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的一些小事让人挺感慨的

单盘主义 2024-10-24 10:04:45

人生很神奇,这件事在上海老年人这个群体中特别明显

六十岁的老人充满活力,唱歌跳舞炒股,生活丰富多彩

八十岁的老人可能连简单的出门都不容易

数据来源:上海民政

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上海8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14.4%

此时,城市建设的一件小事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就是无障碍环境建设

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无障碍”

字面意思就是没有障碍

但这件事的范围,可以涉及到全社会成员

无障碍就是让腿脚不便的老人、残障特殊人群,还有推婴儿车的父母、孕妇、临时负重的人都方便好走

幸运的是,上海真的有个地方专门做了非常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甚至出了一本导则,来指导公共空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这本导则就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

而这个地方,就是杨浦滨江

针对无障碍的需求,这本导则制定了非常详细深入的要求

比如

无障碍通道上有井盖、箅子时,井盖、箅子孔洞的宽度或直径不应大于13毫米,条状孔洞应垂直于通行方向;

在滨江无障碍主通道上,要100%设置无障碍卫生间;

保证无障碍主通道上卫生间距离小于600米,无障碍休息座椅设置间距小于150米……

在这样细致的规定下建设的杨浦滨江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过人之处

我们亲身去体验了一下,竟然发掘出更多...

01

可能是所有滨江段中最方便通行的一段

这就是作为无障碍设计浓度最高的一段滨江带来的第一个惊喜

它真的通行太丝滑了,特别是对于轮椅出行来说

因为我在杨浦滨江看到的路,大部分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而且这样的路大部分是贯通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轮椅推到一半我想回去了,杨浦滨江有任意的坡道出口回到大路上,而不至于再走一段长长的回头路

杨浦滨江的坡道还注意到把坡度尽量做的平缓

这样不仅老人孩子走在坡道上不会很吃力

轮椅在上下坡也更好控制

图源:《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

大部分的坡道都做的更宽一点,也是方便一辆轮椅和一个人能同时经过坡道

这些都是为了通行的时候更舒适

如果你来上海旅游,最后一站打卡地在杨浦滨江,那么恭喜你

这里可以让你一路拖着行李箱丝滑通行

完善的无障碍也让杨浦滨江成为更友好的公共空间

但是别忘了,无障碍设计很重要的一个使用对象是残障人士

所以仅仅做好坡道的无障碍还远远不够

于是,杨浦滨江同时还更多的发力在使用无障碍

比如现在很多公园都有的直饮水机

但杨浦滨江的直饮水机做的更多

首先,会有一条无障碍通道通往饮水机,然后,饮水机本身还做了三个高度

分别是给到坐轮椅的人方便的饮水高度、方便小朋友喝水的饮水高度,以及常规的饮水高度

其实对于特殊人群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不便,更多不自在的地方在于环境常常提醒你,你和正常人的不同

但是在绿之丘的咖啡厅,全市首创的咖啡桌在尽力消解这种不同

同一张咖啡桌,一边是给普通人的常规座位,另一边是方便轮椅人群的位置

直接将轮椅推到桌边,整个过程丝滑到别人都不会察觉,大家已经无差别的坐在一起用餐了

这样的细节遍布在杨浦滨江的很多地方

也不仅是针对轮椅人群,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暂时受伤的年轻人在这里都有被照顾到

分享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沿滨江带随处可见一些座椅,你会发现有些座椅上有这样的扶手

其实就是考虑到,腿脚不便的人不仅在走路的时候需要无障碍,起身的时候也很需要一个借力

如果你是单独出行

或者就在那一刻,我不想叫人帮忙,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杨浦滨江为你准备了一个悄悄借力的扶手,让你在这一刻可以尝试一下靠自己

当然,通行无障碍的范围远远不止腿脚不便的人,而杨浦滨江也充分意识到这点

02

杨浦滨江的无障碍做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

可能是因为一提到残障人士的无障碍,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肢体残疾,所以“无障碍”这三个字某种程度上仿佛是坡道的代名词

其实视力、听力、言语等障碍都在残障范围内,而这些人群面临的困境更大

所以在杨浦滨江,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专门为残障人士做了一个阳光综合服务中心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设施

比如所有残障人士都可以乘坐摆渡车到达杨浦滨江任何地方,而摆渡车的停车位就贴心的设置在阳光综合服务中心的门口

对视障人群来说,阳光综合服务中心一进门的智能栏杆可以主动指路

只要感知到有人进入室内,栏杆自带的语音系统就开始指路,告诉你前方多远右转可以到服务中心

对语言障碍人群来说,阳光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人人都会手语

活动室的装修也考虑的很周到

特意在一个角落里做出小木屋造型的空间

就是因为考虑到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人群在手语交流时可能不喜欢被打扰,所以用木质打造了一个尽量有围合感的空间,希望能增加一点安全感

而对轮椅使用者的关心也在细微处

这里的前台特意做了高低台的设计,低位台面的高度正好是坐在轮椅上可以够到的高度

除了这些细节设计,这里更像一个具有统筹功能的中心

最直观的一点是,阳光综合服务中心对智能化的运用

比如这块大屏,可以实时显示杨浦区的残障人士数据情况,你还可以看到大屏上在杨浦滨江带这一块有“视频求助”、“语音求助”的字样

没错,这块大屏最重要的实际作用,其实不在室内,而在于室外的另一个智能化装备

这是一个户外信息触摸屏,它分布在杨浦滨江的步行通道边,如果残障人士需要寻求帮助,只需要一键呼叫,就可以连接到工作人员

在杨浦滨江现在的示范段上,这样的户外信息屏每隔1.5公里就有一个

这也实现了阳光综合服务中心室内和室外的连接

更有意义的是

我们现在看到的杨浦滨江作为全市示范段的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

不仅仅是各个部门的埋头苦干,还有来自普通人的建议

杨浦区建立了一个意见征集平台

对于合理的建议会采纳并由残联落实

所以即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已经做的很好的杨浦滨江

依然在为了更方便友好,持续地进行无障碍改造

阳光综合服务中心是杨浦残联的一个据点,但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其实在杨浦很多地方都能看得见

03

对特殊人群的关心也延续在整个杨浦

当我们把关注具体到杨浦区的每一个个体,距离大家生活最近的应该就是各个街道社区了

于是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也从街道办开始延续

杨浦区一共12个街道,每个街道办都有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关爱和照顾

比如像这样的康健驿站

是专门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打造的健身场所

有趣的是,这样的康健驿站是由残联委托一家名叫尚体的互联网公司运营,这就为锻炼这件事增加了智能化的元素

每个人在开始锻炼前,将会先进行健康评估,然后注册一个专属账号

康健驿站的工作人员会给每个人做运动指导,也会适当提出一些建议方案

接下来每次锻炼,都会先刷脸登录,然后佩戴一个智能手环

每个人运动时的基本数据会出现在驿站的大屏上,这样后台就能实时监测运动的情况,避免运动过量造成伤害

除了关心身体健康,残联还会联合各街道去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

每个月,街道都会组织残障人士做一些文创产品,然后残联会收集这些作品放到杨浦滨江的阳光综合服务中心展出

于是,杨浦区各个街道的残障人士都有机会、有舞台能秀一下自己的才能

给大家看一个作品

你相信吗,这只漂亮的蓝孔雀是一位残障人士的手工作品

人生虽然总不完美,但是看到这些展示作品的我,也被生命的力量震撼到

04

为什么是杨浦

提到杨浦区,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可能是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荣耀

但它同样也是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区域

在杨浦区随机一个地铁口,都能感受到老年人的含量

而这些老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无障碍的依赖会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杨浦区的残障人士数量也是除浦东新区外最多的区

所以在杨浦,或许更多的人对无障碍这件事是有需求的

幸运的是,杨浦区在硬核工业风的外表下,还有着铁汉柔情的细致

我知道无障碍这三个字并不轻松

但无论是设施无障碍、信息无障碍还是服务无障碍,城市都愿意把环境建设得更友好一点

让大家从“不敢走出家门”到“勇敢面对世界”的距离更近一点

最后,想分享一张我在杨浦滨江拍到的照片

一位步履蹒跚的爷爷在滨江散步

坡道很缓,他走得不快,但是一直没有停下来

我们终将会老去,但是这座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它关心这里的每一个人

而当每一件关于无障碍的小事都开始被做到更好的时候,相信这座城市能温暖到更多孤独的个体

0 阅读:6

单盘主义

简介:我相信地产如果只剩下一种力量,那就是单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