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存在的,死亡不是人的终结,人死亡后会去另外的世界,还有感知需求,因此古人推崇厚葬,厚葬是另一种人生补充,不过对于这种攀比的心理我们摒弃。
在以前的社会讲究“入土为安”,人们认为人死后入土方得其所,土葬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不过由于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变好,在土葬时很多人家把墓碑修得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钱和土地的浪费,因此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倡火葬,不过有的人会把火葬后的骨灰带回家装棺入土安葬,这比原来的土葬反而多出了一道火化工序,反而更加费钱。
《礼记》中记载“古也,墓而不坟”,“土之高者曰坟”,在古代人们把地面下称墓,地面上的土丘称为坟,不过在现代人们都统称为坟墓。以前的坟墓大多由纯泥土堆成,有的坟头竖有墓碑,以便记录逝者的生前信息。
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有句老话叫“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一、雨打坟,出贵人“坟”就是指坟墓,人死后没有入土前是装在棺材里,入土后就在坟墓里。这里的“雨打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清明上坟的时候天下雨了,那么对于农民来说好事,“雨”就如同人类的“泪水”,祖先被视为家族的保护神,清明上坟时下雨古人认为是祖先受到了感到,这样祖先就会庇佑后人,像哪家如果出大官了,就会被认为是祖坟冒青烟了。当然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说法,试想清明节不仅仅是你一家上坟,而是家家户户都上坟,你家祖先的坟墓被雨水淋,别人家也照样被雨淋,难道都被感动到了?不过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春播的大忙时节,下雨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对粮食丰收很有利。
这里的第二层意思是指下葬(逝者入土)之后下雨,此时丧事已经办理完毕,这个时候即使下大雨也不会耽搁葬礼,人们认为这是逝者受到感动才下的雨,说明葬礼办得妥当,逝者会庇佑自己,因此有了“家里会出贵人”的说法,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心灵寄托。
二、雨打棺,财人疏土葬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出殡”,即把棺材抬到埋葬的地方,俗话说“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出殡抬棺一般村里的人都会来帮忙,而这里的“雨打棺”就是指在抬棺材的过程中下起了雨,人们认为这是一种不不吉利的象征,会导致“财产流失、人离去”。
如果在抬棺的过程中下起了雨,那么就会阻碍丧事的进程,我们老祖宗认为这是逝者不愿意离开,说明还有心愿没有完成,逝者有遗憾会导致家里有不好的事发生。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下雨天会导致路面比较滑,而棺材一般比较重,下雨天抬棺材确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可以说老话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逝者生前没有得到孝顺,由于充满怨恨才导致下雨,虽然这同样没有科学道理,但是却告诉我们不孝顺父母的人会受到人们唾弃。
“生前一碗水,胜过死后万堆灰”,给老人善终以及上坟都是传承孝道的表现,但是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葬礼多么的隆重,不是要求墓碑建得有多高大,不是要求上坟时烧金山银山,而是体现在父母生前“虔诚而养”,我们应摒弃“厚葬薄养”,应提倡“厚养薄葬”,人去世后做再多的面子工程都毫无意义。
今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重点打击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建豪华墓、配阴婚、红白事中的铺张浪费等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够安享晚年!
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