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窗户,该怎么看?

探文化古今 2024-09-22 14:42:39

《营造法式》中说,“窗穿壁,以木为交窗。在墙曰牗,在屋曰窗”。窗户是古建筑的眼睛,也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既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情趣,也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复杂心绪。临窗对月是古人的浪漫,今天就让小探君带大家看看,古建筑的窗户,都是什么样吧。

辽金 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门窗,花纹十分漂亮

01

古建窗户,都长什么样?

宋代《营造法式》中,把窗细分为“高窗”和“看窗”。而从构造上来看,《营造法式》中的窗又可以细分为不可开启的棂条窗(包含破子棂窗、板棂窗、睒shǎn电窗或水纹窗)和可以开启的阑槛钩窗。

棂条窗

首先是破子棂窗,这种窗户在营造时会将完整的方木条按其断面一分为二,变成两根三角形木条来做窗棂,三角形的底边平面一侧靠着内侧,以方便糊上窗纸。

破子棂窗构造示意

窗户高度是四至八尺,窗户宽度一般是根据棂条的数量来定,每根棂条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即一寸,而棂条的宽度会随着窗户的高度变化而相应匹配来调整,一般来说,每间广一丈使用十七棂,若广加一尺则增加二棂。

唐 山西南禅寺破子棂窗

窗棂插入上、下子桯(yíng)以固定,窗体左右侧是立颊,外侧是额和腰串。

唐 山西广仁王庙 也是破子棂窗

接下来是板棂窗,此种窗户是用板条来做窗棂,里外两面都是平面。

板棂窗构造示意

北宋 河南登封初祖庵大殿板棂窗

最后,是睒电窗,这种窗是把窗棂条做成曲线状或者是水平向波浪形状,正因为有窗棂的弯曲灵动,室内的人看见室外的人走动会有一种光影斑斓的水纹感,所有此种窗也可称为“水纹窗”。睒电窗一般是用于殿堂后壁位置或者是佛堂的壁山高点,也有装在正常高度当作看窗。

睒电窗构造图

阑槛钩窗

此种窗户是一类整个开间设置的、带钩阑(曲折的像钩子一样的栏杆)的大跨度窗户,跟明清时期我国江南一带惯用的长窗类似。

阑槛钩窗构造示意

阑槛钩窗的窗体下侧设置一段较矮的窗槛墙,表面敷设木板装饰,被称为槛面,槛面高一尺八寸到二尺不等;在槛面上部设置钩窗,窗户高度从五尺到八尺不等,这样算下来整窗高度大概在七尺到一丈之间。窗的宽度随着开间的变化而变化,每开间分成三扇窗,每扇窗一般做成四直方格眼的样式。

《雪霁江形图》中的阑槛钩窗造型

在槛面上部、窗体外部会设置一排低矮的钩阑,而寻杖通过托柱、鹅项来承担,鹅项端部一般使用云栱纹来进行美化装饰;槛面下部、地栿上部,会装设障水板,以作挡水之用。钩窗做成活扇,可开可关,这样打开的时候就可供人坐在槛面板之上,凭栏眺望远方,别有一番意境;关闭的时候使用通长的“卧关”从室内进行上锁。

《营造法式》中的阑槛钩窗

02

古建筑窗户发展历程大起底

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中国古代建筑,充分发挥和应用木材质地轻、强度高、弹性好、纹理美的优点,制成建筑的梁架、立柱与门窗,这些构件在制作加工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美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使自然的木材具有了美的形式,形成为一种在建筑上的木文化,其中门窗由于所处部位的显著而成为表现木文化的重要部分。

从考古出土材料上来看,今天中国境内最早的房屋建筑约产生于八千多年前,如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的房屋遗迹等。这些房址为圆形半地穴式圆锥顶建筑,既无窗也无屋顶的“囱”,仅有门洞用作出入和通风。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的房屋遗迹复原

窗子原始形态为“囱”,“囱”的出现约始于仰韶文化时期。如陕西武功游凤遗址出土的五件陶屋模型中,有的在屋顶部位开有“囱”,但是这些“囱”形态较为粗陋,仅为屋顶开的圆洞,似没有窗棂等物。

陕西武功游凤遗址出土陶屋模型

真正意义上的“窗”大约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产生。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方形陶屋模型上已经有窗,此陶屋立墙较高,屋顶没有“囱”,后墙上开窗,左右两墙上有线刻的“口”字形,或象征窗,或象征壁龛。陶屋前面开门,后面开窗,窗子仅为墙上开洞,也还没有窗棂等物出现。

陶屋 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周代大多数器物上所呈现的窗子以田字形窗为主。一直至战国早期,这种田字形窗仍是窗户的主要形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器物上,窗的形式都惊人相似,都有着较为宽大的窗框,窗框向内斜收,中间为十字交叉的窗棂。这种形式代表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窗形制的主流。

《说文》称 :“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

从形式上看,商周时期所用的这种田字窗,即文献中所载的“交窗”。

战国 湖北随州曾侯乙内棺 上有田字形窗纹样

战国时期,巨大的落地明窗已有使用,这种巨大明窗的窗棂并不适合使用十字交窗的形式,因此窗棂开始变得繁密。

汉代窗户形制多样,有的窗是直接开洞,洞以方形为多,但亦有圆形及三角形。从汉代起,窗棂的颜色及种类开始变得复杂和多种多样。

东汉 五层灰陶仓楼 河南焦作市台庄4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

《汉书·元后传》中曾记载:

“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颜师古注:“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

在此之后啊,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就都开始用此种装饰了。

两汉时,窗的种类增多,窗棂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根据考古发现,作为窗棂的主要形式之一,直棂窗至少在西汉时便已经产生,而且应用较广。

东汉 五层彩绘陶仓楼 河南焦作市西郊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

汉代陶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排的直棂窗开始大量出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从文献记载和已经发掘的遗址都可以证明,这时期的建筑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气势宏伟,但遗憾的是留存至今的实物只有少数几座寺庙殿堂了。

唐 山西佛光寺东大殿直棂窗

在这些佛殿上可以见到板门和直棂窗。在没有玻璃用在建筑上之前,只能用纸或绸、纱之类的织品贴糊在这些密集的直棂和方格上以避风雨和防寒暑。

宋朝的建筑留存至今的比唐朝多。宋朝廷颁行的《营造法式》是一部官定的有关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著,在这部著作里专门列举了各种门窗的式样、做法并附有图样。从这些记载和建筑实例中可以见到,当时的门窗不仅有了多种样式,而且还有了装饰,门窗上出现了用木棂条组成的各式花纹。

北宋 山西晋城陵川北吉祥寺前殿

明、清两朝的建筑留存至今的数量大,类型多,它们给今人展示了当时门窗的大量实例。这些门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宫殿、坛庙门窗的精致华丽,文人园林建筑门窗的清秀雅致,乡土建筑门窗的生动活泼,使原来单纯实用的门窗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成了表现人文内涵的重要部位,构成为一种特殊的木文化。

清 养性殿西配殿南耳房步步锦槅扇

明清 故宫翠云馆 支摘窗

03

古建筑窗户上有什么装饰?

建筑装饰的产生皆源于对建筑构件在形态上进行了美的加工,木门窗装饰也是如此。门窗上的木棂条本为贴糊纸张、织品的构件,将它们组成花纹就成了装饰;格扇上的裙板、绦环板本为填充门窗木框的木板,在上面附以线脚或花纹也成为装饰。

明清 北京颐和园排云殿侧殿隔扇

装饰的手段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为门窗整体的形式,包括它们的外形和立面上的分割构成;二为采用的装饰技艺;三为色彩的多种多样。

清 四川成都市新都县宝光寺隔扇

以常见的隔扇为例,上段格心部分,以木棂条组成花纹为主要手段,花纹的粗细与复杂程度依建筑的性质与讲究程度而定,有的更在格网中嵌入小幅的绘画或雕刻,在格网间饰以小块雕花,使格心更富表现力。

隔扇示意图

紫禁城内几座主要宫殿的格扇,其格心部分都是由菱花组成。这是由两根或者三根木棂相交并在相交处附加花瓣而成为放射状的菱花。二棂相交者称“双交四椀菱花”;三棂相交者称“三交六椀菱花”。

故宫“三交六椀菱花”窗,寓意天地之交生万物

在紫禁城的建筑群体中,凡用三交六椀菱花的窗属最高等级,次者为双交四椀棱花,往下依次为斜方格、正方格、长条形等等,这样的处理,既体现了封建礼制的等级分明,又在视觉上保持了整体的统一性。绦环板上的雕刻装饰,所用手法既有透雕、深雕,又有浅雕、线雕,也有贴雕,当然还有不少是几种雕刻手法混用的。

故宫景仁宫“双交四椀棱花”窗

一组有人物有情节的场面,往往同时用透雕、深浅浮雕几种手法,以便于表现主体人物、次要人物、建筑、背景的相互关系,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更具有真实感。

人物题材的窗

而采用的题材,一般是那些有特定代表意义的形象。就像龙与凤象征封建帝王和皇后,自然也象征着高贵;狮子为兽中之王,性凶猛,象征着威武与力量;鹿,性温驯,又与“禄”同音;鱼,多仔,繁殖力强,象征多子多福,又与“余”同音,有富裕之意,多福叶到花、果,不但形象美,在医、食两方面皆可用,而且还包含着人生哲理。

辽 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菱花格窗棂

青松傲然挺立,临冬不凋;翠竹四季常青,腹空而有节;蜡梅能于雪中怒放。因此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成为古代文人的人格楷模。牡丹花叶茂盛,花色艳丽不俗,成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器物也一样,文房四宝象征着文人仕途;在瓶中插几枝四季花朵,借谐音象征着“四季平安”;瓶中插谷穗,象征“岁岁平安”等等题材。

民间徽派建筑雕花槛窗

0 阅读:0

探文化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