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丁香园风湿时间
纵观历史长河,痛风这一病症始终与奢侈的饮食习惯和酗酒行为紧密相连。在古代,痛风甚至被冠以「国王病」的雅号,象征着社会地位的高低,因为只有社会上层人士才有能力消费得起葡萄酒和肉类。然而,时至今日,痛风已被确认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多种代谢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导致的过早死亡现象,都引起了广泛关注[1,2]。
碱化尿液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我国治疗痛风的基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运用碳酸氢钠进行痛风治疗的过程中,以下细节值得我们关注。
使用碳酸氢钠治疗痛风,尿 PH 等如何界定?
当 pH 值处于 5.7 至 7.0 的范围内时,尿酸结晶能够溶解,并以电离形式存在。目前最新的诊疗指南建议,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应将尿液的 pH 值维持在 6.2 至 6.9 之间[3]。
鉴于尿液的 pH 值从 5.0 上升至 7.0 时,尿酸的溶解度将显著增加,大约提升 20 倍。因此,使尿液碱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尿酸结石的溶解。然而,若尿液的 pH 值超过 7.0,可能会增加磷酸钙结石形成的潜在风险[4,5]。因此 6.2-6.9 是最好的尿 PH 范围。
治疗痛风,碳酸氢钠如何使用[6]?
碱化尿液,0.5 g-2.0 g/天,每天 3 次,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更高剂量。
碳酸氢钠的生效时间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因素综合考量,并应参考血清尿酸、尿常规等检测指标来作出判断。
使用碳酸氢钠,碳酸氢根控制多少为宜?
当血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超过 26 mmol/L,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而当该浓度低于 26 mmol/L 时,则会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因此,在利用碳酸氢钠进行尿液碱化治疗时,应将血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控制在 22 至 26 mmol/L 的范围内[7]。
与其他降尿酸药物联合使用效果如何[3,8-10]?
当前降尿酸主要有两大类:
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秋水仙碱也具有一定预防尿酸升高的意义。
别嘌醇与非布司他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以减少尿酸的合成,进而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而苯溴马隆则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从而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在使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碳酸氢钠作为联合用药展现出一定的优势和价值。
1. 采用非布司他替代可促进合成复合药物酶的活性,增强复合物的稳定性。该药物不干预机体的嘌呤和嘧啶常规代谢途径,降低别嘌醇在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保护黄嘌呤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碳酸氢钠片进一步促进尿酸排泄,增加尿酸排泄量。
2. 碳酸氢钠能够调节细胞膜的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黏附性及吞噬作用。此外,它通过提高尿液的碱性,有助于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进而实现抑制尿酸释放的效果。联合应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具有明确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并抑制血清中 ApoA1 和 NALP3 的表达,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3. 苯溴马隆在促进尿酸排泄的同时,亦强调需大量饮水。通过碳酸氢钠将尿液的 pH 值维持在 6.2 至 6.9 的范围内,亦可增加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的效果,进一步加强降尿酸的作用。
碳酸氢钠在痛风合并消化道出血中有何价值[6,11-13]?
不规范地应用药物治疗痛风,以及未按照标准程序诊断和治疗痛风,长期在院外滥用各类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均可能成为引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急性发作期无法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镇痛处理。其次,碳酸氢钠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抗酸药物,口服后能够迅速中和胃酸(每天 3 次,每次 0.25-2 g),缓解胃酸过多或反酸等症状,并能有效促进胃部止血。碱化尿液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有效排泄。
同时,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尿酸血症(HUA)或痛风可能诱发慢性肾脏病(CKD),两者相互作用,导致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碳酸氢钠的运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性酸中毒,还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碳酸氢钠与其他药物之间有何相互作用[6,14]?
能够促进酸性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的排泄速率;降低胃蛋白酶的效能;提升在碱性尿液中效果更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疗效。
特殊群体如何使用[6,14]?
特殊群体包括:儿童、妊娠(哺乳)及老年群体
儿童:每日 1-10 mmol/kg,1 g 碳酸氢钠相当于 12 mmol/ HCO3-老年群体尚未明确;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