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前的扶余县,火车站关帝庙如来寺,和现在不一样!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4-02-19 22:06:46

扶余,位于吉林松原市东部。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建立起了扶余国,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清代称新城县,民国时期,改称扶余县。2013年设扶余市。

笔者搜集到了一些民国时期扶余县的老照片,一共有20多张。这些照片虽然很陈旧,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扶余当时的城市和人文风貌。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这是一张民国时期扶余县城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县城很小,呈“田”字形。县城四周建有土城墙和城门。两条主干道十字交叉,将城区分为四个部分。

城内民居房屋鳞次栉比,胡同小巷更是数不胜数。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扶余县政府。

1936年,站在扶余县城城墙上,俯瞰城区。东北特有的民居和院落,一眼望不到尽头。院子里堆放有柴草垛,还有低矮的土墙,充满了生活气息。

远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三层古塔建筑,那里是当时的一座回民清真寺。该寺始建于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位于西南营子。照片拍摄于1936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扶余县城内一条街道上。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富有年代感。街边广告牌子更是琳琅满目。

由于车马常年碾压,土质的街道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在街边,还能看到有小贩在摆摊。身穿民国服饰的当地人,来往穿梭,一派热闹景象。照片拍摄于1936年。

扶余县城其中一座城门前的景象。城门不是很大,上面也没有建城楼。城门前的护城河,河水早已干涸。河上搭建有一座便桥,桥两侧修建有栏杆。

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扶余县城,城门为方形,上部修建有垛口。城墙用夯土堆砌而成,看上去十分坚固,另外还修建有敌台,功能一应俱全。

30年代末,站在松花江畔的江滩上远眺。江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眼望不到边。江边,应该是一个小码头,一些当地人正在忙碌着。照片拍摄于1936年。

松花江是扶余境内的最大河流,南、西隔松花江依次与德惠市、农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松花江扶余境内主要支流有北陶小溪、榆树沟和夹津沟。

30年代,扶余陶赖昭火车站上的景象。陶赖昭站,有着辉煌的历史。该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是北京通往盛京、吉林乌拉,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上的一个重要支点。

陶赖昭镇位于扶余市东南,地处松花江右岸照片中,有欧式风格的站房,站台上站满了乘客。两名警察扛着枪正在巡逻。照片拍摄于1936年。境内现有扶余站,扶余北站。

这座古朴的牌坊,是位于扶余城南关外的关帝庙内建筑。牌坊正中间题额上写着“军人模范”四个大字,上方还写着“英名独占”。牌坊后面是一座大殿,殿前有香炉。

清康熙年间叫关帝庙,后改为“武圣庙”,民国时期称“南大寺”。如今,这里叫“圆通观”。牌坊始建于1666年。1947年,牌坊被拆除,真是太可惜了。

30年代,位于扶余城外松花江畔景象。江边码头上,停泊着很多小船。夕阳西下,渔船唱晚,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扶余市坐落在嫩江、松花江的冲积平原上。松花江、拉林河流经扶余市境段干流总长度324公里,水资源丰富。照片拍摄于1936年。

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就是位于扶余南门外的三母庙,该庙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三座大殿并排而建,这种建造形式非常罕见。

三母庙,是为祭祀历史上几位良母和其他儒道人物而建。如今,该建筑已经不复存在,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照片拍摄于1936年。

1936年,扶余太阳庙前景象。三层重檐建筑,飞檐高挑,看上去高大壮观,非常气派。当时这里正在举行描绘,能看到搭建的戏台等,当地人在寺庙前经过。

太阳庙,原址位于扶余城外,始建于1904年。为当时的太阳教信众所建,经常聚集信徒,宣统二年取缔查封。1910年,此庙用于开办宣讲所、学堂。后改为县立中学校址。

1942年,扶余南大街景象。在当时,南大街是一条繁华热闹的主干道,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建筑有中式也有欧式,招牌旌旗琳琅满目。

最近处一间店铺,门头上矗立着一些花卉造型。一名男子站在门前观望。右侧不远处,一家店铺门前的招牌上写着:广兴义成衣局。

这张照片拍摄于扶余与蒙古交界处,成为当时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远处松花江上,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一条繁忙的大路,两侧分布着一些民居建筑和柴草垛。

历史上的扶余国,立世约700年。最强盛之时,其疆域达到长城以北,南边到高句丽、东边到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2000多里。

1942年,日伪时期,位于扶余县东门外的“如来寺”。山门是一座高大壮观的片牌坊,牌坊正中间的题额上写着“如来寺”三个大字。

现在的如来寺,是后来重建的,寺内殿宇众多,规模更加宏大。山门两侧的小门上分别有“如意”和“吉祥”的门额。

1942年,松花江上渔船捕鱼时的情景。江面上,几艘渔船正字啊紧张地作业,捕捞鱼类。

松花江流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有名的鱼类有三文鱼,学名鲑鱼,是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自清朝以来,松花江鱼类贡品直输北京,后来主要运往长春和沈阳。

30年代,扶余三育男校的师生们,正在教学楼前合影。扶余三育男校,始建于1927年,由丹信义会创建。

教学楼为欧式建筑,窗明几净。大门上方有“三育学校”字样,上方有一个十字架。从这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当时的一所教会学校。在人群中,还能看到有外国人的影子。

这是一张近景照片。是三育学校的教师与当地的教育界人士的合影。这些教师们,身穿长衫,文质彬彬。身后教学楼上“三育学校”四个字清晰可见。

在男校里,都是清一色的男学生,是没有女生在这里上学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这是当时位于扶余县的另外一所学校,这里的学生们都是女学生。这便是扶余县的“三育学校”女校。该女校成立于19621年。

照片中,一群女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去参加游行活动。走在队伍在前面的女生,手里举着校旗。几名老师在旁边维持秩序。

30年代,扶余县一所教会学校里,师生们站在教室前合影,学生们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

在他们身后教室门口,悬挂着旗帜,有外国女子在现场维持秩序。这所教会学校成立于1921年。照片拍摄于1930年。

1938年,位于扶余县的一座欧式教堂,高大的塔楼、白色的尖顶十分醒目。教堂四周,分布着当地的一些民居建筑,古色古香。中西建筑交相辉映。

从这个角度看,一眼望去,当时的扶余县,并没有太多比较高大的建筑,城区的天际线是水平的,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1930年,扶余县三育学校的师生们,正在校园里植树,美化校园环境,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一名外国女教师用手扶着一棵小树,几名学生为小树培土。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能有植树造林的意识,是值得称赞的。

这几座建筑,是当时妇女会的院落。扶余县的一些妇女们,经常会到这里聚会,她们其实都是教会的一员。这个院子不大,四周有青砖垒砌的花墙,院内种植有观赏类灌木。当时应该不是礼拜天,院子里见不到一个人。

30年代,扶余县3名男子站在房前台阶上。天气很寒冷,他们都穿着长棉袍,戴着棉帽。双手穿插在袖管里。

这3名男子,也是教会的一员。正站在屋檐下晒太阳。面对摄影师的镜头,他们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各异。

这个院落,是扶余县教会牧师颜深义的住所。正屋建筑面阔五间,有多个窗户。房前修建有青砖花墙,主屋两侧还有厢房,院子四周有院墙。这种房屋和院落,在当地很常见。

这张照片,拍摄于傍晚时分,松花江江面上,一艘艘小船正在归航。远处,水天一色,江面上波光粼粼。两名男子,正在降下船帆。江边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

结束语:回看30年代扶余老照片,城市和人文风貌令人赞叹!每一张照片都写满了故事,是扶余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扶余县,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变得更美了!

2 阅读:607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