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一下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立储之事上表现得犹豫不决,完全没有一点英明神武的样子。例如汉武帝、康熙等人,他们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冠绝一时。可是在册立储君之事上,他们同样表现得犹犹豫豫,最终受伤的反而是皇室子孙,使人丁本来就不兴旺的皇室雪上加霜。
在这一点上,李世民也是如此。当初李世民除掉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可是让父亲李渊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顾年老体衰,还拼命给李唐皇室开枝散叶,62岁的高龄时还生下了滕王李元婴。到了李世民这一代,李唐皇室再一次遭到了摧残,而且动手的正是李世民和李治这父子两人。
可能因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表现得太过残酷,所以他的后代也是有样学样,杀起自己的兄弟来毫不手软。比如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第三子,英武果敢颇有父风,因此深得父亲的宠爱。可是他却在34岁时被逼自缢,死前怒下诅咒,当时没人当回事,结果字字应验。
吴王李恪虽然深受李世民宠爱,实际上他是最没有机会染指皇位的皇子,因为他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正是源于这层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得他失去了争夺帝位的资格。而且,由于李恪深受父亲李世民的宠爱,那些李唐的功勋大臣生怕李世民会传位给李恪,所以对李恪敌视。尤其是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他更是对李恪虎视眈眈,始终想找机会除掉李恪。
作为皇帝来说,李世民绝对是非常称职的,可他却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当然,这并不是说李世民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他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当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时,李世民却仍旧对其他几个儿子宠爱有加,最终导致第四子李泰和第五子李佑等人产生夺嫡的想法。而李承乾当然也不可能将太子之位拱手让人,于是展开了一场夺嫡大战,事发后三人都受到严厉惩罚。
李祐被赐死,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最受宠爱的李泰被贬,最有可能被立为储君的就剩下李治和李恪兄弟俩。因为这个李治的母亲是长孙皇后,所以他与长孙无忌是甥舅关系,长孙无忌当然是站在李治这一边了。如此一来,李恪就成了长孙无忌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确保外甥能够登上皇位,首先肯定要消除李恪这个威胁。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历朝历代的皇子其实并不是生下来就互相敌视的,他们年幼的时候也有一段兄友弟恭的和谐关系。可为什么长大之后他们的关系就变得你死我活了呢?我想除了皇位的诱惑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外戚的挑拨。例如长孙无忌,他在李治面前绝对说了不少李恪的坏话,所以使得这两个兄弟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势如水火。
李治性格懦弱,虽被册立为太子,可李世民嫌他不能守住大唐江山,所以就找来最信任的长孙无忌,想请教一下他的看法。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李治)为太子,可稚奴性格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不待长孙无忌回答,李世民接下来又透露了自己真正的想法,他对长孙无忌说:“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李世民表露出想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这让长孙无忌大吃一惊,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容许这件事的发生,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劝李世民打消了易储的念头。对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之间的这段谈话,李恪是毫不知情的,更不知道他已经被长孙无忌列为了必杀之人。
李世民打消易储的念头后,还特意劝导李恪,并且以汉武帝时期的燕王刘旦为例,对他说:“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气,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实际上,李恪深知自己与隋朝皇室之间的关系,所以从始至终就没有对皇位产生觊觎之心。可是在李治登基后,他还是被杀掉了,而谋害他的人正是长孙无忌。
李恪被逼自尽时才34岁,他的4个儿子也都还未成年,在父亲死后全部被流放到蛮荒之地。李恪知道房遗爱是受到了长孙无忌的指示才诬陷自己的,所以临终前诅咒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 族灭!”
当时没有人相信李恪这句话,可没过多久长孙无忌就因为收礼不办事得罪了武则天,后来遭到了许敬宗的诬陷。而且,长孙无忌的结局跟李恪一模一样,都是被别人诬陷谋反,然后李治狠下毒手,最后逼他们自缢而死,就连他们子孙后代也都被流放外地为奴。
古人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在李唐皇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想要当上大唐帝国的皇帝,首先就要隔绝自己的亲情观,只有像李世民、李治这样六亲不认的狠毒之人,才能成为大唐帝国的主人。而像李恪、李弘、李贤等人虽然贤能,可性格却不够狠毒,最终只能成为皇权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