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忽悠们嘴边的超级项目,象长城贴瓷砖、太平洋修栏杆、喜马拉雅山安电梯、黄河加个盖等等,也许不再是博人一乐的空想。
黄河加盖子没有出现在黄河上,来到了万里之外美国的亚利桑那州。该州政府准备投资六百亿美元给境内的吉拉河上加个盖子。
听上去非常疯狂的计划,背后却是气候危机中不得已的选择。
亚利桑那州是美国芯片制造业未来的基地,英特尔、英伟达、台积电在那里都有新厂计划,但最近一年,建厂工程要么停摆,要么进展缓慢。
停摆的科罗拉多河水电站
原因很简单,芯片工厂是高耗能产业,不但消耗大量电力,还要有充足的水源。而位于中西部的亚利桑那州,这几年饱受干旱之苦,境内河流水位严重下降。
而亚利桑那州又是美国最依赖水电站的州,在科罗拉多河、吉拉河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水坝和发电厂。但近几年,干旱造成的河流水位降低,让一年里接近一半时间水电站无法发电。
这如何能满足未来芯片大厂的电力和水源需求?
于是给黄河加盖子的工程被美国在吉拉河上先实现了。
吉拉河加盖工程
这盖子其实是覆盖整个河道的太阳能板,它不但能在阳光充足时大量提供电能,更是能让下面河流的蒸发量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下游的水电站有更长的发电时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吉拉河有五百多公里长,适合架设太阳能盖子的河道超过300公里,而六百亿工程不过是项目第一期的三十多公里,工程所需要的太阳能板是个天文数字。
只是令美国政府郁闷的是,中国企业在太阳能板市场占据了全球八成的市场份额,哪怕是美国现存大大小小的太阳能板生产商,80%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也来自中国。
可美国真的能摆脱中国的太阳能板供应链吗?多年前美国新能源巨头SunEdison整合太阳能发电全产业链,结果扩张过速、技术失速、杠杆太高、收益缓慢,最终不但把自己玩破了产,顺便还让印度十几个太阳能项目搁浅,坑了莫迪一把。
这也是美国专家对这河上加盖的项目心存疑虑的地方:面板采购肥了中国,烂尾风险留给自己。
有SunEdison的前车之鉴,自建产业链困难重重,可除了亚利桑那项目,很快加州的运河加盖工程也要全面展开,需求旺盛,可大量的面板市场拱手让给中国企业,又让美国政府心有不甘,逆全球化的确是个无解的烦恼。
枯水线下的科罗拉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