行汉化改革的影响下,原先没有饮茶文化并以“酪奴”称呼茗茶的北朝人士,也渐渐开始学习模仿南方人的饮茶礼仪。
后来,茶饮虽然没有在北朝人士中盛行,他们也会在自己的家中提供茗饮,可见饮食文化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使得胡汉两族在饮食文化中突破了原有的隔阂,进而走向了交融。
魏晋饮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饮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文学的发展往往是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中,文人创作的视角也投射到了饮食物象上。
早在先秦、两汉就已出现的咏物诗、赋,到了魏晋时期因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文人们的创作便有了更多的素材来源。
原先诗人们的创作角度大多都来自于山水楼阁等处,后来他们关注到了身边点点滴滴,甚至因为胡汉两族的交流出现了专门的食物赋,如《橘赋》、《饼赋》、《酒赋》等。
深受诗人们喜爱的便是水果赋,《太平御览》中以水果为题材的赋就有34篇,例如葡萄、甘蔗、石榴、梨等。不仅是食物,就连饮食的器具在诗人的眼中都成为了创作的题材。
他们认为虽然食物的色、香、味、形能够体现出饮食之美,但是用来盛食物的器具是与其相辅相成的。因此一些文人也经常创作诗赋来咏叹饮食器具。
如曹植的《车渠碗赋》“何明丽之可悦,超群宝而特章。俟君子之闲燕,酌甘醴于斯觥,既娱情而可贵,故永御而不忘。”
将车渠玉石制成酒碗来娱情,是因为对它怀有着珍贵之心的文人贵族们,在诗赋中将对饮食器具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再次点明了食具在提高饮食审美中的重要性。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便是胡汉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饮食上的趋同也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为之后的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的变化与文学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因缘,打开了饮食与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总而言之,从物质层面与文化层面来讲,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都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1.《魏晋饮食文学研究》——山东大学
2.《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饮食文化》——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3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