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规模养殖企业主要采用自繁自养以及“公司+农户”两种模式,其中自繁自养模式以牧原、中粮佳康以及东瑞股份少数猪企代表,其他采用的均是是公司+农户模式,包括温氏、正邦、新希望、天邦等大部分猪企。
一、自繁自养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下,养殖企业自有饲料厂、养殖场以及屠宰场,拥有包含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以及屠宰肉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自繁自养模式下,育肥的土地和猪舍都是自有自建,固定资产投资大。在长租的土地上建立场区,各种配套都要有,饲料加工厂、母猪场、育肥场、沼液处理厂、屠宰场、仓储、运输、食堂、宿舍等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育种、育苗、育肥都在一个场区完成,再加上屠宰,就真正实现“原粮运进去,精分割猪肉运出来”。
二、与自繁自养与“公司+农户”模式对比
“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负责品种繁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环节,向合作农户提供猪苗、饲料、药物、疫苗及其生产过程中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环保处理等关键环节技术支持和服务,合作农户负责在自有或租用的土地上建设生产栏舍,并按公司技术和管理标准进行规范饲养,公司向农户支付委托养殖费。该模式充分利用养殖户的产能,且生产规模扩张相对轻资产,但是在成本控制、疫病防控方面稍弱于自繁自养模式。
三、自繁自养模式优缺点
(一) 自繁自养的优势:1.体化的产业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有效避免了市场上饲料、种猪等需求不均衡波动对公司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增强了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2.一体化自繁自养空间分布更紧凑,摩擦成本小,转猪和运输都在场区里进行,距离很短,成本把控能力更强。3.自繁自养模式一直都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用高产出弥补高投入。从而能不断提高养殖效率,在一体化养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为产业升级做好了准备。4.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自动控温、自动通风的现代化猪舍,使用自动饲喂设备,减少劳动工人、提高劳动效率。
(二)自繁自养的不足:1.对技术的先进性要求特别高,对于初入者很不友好,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刚开始的养殖成本还不如“公司+农户”模式低。2、资产投资大,周期长,自繁自养周期需要18个月才能见效,对于不是真心养猪只是想趁着猪周期捞一把的投机资本很不友好,碰到周期低点,很容易因为资金链问题导致债务危机。
四、总结
养殖模式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很难切换。因为要素的组织涉及资产投入、管理体系构建、技术经验积累、人才培养、利益分配,从一开始就环环相扣,配套而生,改动养殖模式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期来看,对自繁自养模式的有利因素较多,一体化端到端的养殖有利于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能够依靠技术的进步实现持续的降本增效。公司+农户模式对传统要素的整合利用较多,随着要素红利逐渐消退,曾经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转型的阻碍。
需要强调的是,养殖形态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模式,生产秩序稳定、运转效率高、成本不失控的企业仍然会保持竞争力。要素成本最低、养殖技术最好的散养农户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最顽强的传统产能会在很长时间里与现代化的产能共存。在行业竞争和猪周期的双重压力下,最先被淘汰的是因冒进而经营失序的企业,其次是成本落后的产能。