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女儿陈伟华在北京师大女附中念完高中。1968年,她被分到地处半山区的怀柔县辛营公社,当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陈云与家人合照
在农村时,每次陈伟华回京探亲,父亲都叮嘱她:“有空要看点书。”1970年冬,陈伟华开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的书。她把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父亲,父亲很快写来了回信。父亲的欢欣和鼓励浸透了那张纸:“南南(伟华的小名),12月8日的信爸爸收到。我万分欢喜(不是十分、百分、千分,而是万分),你要学习和读书了……”这封信使伟华很感动。这之后不久,陈云专门就读书问题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谈,鼓励她学习要有计划,要坚持,不光学习马列著作,还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眼界开阔。后来,他专门选了本《世界知识年鉴》送给女儿。
陈云手关节有毛病,医生说手需要活动。陈伟华立即想到,应给父亲找两个核桃,让他在手里攥着活动。她在乡下,在许多核桃中挑了两个最好的带给父亲。后来,那两个核桃被陈云同志磨得亮极了。
1977年,全国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陈云听到消息很高兴,嘱妻子于若木同志迅速通知女儿。伟华已是“三十而立”之年,听到消息,她又兴奋又焦急,距考试只有两个月时间,自己在乡下,一无材料,二无人指导,能行吗?她匆匆给母亲写了封信。她记得母亲认识一位在大学工作的同志,她请母亲问问那个同志,该怎么复习,复习些什么。母亲的信很快来了,信中说:“爸爸说这叫走后门。”伟华愣住了。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确欠考虑。父亲重新出来工作不久,并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国家又刚刚恢复招生考试制度,自己怎么不想得深一点、远一点呢?于是她从朋友那儿找来复习资料和课本,开始准备。一个多月后,她去考试。她考上了。当她踏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室,看到和自己同班却远比自己年轻的同学时,她感慨万千。可她内心是平静的:自己能成为大学生,靠的是自己。后来她一直从事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