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战败以来,日本军工产业由于受到《和平宪法》限制的缘故,故而不能摆上台面光明正大地发展。
但这仍然阻挡不了贼心不死的日本人,为此,他们走出了一条掩耳盗铃式的军工发展路线。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宪法规定说日本不能拥有军队,日本就把警察武装起来,说这是自卫队,不是军队。
宪法说日本不能研制进攻型武器,日本就给这些军用技术打上和平利用的幌子,嵌入到民用体系中。
如果说,以前的日本还知道打擦边球的话。那么,现在的日本可是干脆连演都不想演了。
近年来,由于美国的有意放纵以及安倍晋三的修宪推动,《和平宪法》对日本的约束,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
特别是在去年,日本同时公布了三份安保文件,简称《新安保三文件》,标志着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盾牌”的角色,而是朝着“进攻型国家”转变。
那么,从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日本的军工产业到底经历了何种发展,现在又是什么水平?
日本军工的特点受益于全球顶尖的民用相关技术,日本军工在精密加工、电子、复合材料等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的,一些领域甚至一度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准。
例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曾公布过世界排名前100强的军工企业,其中,日本就有五家涉及军工业务的民用企业上榜。包括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以及富士通。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产业,想要发展壮大,首先得确保有庞大市场作为依托,让经营者有利可图。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的军工盈利模式,无非就是内需与出口“两步走”。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受制于《和平宪法》,军工连搬上台面讨论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对外出口了。
同样的道理,日本的内需也不足以支撑其军工产业。要知道,日本自卫队的规模以及武器装备都受到了《和平宪法》的限制。
不仅不能装备太过先进的武器,就连预算也要被外界监督。所以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既然国内、国外市场都开拓不了,那么,日本军工想要发展起来,就得靠政府兜底。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军工都是靠政府扶持才得以维持下去的。直到2014年,日本军工产品的出口限制才被全部放开。
那一年,日本议会正式通过宪法修正案,并宣布解禁集体自卫权。对日本人来说,这本该是一件好事。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政策保护的缘故,其军工产业在面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直到2021年,日本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的名次,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也正因为日本的军工产业发展得不尽人意,日本政府才会同时出台三份文件,以求改变现状。而日本军工产业的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军工不成体系。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企业的军工业务利润很低。
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干,即便做,订单量也不多;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所以不太愿意跟军方走得太近。
从而导致其军工产业缺乏整套的生产研发以及营销售后维护体系。其次是自给化程度低,有很多技术需要从外国进口。
例如日本的火炮技术靠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雷达和导弹技术则高度依赖于美国,像爱国者、麻雀、海麻雀这些都是标准的美国货。
而所谓自研的产品,例如90式反舰弹和AAM4中程空对空导弹,其实也是仿制美国的鱼叉和AIM120这两款导弹造出来的。
日本的动力系统则多来自美国和英国,像F100、F110航空发动机,LM2500、SM1C燃气轮机。
这是美国对日本的过度控制造成的。美国的对日政策,是“既限制又扶持”。一方面,美国希望日本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以制衡中国的崛起;
另一方面,美国又不希望日本的军事科技太过独立自主,使其威胁到美国的技术垄断地位。故而出此策略,旨在拿捏日本。
受此影响,日本虽然能够在个别领域做得很强悍,但一到技术整合阶段就基本废了。
经常闹出“使用高端技术堆叠出一个废物” 的笑话出来。例如F2战斗机上的J-APG1雷达和H2火箭。
前者号称是世界上首款机载AESA雷达,后者纸面数据上先进的火箭。但将两者整合到一架飞机上时,就出了大问题。
首先是J-APG1雷达,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其探测能力甚至不如老一代的PD雷达。
其次是H2火箭,无论是载荷还是可靠性都没有比长征系列强多少,反倒是成本高出了一大截。
新安保三文件与日本军工的发展不难看出,日本军工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很多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近期宣布扩大军事预算规模,特别是加大了对军工科研的投入。
充分利用民用创新结果向军事尖端技术开发转变,以提高日本军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日本政府曾拨款资助高等院校进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并且,其资助规模还一度从6亿日元扩大到了110亿日元。
另据日媒报道称,岸田首相曾指示过内阁成员中的防卫大臣和财政大臣,要他们在四年内让日本的军费开支翻上一番,达到北约标准,也就是军费总额占到GDP的2%。
除了资金不足之外,武器出口也是日本军工的一大短板。
日本政府为拓宽国际市场,选择照搬美国的军事装备出口许可制度,积极消除政策障碍。
鼓励军工产品走出国门,建立起面向海外的销售体制,以满足国际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日本武器想走出国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单价过高。为此,日本政府成立基金,专门为出口厂商补差价,以帮助其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此外,日本还与十几个国家签署了《防务装备技术转移协定》,积极寻求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开展军工合作。以双边、多边的形式推动武器装备的共同研发。
供应链方面,日本政府对军工产业进行了具体规划,帮助企业构建供应链和风险防范机制。
在有效确保产业安全和敏感技术不外流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加强国际供应链稳定。
日本提出这一点,主要是想应对中国的“资源牌”,因为中国曾在十几年前限制过稀土出口,让日本损失惨重。
中国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事情发生在日本制造钓鱼岛争端和购岛风波之后。中国只是对日本侵占我国主权领土完整的行为做出合理还击而已。
除了日本自己作孽之外,中国还有其他充足的理由去限制这一原材料的外流。
其一是当年稀土被低价贱卖,而稀土的开采又极其破坏环境;其二是稀土作为一种军民两用的敏感原材料.
经常被一些敌视中国的国家用于武器制造,威胁到中国的战略安全。中国没必要牺牲自己,去成全一个敌对国家。
但是,对日本军工产业来说,这可要了他们的老命。日本资源匮乏,而稀土又是制造高精尖武器的关键原材料。
国际上有八成以上的稀土资源来自中国。中国一发威,日本的军工就得停摆。
日本政府很担心这一点,所以这些年来没少派遣专家到世界各国勘探资源。日本这么做,为的就是减少中国断供带来的影响。
一直以来,日本发展军工产业,都缺乏一个合理的动机。所以,为了让自己扩充军备的行为更加名正言顺,日本还将邻国列为了“假想敌”。
据悉,在新安保三文件中,日本分别将中国、朝鲜、俄罗斯定性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迫在眉睫的威胁”、“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当于是把邻国都给得罪了个遍。
在中日关系上,日本经常拿台海问题做文章,妄称中国在自己领海、领空内的军事演习,“严重威胁”到了台湾居民安全。
在处理邻国关系上,日本又给中国贴上了“经济胁迫”和“债务陷阱”的双重标签。
对此,中方发言人回应称,日本的说法严重歪曲事实,挑起对立紧张。本质上就是想靠渲染“中国威胁”为自身扩充军备制造借口。
外交部对日本将我国列为“假想敌”和“战略挑战”的做法提出了严正交涉。因为这是对两国关系的严重破坏和不负责任。
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友好的邻国关系,但同时也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安全利益。督促日本尽早尊重事实、摆正态度,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并且,日本政坛里也有人看不惯岸田首相的这一行为。公明党称,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不是所谓的战略挑战。
发展进攻型武器,不满足于盾牌的角色由此可见,日本扩充军备、不断脱离战后和平发展轨道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亚太邻国警惕。
因为,日本在新安保三文件中,还提出要大幅调整安保政策,引入所谓“反击能力”,也就是增加制导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的计划。
日本预计要在5年内延长国产12式反舰导弹的射程,并花费5万亿日元,用于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以提高自身的远程精确制导打击能力。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还提高了日本在美日共同防御体系中的地位,并增加了日美防务合作的项目。
作为日本新一轮军工计划的核心,安保三文件一经发布,便得到了美国的欢迎,表示愿意与日本加深军事合作。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更是对日本加强地区威慑力的决定深表支持。
结语:总而言之,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应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身国防力量,提高军事技术和装备水平,采取行动保卫国家安全。
在历史上,日本曾多次犯下侵略扩张和反人类罪行,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虽然日本最终战败了,但其侵略扩张的野心和军国主义的理念仍然存在于某些极端右翼势力中。
结合近期日本的表现,不禁让人担忧,军国主义是否会死灰复燃。
参考资料:
1、苏宁.日本新“安保三文件”严重破坏地区安全稳定[J]法治日报 2022年12月19日
2、安峥.“阿根廷特朗普”为何当选总统[J]解放日报 202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