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同志:我一生受过三种教育,它们虽然不同,可对我来说同等重要

青梦聊国际 2024-05-29 18:17:01
作者|宁镜诚

提起自己曾接受过的教育,江同志回忆说:“我一生受过三种教育,它们虽然不同,可对我来说同等重要。”

他解释说:“第一种是中国哲学,记得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背《三字经》;我所受的第二种教育是西方科学与工程的教育;我所受的第三种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教给了江同志“文化传承”;西方科学教给了江同志“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则教给了江同志“信仰”。

一、中国哲学

我们都知道,江同志是江苏扬州人。

说到扬州,想必很多人会想到民族英雄史可法。江同志读中学时,正值日军侵华时期。因为史可法的墓就在扬州,所以他和同学每逢周日就去凭吊。

江同志后来回忆说:大家每当看到墓碑上的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都会下决心发奋读书,将来报效祖国。

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对江同志来说印象深刻。

其实,在江同志7岁之前,他和家人都住在扬州田家巷的一座大院内。

田家巷得名于明朝后期,传闻当时此地一位姓田的少女入宫做了皇贵妃,因此取名为“田家巷”。

江家的中式大院是江同志的祖父江石溪辛苦挣来的产业,他是一位学者,所以家中摆满了书籍和艺术品。虽然江同志7岁那年,祖父江石溪就去世了,但他的价值观对家人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多年之后,江同志回忆自己的祖父时深情地说:“我的祖父受过教育,有文化,而且非常有才干。早年,船在长江上航行时,螺旋桨经常被水里疯长的水草缠住。他便发明了一台能够割断这些水草的机器,并把机器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著名商人。”

受到家人这样的影响,江同志从小就背了很多唐诗宋词。众多诗词种类中,他对爱国主义诗文尤其钟爱。

他最喜欢唐朝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来,江同志还曾引用过其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不仅如此,他之后还多次在会议中引用顾炎武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江同志曾说,第一次读岳飞的《满江红》,就让他感受到了英雄的澎湃心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他说:“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这些作品就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里,使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通过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江同志领悟到了藏在文学背后的哲学奥秘,也逐渐感受到了一张张书页中,掩盖不住的文化传承和爱国热情。

二、西方科学

对于科学技术,2001年,江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说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他说:“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时间回到1953年1月,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发了上海电机厂“一五”计划扩建任务书,江同志领导的电器专业科在其中担当重任。

一年后,专家组来沪审查,对新建汽轮发电机车间的设计面积、设备和工时给出了不同意见。

面对分歧,江同志和项目总设计师以及一线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在借鉴捷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产品升级的生产需要,再次反复计算论证,最终证实:设计方案是合理的,无需改动。

江同志带领团队向专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经过严谨地沟通和讨论,设计方案基本未经修改就通过了初审。

事实证明,江同志带领团队给出的设计方案是科学严谨的。

1954年,仿捷4H5466/2型6000千瓦空冷汽轮发电机,在上海电机厂试制成功,开创了我国制造汽轮发电机的先河。

笔者之所以在此颇费笔墨,就是因为江同志如果没有当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后来也不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2006年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江同志应邀前往。

正式演讲前,江同志取下手表,幽默地说:“今天给我10分钟的时间讲话。我已经整整80岁了,不像你们学数学、学computerscience的,对时间估算得这么准确。”

他回忆起当年给自己上课的钟兆琳教授、朱物华教授等人。他说:“顾毓琇教我运算微积分,曹凤山教我powertransmission,严晙教我们电机设计,沈尚贤教照明学,他在西门子待过……”

正是因为当年读大学时所学的西方科学,江同志将其学以致用,后来才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2009年,退休之后的江老所著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一书出版。

该书收录了1983年至2008年,江老经过对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问题的思考,写出的重要论文、报告等27篇,附录2篇,共计17万余字。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江老在《努力把握微电子、软件和计算机产业的技术主动权》一文中,高屋建瓴地提出:“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

江同志的专业造诣,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江同志还能熟练掌握多门外语。

他认真研读过托马斯·杰弗逊和亚伯拉罕·林肯的演说词。

1997年访美期间,当克林顿向江同志展示了由林肯亲笔书写的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稿,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江同志随即用英文大声朗读起来,这让克林顿很是意外。

除了英语,江同志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1998年,江同志访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时,全程采用俄语发言。此次演讲偏向于科技题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样的专业术语,江同志都是信手拈来,让人叹服。

江同志还涉猎了俄罗斯文学和西方文学。他读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悲惨世界》。访问俄罗斯时,他还曾参观托尔斯泰的故居。

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江同志学以致用,投身到了报效祖国的事业中去,实乃我辈楷模。

三、马克思主义

江同志曾说:“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深刻总结历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他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又要根据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毫无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江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重视教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振兴民族、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希望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要想实现民族振兴,就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现如今,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江同志曾说:“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经济繁荣和竞争力的投资,也就是对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前途的投资。”

这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改革开放之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到1986年义务教育法提出普及目标,再到2011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

马克思主义教育让江同志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而他也坚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谨以此文,献给江同志。

(原创不易,禁止搬运抄袭,全网均有同名账号。发现抄袭后,必定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1.江同志的大学岁月——报刊文摘

——END——

0 阅读:0

青梦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